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朱子家训》中的处世教育思想

作者:王文峰来源:《芒种》日期:2015-09-28人气:4201

(一)少言慎行

言行是人们行事、处世、立身中的重要因素,社会个体的言行对他本身的成败与荣辱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周易·系辞》中提到的那样:“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由此可见,在言行方面,人们应当在做到慎重,从而避免为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问题与麻烦。朱伯庐认为人在言行之前应当进行深思熟路,因此,在《朱子家训》中,朱伯庐提到:“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这是要求自己的后代能够在听他人说话的过程中做出慎重分析。而如果与他人产生争执,则“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即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先从自身来寻找原因,并学会忍耐与三思。

(二)谨慎交游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友包括友直、友谅、友多闻,损友则是指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孔子对朋友进行分类的出发点在于提醒人们在交友中需要持有谨慎的态度。交游即结交朋友。好的朋友能够令人受益匪浅,而损友则容易使人误入歧途。朱伯庐同样认为交友需要谨慎,在交友过程中,避免与品行不好的人在一起,因为这样会对自身品行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朱伯庐通过《朱子家训》提出了应当与之交往的类型,即“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这种人具备着谦虚的心态以及丰富的阅历,在行事方面则具有着稳定、诚实的特点,与这种人做朋友,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往往能够得到正确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在《朱子家训》中,朱伯庐也指出了不能交往的朋友,即“见富贵而生谄容者,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这种人一般使用财富和地位来对人做出衡量,对待富贵的人他们会阿谀奉承,而对待平穷的人则会展现出高傲的态度,因此,这种势利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朋友。通过对益友和损友进行划分,也可以看出朱伯庐希望通过《朱子家训》来引导自己的后代对贫富持有正确的态度,不仅要求自己的后代不能做以贫富衡量他人的人,同时也要求自己的后代不能与这类人交往。

(三)与人为善

仁爱是儒家所提倡的重要思想,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即仁爱的基础在于理解他人,与人为善,这要求在践行仁爱的过程中需要人们富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是所有社会个体在处世过程中都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朱子家训》中,与人为善得到了朱伯庐的提倡,他认为无论是堆到亲朋相邻,还是对待下人,都应当友善而不能持有刻薄的态度。《朱子家训》中提到:“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在这里,朱伯庐要求自己的后代能够在亲朋好友遇到困境的时候身处远处之手。在《朱子家训》中,这种与人为善的态度还体现在对待亲朋好友之外的他人方面安,如“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即对待做生意的人,应当看待他们生计的辛苦,而不能总是希望能够从他们身上得到利益和便宜,只有如此,才能够让自身具有圣贤的情怀。另外,朱伯庐认为,与人为善这主要产生于积德之心,关于这一点,朱伯庐在《劝言》中提到:“盖德亦是天性中所备,无事外求;积德亦随在可为,不必有待。”即积德之心本身是人的天性,而并不用去追求,并且积德之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展现而并不需要等待。换而言之,对他人的怜悯、同情以及与人为善的心态,并不需要他人的传教。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