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彩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色彩是油画创作中最重要的语言形式,同时也是油画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进而使得油画有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油画本身实际上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创作过程,因为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规律和理论观念,色彩语言同样具有规范的系统性,油画色彩的运用除了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外,还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情表现力,进而在作品与观者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得观者对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完成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画家对色彩的运用还需要突破结构形式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自我色彩的选择中突出画家自身以及作品的精神本质,这不但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绘画作品语言,还有能够凸显出画家自身的艺术个性。我国当代的油画创作在色彩运用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实质上体现出了画家对油画色彩内在精神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纵观目前我国当代的油画作品可以发现。其还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密切相连,我国的传统绘画在本质上讲求意象性,也就是画家对表现对象的主观理解以及精神上的自我构建,当代油画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传统绘画理念和手法的本土化融合,这其中就包括对传统色彩在油画中的运用,传统色彩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中极大地丰富了油画创作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审美表现力,无论是在抽象油画或者写实油画中都可以看到传统色彩的踪影,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以我国传统的红色为例,试分析中国传统色彩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一、传统色彩在油画中的表现形式
色彩本身实际上是并不带有任何的感情和意义,它具有的其实是人们后来赋予的,但不同的色彩的确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情或者情绪,因此油画中色彩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强化了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首先,传统色彩具有情感性。油画中传统色彩运用在刺激观者视觉的同时还刺激着我们的感觉,这就使得观者与作品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而色彩的情感性正是联系之间的桥梁。油画中传统色彩的运用不仅表现出了色彩本身带有的情绪,同时它总是能引起观者心中的情感冲动,这就充分发挥了色彩情感功能的表现形式。红色作为我国传统色彩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本身具有其他色彩不能匹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当代油画作家对红色运用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具有情感性。申玲在油画作品《夏日》中就大量的运用到了红色,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甚至人物的脸都被涂成了红色。红色的运用与作品的名字非常相符合,它正好代表了夏日应有的激情与冲动,体现出了画中人们的青春活力,当观者看到画面中的红色时,也会立被画中存在着的激情所感染,并在接受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上的情感共鸣。由此可以看出,红色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作品形式美的构建,同时也有利于作品情感的传达与外化。
其次,传统色彩具有象征性。色彩在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意义内涵,无论是在东方社会还是西方国家之中,它总是象征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因此画家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喜欢用色彩的象征性来传达出某种意义或意图,进而确定或者凸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涵意蕴。红色在我国有许多的象征意义,如象征着吉祥如意,因此在过年过节或者婚礼嫁娶中总是满眼的红色,同时红色象征着去恶辟邪,因此我国古代的宫殿、庙宇的门或者墙面都是红色的。在西方的社会中,红色的象征意义更是具有多样化,在原始社会中,红色象征着一种原始生命力;古典主义时期被赋予了庄重且带有悲剧的色彩;而表现主义时期则更多运用了它恐怖、血腥的象征意义。目前我国当代油画对红色象征意义的运用也呈现出一种多样化趋势,这与时代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变化还为我国当代油画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二、传统色彩在油画中的视觉呈现
传统色彩在当代油画中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不过这种效果的呈现却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而不是某一色彩当独使用的结果,色彩之间的对比性不但可以突出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还可以进一步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笔者在这里就将以红色为例,在红色与其他颜色的对比中表现出传统色彩在当代油画中的视觉呈现。
首先,红色与相邻色彩之间的对比。两种色彩之间的范围在60度之内都可以视为相邻色,在色轮的对比范围中,红黄之间就是相邻色,它们两者在绘画中的运用往往会在视觉上产生协调和谐且柔和亲近之感。红色和黄色总体上属于暖色系,较之其他的颜色更具有活力,因此两者之间的混合搭配更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又因为红黄两种颜色在我国传统色彩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当代油画的创作总是喜欢将它们一起运用。油画家张晨初和方力均特别善于运用红黄两色,在方力钧的作品《1993年6号》中,画面中人物皮肤的色彩都运用了没经过调和的橘黄色,这正是我国国人皮肤的颜色,但作者又将其做出了强化处理,纯正的红色与黄色衣服和背景更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就在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自我讽刺与嘲讽。张晨初的《红星照耀中国之伊人》、《红星照耀中国之小陆》则是在红黄的运用中显示出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意义。
其次,红色与冷色之间的对比。色彩本身也不存在冷暖之分,但在人们视觉体验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色彩之间就有了冷暖的区别,红色和蓝色可以说是冷暖色调的代表颜色。冷暖色调在对比中容易造成视觉上的变化性,从而容易形成心理上的空间感,这就凸显出了整幅作品的审美表现力。冷暖色调对比在绘画中的大量运用则需要追溯到印象主义时期,他们在作画的过程中故意在冷暖色调夸大的对比中体现出表现对象的画面效果,进而在色彩之间的对上掀起人们视觉以及情感上的审美波涛。我国当代著名油画作家尹朝阳的作品就经常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神话》、《毛泽东》、《对视》等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红蓝的对比,作品《眩》的画面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同心圆组成的,它们从圆心不断地向外扩散,这种旋转扩散是作品失去了画面的细节之处,但作者用红蓝的对比弥补了这一缺失,并在两者的相互相融、斑杂、含混中表现出了一种飘渺虚无之感,同时也消解了天安门与天空原本带有的体积感与重量感,从而在虚幻结合中让一切都变成了永恒的记忆。
三、传统色彩运用对油画的作用
我国当代油画总体上的创作与传统绘画的技巧以及思维方式密切相连,油画对传统色彩的运用一方面可以看做是其对传统绘画技艺的一种借鉴,另一方面也可看做它为传统绘画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促进了当代油画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传统色彩强化油画的精神表达。一幅绘画作品除了向观者展示其形式之美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传达出内在的精神内涵,而精神内涵正是整幅作品的最核心本质,同时也是作者精神外化的重要表现,通过色彩传达精神内涵是绘画作品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特别是我国的绘画作品,我国的绘画不太注重运用线条或者光线之间的搭配变化来表现作品内涵,而主要是以色彩的运用和象征去营造出主旨或者精神内涵。在当代油画创作过程中,随着画家对传统色彩理解和运用的不断深入,传统色彩在挖掘油画作品主旨和内涵方面的功能也得到了日益的凸显。对传统色彩的大胆应用让当代油画作品更具有了时代性的特征,同时也突破了原有色彩运用的规范与局限。赵智能作品中对红色的运用,他作品中的红色没有像其他作家一样传达着政治意味或者我国的文化因素,而是通过红色的视觉化向人们传递了一种精神上的表达,如他的《幻影》系列作品。
其次,传统色彩促进多样化风格的形成。目前我国当代油画创作在色彩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贫血”的状况,也就是色彩的运用呈现出单一化与单色化,这在根本上就限制了作品风格多样化的形成,但随着画家们对传统色彩的重视与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在本跟上得到改观,一方面促进了当代油画作品风格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和建立当代油画色彩体系。当代油画对传统色彩的运用主要体现对其主观性的运用上,也就是赋予了我国传统色彩等多的意义内涵与象征功能。主观性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我国当代油画作家对写实主义风格的一次突破与探索,同时也是他们在绘画风格上的一次转型。纵观夏俊娜、毛焰、闫平、贾涤非等人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对传统色彩的运用在促进他们作品风格多样化方面的确是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综上,我国当代油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已经与传统色彩完成了本土化上的融合,这就使得当代油画创作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色彩语言,同时许多绘画家还从自我的角度对传统色彩进行艺术化的构建,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