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以爱之名,追求人性之平等——J.M库切《耻》中女性角色象征意义浅析

作者:封恬恬,蒋显文来源:《芒种》日期:2015-12-24人气:2266

一、引言

    时代大背景中,在男性对女性的全面控制下后殖民地的南非女性用自己的方式争取赢得白人男性的爱与尊重的意愿,追求人性情感上的平等及前殖民者与前被殖民者之间文化的抵制、冲突与融合。索拉娅与卢里性爱基础上建立起来薄弱的爱,因非洲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生活理念的不同而未能使两人真正产生爱与尊重;梅拉妮因受到卢里的侵犯进行的反抗、双方蒙受的“耻”更使得两者无法达到平等;而贝芙肖对卢里的跨越种族与历史、超越两性之爱的博爱与人性中的关怀才真正征服了前殖民者卢里,赢得了可贵的爱、尊重与人性上的平等,殖民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为前殖民者接受。

二、蛇——索拉娅的象征形象

    “在性事方面,他虽性情急切,但从不热烈。要是让他挑一个图腾,他准挑蛇。依他的想象,他同索拉娅性交时一定像蛇在交配:时间拖得很长,相当投入,但却有些心不在焉,即使在最高潮的时候也显得兴味索然。索拉娅的图腾也是一条蛇?”

                                                                                                                                       --《耻》

    在欧美文化中,蛇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在非洲文化中,蛇则是一种受人尊敬的动物。非洲多贡人的祖先是来自天狼星的蛇人--诺摩(Ren-enutet),她人首蛇身,是丰收女神,职能是保护小孩。蛇这一拥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喻体的出现,隐含西方与非洲两种文化的冲突。妓女索拉娅的第二重身份为两个男孩的母亲。作为象征喻体蛇的本体,也作为一名后殖民土地上的女性,索拉娅唤醒了卢里的激情与幸福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回应了他的喜爱。然而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她为了孩子和现有家庭的完整,放弃了与卢里的感情。索拉娅给予了卢里柔情与欢乐,试图赢得卢里的爱与尊重,但她的文化局限使得她无法领悟西方爱情观“无条件爱被爱者的一切”的真谛,也未能超越现状将爱情进行到底,所以并未超脱两人间的性交易关系,达到前殖民者与前被殖民者间人性情感上的平等。

    首先,卢里认为自己与索拉娅的图腾都是蛇,蛇往往同性交联系在一起,索拉娅便是卢里性需求的求助对象,两人的性交与蛇的交配时长类似;索拉娅“身材高挑纤长,一头长长的乌发,一对水汪汪的深色眼睛,肉体未经阳光侵晒”,不仅外貌符合蛇的特征和不喜阳光的生活习性,且她在床上并不热情奔放的性格,给人的印象也与变温动物蛇的低温,冷酷之感类似。

    其次,西方文化中,《圣经》里的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了禁果:《耻》中与索拉娅的接触使得离婚的卢里获得一种类似偷尝禁果的满足、激情、依恋和“心灵的绿洲”,两人性爱习惯、性情的相似是产生感情的第一步;索拉娅有着与她职业不符的保守,这样矛盾的她吸引着卢里,索拉娅善于倾听,乖巧顺从让他感到幸福;索拉娅与卢里之间的性爱和柔情令卢里心动不已,萌生爱意。

    即使两人之间有着朦胧的情愫,但当卢里不小心发现了她的另一重身份后,这段关系无可避免地开始出现裂痕。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卢里认定自己爱索拉娅所以可以爱她的一切,包括她的孩子,且西方人的生活理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相对独立。而索拉娅变得冷淡、陌生是因为在非洲本土文化的陶冶下,她是一个以家庭、尤其以孩子为重的女人,她无法为了卢里抛弃现有的家庭。所以当两人关系本可有进一步发展时,索拉娅身体中根深蒂固的蛇文化令她对卢里的爱望而却步。由此可见,索拉娅与卢里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观念、生活理念的不同使得索拉娅没有超越自身文化影响的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爱未能征服身为前殖民者的卢里,两人关系亦未能超越性交易而使前殖民者尊重殖民地女性和达到人性上的平等。

    在性交易中两人本不可能产生情感关系,但从两人之间萌生的感情可以看出:尽管存在抵制冲突,但性态度开放、将性看做获得愉悦的手段和产生爱情前提的前殖民者卢里体现的欧美前殖民地文化正在缓慢影响改变着性地位低下、将性与肉体作为谋生工具的前被殖民者索拉娅体现的亚非前被殖民地文化。前被殖民地女性在性关系上不再处于彻底被动的状态,开始像男性一样关注自己的感受,并勇于作出选择。

三、玫瑰——梅拉妮的象征形象

“美丽的尤物使我们欲望倍增,”他说道,“愿美丽之玫瑰获得永生。”

“《美丽之玫瑰》--这首诗像箭一样直刺他的内心。”

                                                                                                         --《耻》

    玫瑰在历史上代表着生命的激情、冲动与爱欲;在原始的女神崇拜时期,开放的玫瑰花象征着女性的外生殖器。第二章中,因为索拉娅的离开,失落的卢里急需寻找另一个女人作为他倾泻感情与欲望的对象。所以当卢里与浪漫课上的学生梅拉妮在花园中相遇时,自私的爱欲和冲动令他在随后的相处中多次诱奸了她,而梅拉妮对卢里并无感情,只有敬畏和讨好。被剪下的迅速凋零枯萎的玫瑰又成为生命易逝的象征也预示着卢里与梅拉妮非正常性关系迅速的终结。在西方,“under the rose”是纯属私下交谈之意。所以,玫瑰花成为沉默的象征也与梅拉妮一开始对卢里的诱奸沉默的态度吻合。然而,梅拉妮在沉默后虽然利用公众舆论等正当途径进行反抗,使卢里离开了学校,但他并未接受法律的惩罚,并未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悔意、并未对梅拉妮流露歉意,可见她仍无法改变传统两性关系中弱势方的地位,无法真正赢得前殖民者的尊重,达到平等。丑闻暴露后卢里拒不认可诱奸行为与校园里女性师生对此事的态度行为对比也传递着前殖民地与前被殖民地文化间存在冲突的信息。

    “梅拉妮(谐音为melody‘美妙的’)、花园、浪漫、栗红色、芥末色”都不难使读者联想到红玫瑰,中文中“梅”也与“玫,美”谐音。年轻娇美的梅拉妮犹如含苞待放的玫瑰花骨朵,然而玫瑰的美是浅薄没有内涵的。梅拉妮对文学缺乏激情,写作音乐方面也是一知半解,两人几乎没有共同爱好和话题。她对卢里甚至露出了谄媚、卖弄风情的微笑也是因为卢里强势的老师身份和白人男性身份。这也为卢里只是迷恋玫瑰的肉体、两人之间无感情基础所引发的矛盾做铺垫。

    当卢里知道玫瑰的美无法长久,提出“和我过一夜吧:女人的美丽不属于她们自己,那是她带给这个世界的恩惠的一部分。女人有责任与别人分享这美丽”时,娇弱的玫瑰在代表强势文化的卢里面前示弱了:她并不是她的美丽的主人,她的青春之美引发了卢里带有伤害、缺乏对女性最基本尊重的占有欲。(后华兹华斯《序曲》第六部的诗句中反复出现的“侵占”主题也影射着卢里对玫瑰的侵占)。西方强势性文化影响下的卢里认为两人的关系是一种全新充满快感的性体验而非强奸,只与欲望有关,与爱情无关(未将代表“爱情”的玫瑰赠予梅拉妮),也与师生身份无关。而玫瑰的语言是被动、不愉悦的,因为她已经有了男友,且卢里是老师。亚非弱势性文化中性的产生往往受道德伦理的制约,作为女性尤甚。

    然而卢里因为玫瑰的美强行摘花,却忽视了她的刺。受到伤害后的梅拉妮露出了枝干上不易察觉的尖刺:丑闻曝光(卢里讲课中“坏名声和丑闻影响了拜伦的一生”是对现实的隐喻),随后退课、最后申请投诉。由此可见,梅拉妮的“刺”令卢里蒙受了道德之“耻”,但卢里的行为已经构成诱奸,却并未受到法律的制裁;梅拉妮的家人在事发后对待卢里的态度也过于软弱。可见梅拉妮自身尚不具备反抗诱奸的意识,且当时大环境的限制使她未能扭转传统男强女弱的性别关系,无法从诱奸事件中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缺乏智慧、谄媚虚荣、只拥有美好肉体的玫瑰刚开始不敢反抗,事情暴露后才运用舆论反抗是无法赢得前殖民者的忏悔、尊重和爱的。

    随后学校处理此事件的男性领导对卢里表示同情与女性主任对卢里明显敌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校女性反抗强暴组织”的兴起及卢里拒不认错的行为也凸显了不同性文化影响下两性间心理的冲突:西方白人男性强势性文化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他们认为宣泄情欲无罪,听从冲动与身体追求并征服美丽的女性并无不妥;而亚非有色女性传统性文化观念开始动摇,她们在经历短暂的沉默和不敢反抗的阶段后希望改变现状,宣告身体的自主权且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前殖民主义影响下的男性强势性文化与殖民地女性所代表的弱势性文化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强势性文化仍然占据上风。

四、冥使--贝芙肖的象征形象

    “那是一个五短身材、体形肥胖的女人,一脸黑麻子,剪着个平头,头发又直又硬,脑袋似乎就垛在肩膀上……整体看来,毫无吸引力……诊所会把它处理掉,让它消失,把它送到冥冥的忘川……”

                                                                                                                            --《耻》

    离开学校后,卢里搬来与在乡村生活的女儿露茜同住,在和贝芙肖的接触中,贝芙肖用自己的关怀和善良这种人性本质上的博爱赢得了卢里的感激和爱(拜伦在信中先称有着“肥实的臀部、浑圆的腰身、见短的双腿,简直就是个农民”的情妇特蕾莎为“我的朋友”,继而是“我的爱”,再往后就是“我永远的爱”)。

    卢里去贝芙肖的诊所当志愿者是对贝芙肖态度改观的开始。贝芙肖为人热情友善,喜爱尊重动物,宽容怜悯,崇拜卢里的身份学识。在经历女儿被强奸之“耻”后,最脆弱的时刻是贝芙肖夫妇悉心照料受伤的露茜和他(如同照料诊所受伤的狗一样)。这种患难之中的友情令卢里动容,尤其是贝芙肖类似于母亲与妻子的角色令卢里不自觉中产生依恋,本陷入绝望的卢里开始振作,慢慢变成贝芙肖这样怜惜动物的人,经历不幸的他“内心依然充满爱意”。卢里身为白人男性的优越自我、从前的生活方式正慢慢消失(狗的意识慢慢从尘世消失),也暗示着贝芙肖的关爱对卢里的同化,是卢里从内心开始接受并进入一个异界,即无阶级世界(没有光荣和耻辱的狗通往冥界)的引路使者、过渡者。

    在性关系上,卢里“他作为一个男人被女人救助了”,救助指的不仅是贝芙说的“使他习惯了另一种生活”,还有贝芙肖那超越外表的人性中的温暖和博爱、勤劳和健康之美帮助他从色欲的驱使下解脱,他不再是情欲的奴隶。两人的感情已超越两性性爱,是博爱和情爱的结合。也正因为贝芙肖的影响,卢里才会正视自己遭受的耻辱。因此,贝芙肖又是卢里的救赎者。

    以贝芙肖为代表的东方前被殖民者用关怀善良和宽容博爱对待西方前殖民者,触及两者之间人性中共享的善良本质,化解历史的隔阂与仇恨,真正赢得前殖民者的感激、爱与尊重,她的爱征服了卢里,双方达到平等。前被殖民地女性也在性关系上力图改变传统的两性地位。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