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多模态电影海报的话语功能分析

作者:张艳来源:《芒种》日期:2015-12-25人气:1304

    海报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宣传形式,上世纪初期的“大上海”便开始了用着这种形式宣传电影和歌舞,随着近百年的演变,海报的组成元素愈加丰富,视觉效果也更加绚丽。而多模态是一种基于成熟形式而出现的名词,设计者为了通过画面而形成号召力,在元素的组成和审美上不断的进行尝试,当越来越多溢于言表的有机个体组合在一起时,多模态海报便由此而出现。严格来说,多模态追逐两种极致,一是功能表达的极致,以符合大众审美的画面和文字,使人们可以通过海报对电影产生兴趣,进而选择观看影片;二是传播力的极致,借由美而产生图像和文字信息的传播,使影片具有更加广泛的知名度。不能否认多模态的组成是复杂的,包括文字、图形、人物、效果等,但无论形式如何,其均是为语言而服务,借由语言实现电影的表达。

一、电影海报的多模态性

    电影海报的张力在于多模态性,而模态作为组成元素,具有多种形式,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字,也就是基础语言。作为一种简单的交际模态,能够实现信息传达的核心,而其他模态虽然往往占据更多篇幅,却依旧为语言所服务。通常海报上的语言包括电影名称、主角介绍、情节介绍和上映时间,这些信息往往一目了然,虽然在我国近年来的“病态”电影市场中,简短的信息已经能够形成号召力,但是,其他模态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因素,若是没有相辅相成的图形、图像、色彩元素,电影海报无疑成为了“大字报”。所以多模态之间的关系更是互为里表,缺一不可。

二、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的多模态的基础, Halliday学者提出了语言主要具备三种功能:一是概念功能,是指在独有视角下对世界认识的语言表达,这种表达多不具备广泛认识,却能够得到广泛接受;二是人际功能,语言是实现社会功能的工具,也理所应当可以作为交际话语;三是语篇功能,即信息的组织功能,语言同样是一种艺术形式,碎片化的信息会通过语言而形成富有逻辑型的表达。而在电影海报中的多模态语言,也同样具备着三种功能:一是由语言传达电影概念信息,影片多是由导演塑造的艺术,通过海报对核心信息的传达,可以帮助观影者拥有影片的基础认识;二是实现与受众的人际交流,通过交际而实现信息传达能力;三是借由语言将海报中的碎片信息有逻辑的整合,在通过完善的表达而提升传播。另外,在Halliday所提出的理论中,也指出了语言功能的扩展,即在语言表达基础上所实现的图形、图像、声音等交际模态,而这些新模态多是以辅助功能出现。故此称语言学是多模态的基础。

三、多模态电影海报的话语功能实例分析

    《功夫之王》的海报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文字,海报中的文字字体各异,不同组合中所采用的色彩不同,而位置的选择也形成了核心传播力;二是图像,设计者同样采取了差异化的设计,对同样主题的不同图像进行色彩、形状、位置的区分,由此而实现美的传播。而整幅海报也实现了概念、人际、语篇的功能。

(一)文字分析

    首先来看文字位置的排列,海报中的主要采用了是三个文字组合:一是片名组合,采取了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位于海报中间偏下位置,这是电影海报中放置影片的固定位置,受众也习惯了在这个位置上寻找影片的名称;二是海报上端位置,横向位置偏于中间,这里所放置的文字是对影片的介绍,主要传达的内容为影片中拥有成龙和李连杰两位享誉全球的功夫巨星,所以这里也是实现号召力的关键;三是最底端的位置,这里是影片基本信息的介绍,包括演员、导演、出品人、发行商等。从三个位置的选择来看,《功夫之王》属于一般电影海报文字的逻辑,实现了基本的关系过程。

    其次来看《功夫之王》海报文字所实现的人际功能,也就是的文字字体、大小的设计。第一位置的字体简单直接,文字采取了加粗的形式,给人以直接的目光投射重点,而在表达上,这一文字的字体、大小和加粗设计,也表现出作为武术题材电影所应具有张力,反观其他两个位置的文字,无疑是在陈述第一位置信息,进而推动其实现人际功能,

    最后是文字所要实现的语篇功能。从文字的组成来看,语篇意义表现最为强烈的仍旧是片名,也就是海报的第一位置,所以采取了特殊设计:一是字体的特殊性,差异化也是吸引人注目的最好手段;二是文字的大小,第一位置的文字为全篇最大。“功夫之王”这个片名传播直截了当,相当于告知受众这是一部具有较高武术层次的影片,为了加强这四个字的语篇表现,设计者在第二位置上增加了文字说明:“影坛终极拳威阵容,破天荒直面交锋”。这句话不仅体现出影片内的强大阵容,也说明了“功夫之王”名副其实。第二位置的字体张力、大小较比前者较弱,这是为了烘托“功夫之王”而选择的方式。

(二)图像分析

    整体来看,其图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间位置,横贯海报的图像,这里展示了李连杰和成龙两个人物,二人的武术动作让受众能够一目了然的认识到这是一部功夫影片,成龙沿用了早起影片中的造型,而李连杰则身着和尚装束,二者背部想靠,也向受众传达了这是一部两人联手抗敌的影片,成龙和李连杰作为世界级的功夫巨星,都有着庞大的支持群体,若是两位主演有任何一人饰演反派,都会导致支持受众的强烈不满,所以,设计者采用了让二者背部相靠的形式,并肩对敌,先行告知受众二者的合作关系;二是中间偏上位置的猴子面孔的头像,其形态和大小都能够说明其作为次要主体存在,但是,作为中间偏上位置,且在两位主演名字中间,这也预示着猴子将在整部影片中占据核心位置。不过,单纯的猴子对于影片的意义不大,猴子的表情严肃,目光直视,从暗金色的眼神中不难发现其“火眼金睛”,所以用心的受众便能够看出这是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而影片也将以其作为故事的核心。

    通常意义上,图像语言的人际功能在于眼神和动作的交流,但是海报中的主演动作并未与受众进行交流,而且眼神也是看向两侧,所以,成龙和李连杰在海报中并未与受众接触,在核心位置中也就没有人际功能的实现。但是上部的美猴王却直视受众,而且眼神中带有凌厉感,让人不得不为之注目。

    再来看图像所呈现的社会关系,海报的设计将影片与受众相抛离,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具体来看:一是两位主演的意识形态,从行为上来看二者根本无暇关注受众,而是专心于动作所针对的故事情节,设计者似乎想要向观众表达《功夫之王》并非仅仅是一部商业电影,而是所有人努力下而拍摄的功夫电影,这也是影片价值观的传达;二是美猴王的设计,中国人对于美猴王有着特殊的情感,无论其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都能够得到人们的的喜爱,但是,海报的设计中却表现为蓝色,而表情也并非人们熟悉的美猴王,给受众营造了距离感。设计者在此处采用特有的表达,说明了影片中的美猴王并非中国神话中的美猴王,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三)意义共建。

    学者Kress Leeuwen对图像和文字进行了如下阐述:图像并不是单纯的画面,其具有明确的表达能力,而文字也并非只有内容传达,其形式也具备图像的视觉功能,所以,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字构成的内容传达,也是图像所要表达的意图,如果二者抛离任何一方,都会让整体显得单调,最终降低信息的传达能力。结合这一理论来看《功夫之王》的海报,其中文字和图像的组合也呈现出相互提托的作用,例如同样中间位置的“功夫之王”和成龙、李连杰之间的关系,如果单纯以“功夫之王”作为介绍,而没有两位功夫巨星,海报便会给人以徒有虚名的感觉,若是只有两位主演,没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又将造成受众无法理解影片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如果纵观海报,可以发现其在文字和图像的组合下,形成了特有的表达逻辑层次:第一层次是理想化的表达,也就是美猴王和“影坛终极拳威阵容,破天荒直面交锋”,其中的理想化在于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观影欲望,也是对影片自身的祝愿,希望能够真正达到最顶级的武术电影水准;第二层作为过度,也是信息传达的媒介,设计者利用最直观的组合方式,告知受众影片所实现理想化的手段;最后层次是真实化,即演员、导演、发行等真实信息。从三个层级来看,海报中的信息承接有赖于文字和图像的组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受众不自觉的产生观影欲望。

结语

    《功夫之王》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功夫电影佳作,除了影片设置、演员阵容外,海报的多模态艺术设计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多模态虽然是一种复杂的组合方式,但却能够呈现出直观的表达效果,通过概念、人际、语篇功能的体现,让受众认识到了海报背后的电影,并由此对影片内容产生兴趣,而这也是多模态海报所要达到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wy/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