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童年的创伤经历
1、宗教信仰带来的创伤
欧纳斯特·海明威童年生活的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村,比较现代化了。然而,村庄的现代化此时还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在精神方面却比较保守,浓厚的清教思想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清教思想的影响下,为了和城市的肮脏生活划清界限,这个村庄多次投票反对村庄并入芝加哥,在这个小村庄里,到处教堂林立,人们将其称为“圣眠之地”。而且,海明威的祖父安森·海明威就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童年的海明威被祖父要求要参加每个宗教仪式,每个星期他都要和人们去教堂,而且还要随时参加祖父在家里举行的日常宗教仪式。长期生活在这样的保守气氛和宗教氛围中,自然会对童年海明威的心灵产生影响,宗教所倡导的节欲等一些限制人们思想和行为自由的做法,必然会给处于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的海明威带来思想上的压抑。这种压抑通常会给人带来两种影响,一种是长时期生活在这种气氛中,慢慢接受这种压抑,习惯成自然,最终自然成为了虔诚的基督徒;一种是对这种压抑产生程度激烈的反叛,进而用尽一切办法逃离这种压抑的环境。虽然对于童年的海明威是否对这种环境产生反叛行为,人们还存在一定争议,但是,研究海明威生活经历的肯尼斯.林恩的《海明威》中有这样的记载:海明威曾经因为在教堂的表现不好而受到父亲的责骂,当天晚上他就给父亲写了正式的书面道歉。后来他长大以后由于自己对宗教的认识加深,他对宗教的反叛就直接表现不再去教堂,为此,他的母亲写信责骂他,他给母亲的回信中这样说道:“我也尽我之所能的去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教条是没有用的。”虽然并无激烈的言词,但是一句“教条是没有用的”就足以说明童年时期的他对被迫去教堂其实是非常的厌恶,只是迫于父辈的威严而不得不遵守,他不去教堂实际上就是对宗教带来的童年时期心灵压抑的一种反叛。
2、祖父之死带来的创伤
在海明威人生观的形成中,南北战争的影响不可磨灭,在他的著作《非洲的青山》中曾经这样说:“对一个作家来说,美国南北战争是最具教益的一场战争。”而他自己的童年就是在这场战争的教益下度过的。他的外祖父霍尔就是一位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军人,在海明威的印象中,外祖父英武的大男子气概和钢铁般坚强的性格给他童年的幼小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本人以及其作品中男子汉气概是最初原型。然而,在自己印象中英武的外祖父在晚年时期却因为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给他年幼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创伤,自杀和死亡第一次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年幼的海明威第一次对死亡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恐惧。而且海明威在童年生活中经常听到祖父辈的人讲述关于南北战争的经历,当时的战争剪报、战争照片,极大地丰富了他文学创作的想象力,对死亡的文学想象力。这些影响了后来他的文学创作对战争造成的死亡给予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助长了作家在实践中亲自体验死亡的欲望。
3、在沃伦湖、密执安生活经历带来的创伤
在沃伦湖、密执安生活时期,父亲培养了海明威喜欢狩猎和英勇好斗的爱好,而这也成为了海明威一生中不断探索死亡和生命意义的载体。根据海明威的母亲的回忆,在海明威6岁的时候,当被问到害怕什么时?小海明威总是大声喊道“我什么也不怕”。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他自己回忆童年时,却说他害怕自己大胡子的父亲,“他常常梦见一个可怕的妖怪,一夜一夜越长越高,正要吃他时,又跳过篱笆跑了。”童年时期的海明威,此时常常和作为医生的父亲到处去行医,而这个过程又往往让年幼的海明威亲眼看见了各种各样充满了痛苦的死亡,使他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此外,海明威还因为被巡查员发现自己打了一只禁猎动物,而非常害怕巡查员逮捕自己,他的这种恐惧在其晚年时期表现得尤其突出。实际上这是他对隐约神秘死亡的一种潜在的恐惧。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