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记者新闻采写活动中的多角度思维
记者在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为了激发读者的兴趣,记者可以将一个新闻信息分解开来,从中提取多种不同的结论,围绕着新闻的真实性,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和论述,换句话说就是多角度思维。如此一来新闻对于读者来说就有更高的可读性,其价值也会随之增高。
一、 多角度思维的含义
所谓的多角度思维就是从很多角度去分析问题,也可以称之为发散性思维。此原理是从唯物主义思想中引发的,唯物主义思想中提出,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的联系,因此在解决一件事情或者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各个角度来思考,联系与之相关的信息,得出新的信息和结论,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多角度思维也算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记者在撰稿的时候如果一直按照原来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可能引起不了读者的关注,因为其对读者来说没有价值性。
二、 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多角度思维的特点
思维的灵活性:具体来说是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灵活思考的基础上,围绕主体向各个方面去联想。一个记者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反映出他的智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维的特殊性:指记者思维的独特性,说的是其整个思考过程以及思考结果的独特性,站在不同的角度换位思考就能够使思考得出特殊的信息,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的新思路,使新闻稿件更加多元化,使人们的信息需求基本上都得到满足。
思维的广阔性:指的是记者将新闻信息以及其中的问题彻底掌握之后,采用联想或者猜想的方法将思维方式拓宽到一定程度,然后将问题分解开来,站在各个层面进行顺逆双向的分析,以此得出报道的新方案。
三、 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多角度思维的体现
逆向思维:指的是以问题的本身为出发点,向其发展的反方向去思考,这样掌握整个问题的发展过程,来得出新的灵感和新的启发。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如果记者只是一味遵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就会使稿件变得死板,没有新意,读者就没有兴趣去阅读。逆向思维在撰写新闻稿件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如今,大部分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都会顺向思维来思考,如果思维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还会被采访者所牵引,如果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不仅可以将单一的方式改变,还会呈现出生龙活虎的现实。
侧向思维:也属于多角度思维,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撰写从一般的层面相互结合,从更多的角度获取采写灵感,使采写出来的信息更加真实、清晰。例如,类比、联想都属于侧向思维。举个例子:记者在采访一桩杀人案的时候,不能只将眼光放在杀人这件事上,而应该将事发地的周边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当地属于一个偏远、贫困的小县城,此县有很多的毒贩都是以贩毒为自己的职业,经过记者的调查走访之后,将事件更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使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之后可以将新闻稿件写成《贫困县城为何屡现杀人事件—揭秘边境小县居民生活状态》。
变形思维:此中思维方式是指记者在思考新闻事件的时候,将思考对象的状态进行一定的改变,提取新的思维认知。只是如今很多记者在思考的过程中还只停留在传统认知上,这样就很难写出有新意的稿件。变形思维能够使思维对象无限地扩大,更可以使其无限地缩小。例如,记者在采写一些总结性文章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将所要写的专题细化,甚至用一个图表为切入点,将点和面有效结合起来,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点。例如,有的记者在采访地下停车场建设的问题时,只会以停车场的服务为重点,这样写出的新闻就没有太多的新意。相反的是,专业水平比较高的记者用社会服务设施与停车场的进行对比,然后将地下停车场修建在重点旅游进去,就可以使整个新闻的“特点”体现出来,以此吸引更多读者的眼光。这种思维转向不难发现,几年来旅游景区的地上与地下停车场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还有与之配套的收费措施。此新闻一经道,就引起了各界读者的巨大反向。
结语:
实施是由意识和思维来指导的,因此多角度思维对于新闻采写来说非常重要,其富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备多角度的思维意识,能够使记者的创造精神得以激发,更可以使新闻稿件得到新的、时代性的元素。这样一来,记者撰写出来的新闻将会更具活力、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有思想。但是新闻采写如果没有了思维活动,将会变得没有读的意义,变得一文不值。由此看来,新闻采写过程中,使用多角度思维是极其必要的。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