不同学业成绩与青春期大专生师生关系调查-教育论文发表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业成绩 青春期
The survey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adolescence and different learning achievements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electing 120 students, which use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cale on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 (whether is high or low) and adolescence (whether is in adolescence or not), is proposed to survey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result dedicates that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others all students in medium degr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o are in adolescence changes obviously; at the same time, comparing with young adults, their marks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on emotion. The students’ achievement has obviously effect i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at students who have high achievement will be more intimate with teachers.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chievement, adolescence
1、问题提出
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生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积极的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进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不良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产生孤独的情感、消极的情感,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产生攻击性等不良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成就。[1]
在学校,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升学比率、家长期望等,教师更多看重学业成绩,较之成绩一般或更差的学生,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接触更亲密,对他们有着更大热情与更高期望,进而对学生造成不公平公正,影响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与努力程度,不能较好的帮助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学生的发展。
与此同时,当学生进入了青春期,处于身心发生巨变的狂飙期,他们更多显示出自尊又自卑,敏感,叛逆等特征,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点,这就增加了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难度,师生关系因此也就面临着更为巨大的考验。
综上所述,学习成绩与师生关系有着怎样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刚迈入青春期的学生与青春期后的青年学生,师生关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者的结合与师生关系又存在怎样的交互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怎样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建立关系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呢?本次研究就是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次研究在河南省医药学校(大专)选取被试。
选用两个不同的群体:高中基础的三年制大专二年级学生(青春期后学生,平均年龄19岁),初中基础的五年制大专二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平均年龄16岁),以此作为区分学生是否处于青春期的标准。
按照2009年学期末成绩,根据每个年级总人数等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按人数比例在每个年级上等成绩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在下等成绩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即上下两个等级分别抽取30名,共60名学生。
2.2材料
应用已广泛使用的师生关系测验量表(学生篇),共十八个题目,全部是师生关系状况的认定问题,由学生对每一个题目回答“是”或“否”。
它分为三个维度:业务关系即代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关系的紧张程度(1,4,7,10,13,16),伦理关系即学生与教师在地位上的困惑(3,6,9,12,15,18),情感关系即学生与教师在情感距离上的困惑(2,5,8,11,14,17)。
应用统计量表各个题目及项目类别的计分情况,答“是”者给1分,答“否”者给O分,全量表满分为l8分。总分为0-4分,表明师生关系存在轻微困扰或无困扰;总分为5-l2分,表明困扰程度中等;总分达l3-l8分,表明存在严重困扰。在各个分量表中,总分0-1分,表明困扰轻微或无困扰;总分为2-4分,表明困扰程度中等;总分为5~6分,表明困扰严重。
2.3数据收集与处理
发放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初中基础大专60份,高中基础大专60份。
本研究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
3.结果
3.1是否处于青春期、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
以青春期与学业成绩为分类变量,以师生关系融洽程度为发展变量,进行2(处于青春期与否)×2(学业成绩高或低)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青春期与学业成绩水平的交互作用在总体师生关系以及各维度上均不显著;大专生是否处于青春期对总体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中情感维度的主效应显著;大专生的学业成绩对总体师生关系、总体师生关系中的业务维度、伦理维度、情感维度均有显著的主效应(结果见表1)。
表1 青春期与学业成绩的二因素方差分析情况
|
业务关系 |
伦理关系 |
情感关系 |
总体师生关系 |
青春期的主效应(df=1)F值 |
2.004 |
1.876 |
6.198* |
4.332* |
学业成绩的主效应(df=1)F值 |
23.398*** |
10.808** |
16.875*** |
23.910*** |
青春期与学业成绩的交互效应(df=1)F值 |
1.392 |
1.520 |
0.062 |
0.529 |
注: *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3.2处于青春期与青春期后学生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根据表1的部分研究结果,对处于青春期与青春期后大专生在总体师生关系以及情感关系维度上的师生关系量表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不论学生是处于青春期还是青春期后,学生对总体师生关系都有中等程度的困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情感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青春期后学生,表明青春期学生与教师在情感方面存在更多的问题。
表2 处于青春期与青春期后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差异比较
|
情感关系 |
总体师生关系 | ||
|
M |
SD |
M |
SD |
处于青春期学生(N=60) |
4.48 |
1.642 |
9.50 |
4.184 |
青春期后学生(N=60) |
3.82 |
1.467 |
8.12 |
3.742 |
T值 |
2.346* |
1.908 |
3.3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
根据表1的研究结果,对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大专生在总体师生关系以及各维度上的师生关系量表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不论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学生对师生关系都有中等程度的困扰;在学生的师生关系中存在学业成绩的差异,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在总体师生关系、业务维度、伦理维度、情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表明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问题。
表3 不同学业成绩之间师生关系状况的比较
|
业务关系 |
伦理关系 |
情感关系 |
总体师生关系 | ||||
|
M |
SD |
M |
SD |
M |
SD |
M |
SD |
学业成绩优异学生(N=60) |
2.13 |
1.512 |
1.45 |
1.171 |
3.60 |
1.719 |
7.18 |
3.860 |
学业成绩低下学生(N=60) |
3.50 |
1.600 |
2.25 |
1.492 |
4.70 |
1.225 |
10.43 |
3.500 |
T值 |
-4.809*** |
-3.268** |
-4.036*** |
-4.832*** |
4.讨论
4.1青春期学生的师生关系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专生的青春期因素对总体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中情感维度的主效应显著,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情感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青春期后学生。
这次研究的大专学校包括具有初中基础的学生与高中基础的学生。初中基础学生平均16岁,正处于青春期,高中基础学生平均年龄19岁,属于青春期后学生。与已经结束青春期,步入青年的学生相比较,青春期学生认知能力不全面,看问题感性多于理性,情感波动较大,对成人反抗心理加强,他们与教师在情感方面的问题较高中基础学生就更突出。
在青春期这一因素中,青春期身心变化的确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但除此之外,青春期的到来又会带来多方面的变化(如对就业压力,父母老师期望的觉知),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暂时又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教师恰恰成为压力的直接增长源,这些因素也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所以对于其他因素与师生关系之间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4.2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师生关系分析
大专生的学业成绩对总体师生关系、总体师生关系中的业务维度、伦理维度、情感维度均有显著的主效应,而且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在总体师生关系、业务维度、伦理维度、情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由此发现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问题。
当前学校鉴于各方面利害关系,老师更倾向于与成绩好的学生接触,在与他们接触中更多表现出正性情绪与积极行为,比如更多的宽容与鼓励;而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由于侧重点在成绩问题上,所以教师并不太关注他们的成长,批评居多,甚至还存在体罚,除此之外没有更深层的交流,进而成绩低下的学生也就得不到理解与认同。因此,成绩优异的学生敢于和老师进行多方面交流,师生相互理解在学习上更容易达成共识,在学习中有更多积极情绪;而成绩偏下的同学则因负强化不愿与老师接触,对老师评价偏低,带有消极情绪更加厌恶学习。
另一方面,在成绩优异的学生中,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与正确引导,在对待事务态度上认真细致负责。并且学业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能力,学业表现好的学生自信心更强,自我意识水平更高,在师生交往中表现更为积极、主动,教师也就更愿意将一些任务分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而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实际上,师生关系的状况与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联系的。不过,学业成绩与师生关系之间可能存在某些中间变量(如家庭教育,学生自身能力高低等),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3总体学生的师生关系分析
从各表中可以看到,不论学生是处于青春期还是青春期后,其学业成绩如何,学生对师生关系都有中等程度的困扰。在学校,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学生的成绩、是否处于青春期,师生关系的质量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情,自我评价等多方面;对于学生,也更为看重师生关系的发展,把师生关系的好坏作为评价自己学校生活的一个标准。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4.4研究启示
总得来讲,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中,(1)应尽可能照顾到后进生与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多关注学生的思想感情,了解除学习之外,不同学生身上都具有闪光点,给学生更多鼓励与信心。(2)建议采用班干部轮流制,增加每位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机会,争取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公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2](3)另外,建议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应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区别性,尤其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进与学生的成长。
5.结论
本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一)青春期学生与青春期后学生在师生关系的好坏上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在业务、伦理、情感三维度上,表现为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二)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在师生关系的好坏上存在差异且差异极其显著;在业务、伦理、情感三维度上均表现出差异显著。
(三)从总体上讲,不论学生的学业成绩、处于青春期还是青春期后,学生对师生关系都有中等程度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招清.关于初中阶段独生子女学生与教师关系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6(1):54-56
[2] 刘万伦,沃建中. 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1):87-9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