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在其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及特征
受生活环境与教育影响,张爱玲的女性意识经历了由最初的萌芽,到懵懂,最后到成熟的过程。在其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很多体现女性意识价值观的影子。
1、张爱玲女性意识的表现
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充分解析了女性的弱点,以此找出女性世界里为何存在诸多的不幸与悲凉,为何社会的结构会是男权当道。
首先,女性对男性有强烈的依赖性。张爱玲认为,男权当道一部分原因是男性主动争取主宰权,但更多的是女性自愿让出主动权,并对男性产生强烈依赖的结果。这一点在《谈女人》这篇文章中表现最为明显。在文中,她写道:“在尼采之前,古代寓言中也可以发现同类的理想。说也奇怪,我们想象中的超人永远是个男人。为什么呢?大约是因为超人的文明是较我们的文明更进一步的造就,而我们的文明是男子的文明。”文中表达了大部分人的心理特征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女人愿意屈就男人,张爱玲认为这也是大部分女人一生处在不幸中的主要主要原因。在《有女同车》一文中,通过对两个同坐车女人的对话叙述,反应了女人一生围绕的主题:男人。在文章的最后,张爱玲无比惆怅的写道:“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女人将全部生命与精力都投入到男人身上,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切生活中的因素都与男人有关,她们在爱情里顾影自怜,爱的胆战心惊,而女人的种种作为与感受也包括张爱玲自己,她在对待胡兰成的爱情时何尝不是投入全部,不计得失呢?即使知道爱的男人已经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依然飞蛾扑火,勇往直前,毫不保留。因此,张爱玲的笔下女人对男人有强烈的依赖感。
其次,同性间相互排斥。女人对男人极尽讨好,而对同为女人的同性之间却露出了完全不同的面孔。像《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张爱玲把她描述的独立、强悍、不同于其他女人那样依附男人,但是同时文中描绘的社会现实也让白流苏感慨道:“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
2、张爱玲女性意识的特征分析
张爱玲对女性描写的角度不同于其他关注女性的作家。她以独到的见解展示着自我女性意识。张爱玲不同于其他描写追求男女平等的作家,她很少直接指出男权社会对女性有多么的不公平、残忍等,而是变换角度,将自己置身事外,在创作的文学作品中让读者慢慢体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另外,张爱玲在描写女性遭遇时,往往注重表现女性弱点,将弱点描述的淋漓尽致。她文中的女人大多对同性冷漠、自私,而对待男性又十分的软弱、没有主见。并且转换多种角度对女人的各自悲喜生活进行描写,如:母亲、女儿、妻子等角色。也就是这些独到见解,可以让她的文学作品脱颖而出。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