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创新策略分析
对广大群众来说,电视新闻是可信度最高的新闻传播,在新闻传播的媒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闻传播的对象是给广大群众,因此,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取决于群众需求与心理,也就是说,新闻传播具有显著的效果必定顺应群众的心理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就意味着要使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必须对电视新闻传播进行创新。为此我们需要做到对当下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媒体越来越多,人们选择信息的接受方式也越来越多。电视新闻传播在发展上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机遇与发展优势。下面,我们就从电视新闻媒体在当代发展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来分析电视新闻媒体的现状。
(一)电视新闻传播的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挑战
人们选择信息的接受方式也越来越多,使得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逐渐被淡化。在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电视新闻来接受消息,相较于报纸、杂志等媒介,电视新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大众化,现在的人们大多愿意从计算机网络或者手机网络上获取一定的信息,这无疑对电视新闻传播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其实,就电视新闻本身而言,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信息传播的单一,如:常规的新闻报道过多,创新型的报道较少。另外,与互联网等相关媒体对比,电视新闻的传播不能与观众进行很好的互动交流也是不足之处,这也导致了观众的反馈无法及时进行传达,使得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不大,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新闻传播的机遇
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电视新闻传播可以利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技术,更新基础设置,使电视新闻画面更加清楚、生动。与此同时,电视新闻媒体还可以有效利用群众来提高电视新闻的可信度,结合现代化技术,制作出更加符合群众需求的新闻报道,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
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创新策略
对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来说,了解人们对新闻需求的心理至关重要,电视新闻要让人们在听觉与视觉上达到双重感官享受。在面对电视新闻传播的不足之处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为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制定一系列的创新策略,以应对发展带来的冲击,抓住发展的机遇。
(一)提高电视新闻传媒的可信度与保证传播事件的真实性
信息的真实度对传播媒体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受众心中,电视新闻传播的信息可信度远远大于其他传播媒介,在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中,尤其是地方代表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常年累月在人们心中所积累的效果。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必须确保每一条新闻的真实性,在保障电视新闻媒体在人们心中可靠度地位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可信度,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节目的真实性可以做到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节目的现场直播。如: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中央台、各地方电视台,甚至是国外电视台等都对此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进行了直播,使全世界的观众都能直接的目击现场,感受到阅兵仪式场面的震撼。
(二)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
在保障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的同时,也要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这也是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基本要求。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新闻原稿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以及专业素质,提高工作者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灵敏度,并对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有效、高质量的真实报道。并且,能够撰写出质量高的新闻稿件,制作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新闻消息,保障新闻报道的质量。
第二,利用先进的新闻制作处理方法,灵活有效地运用好声效与画面处理元素。首先,声效元素的灵活运用是要运用好典型音响,重视多元评论。在电视采访中需要处理好采访视频的音效,避免公式化处理,同时在采访某一事件时,重视群众的意见,还可以利用群众的所见所闻来揭示一些事情的真相,提高新闻的可信度与吸引力。其次,做好新闻报道的画面处理工作,要求新闻工作者拍摄的画面要清晰,并且在处理时要结合声、色、语言等元素,制作出感染力更强的报道视频。
(三)创新新闻编排方式
对电视新闻进行合理编排,可以使新闻传播效果更加显著。新闻工作者可以根据事件价值以及群众的接受习惯来进行新闻编排。合理的新闻编排方式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闻内容的新颖度,适当的调整大量的常规报道,加入一些当下流行的话题报道,相关报道做到真实、细腻。另一方面是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进行创新,进行多元化报道。最后,提升新闻报道的审美性,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拍摄时找准角度,使拍出的画面更加富有表现力,打破千篇一律的画面拍摄形式,让采访画面更具美观,让观众视觉上得到满足,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感染力。
(四)抓住电视新闻媒体的政策优势并重视电视观众的反馈
电视新闻媒体大多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台,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关注,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政策优势。现如今,很多国家或地区存在新闻记者报道权利的相关规定政策,扩宽电视新闻市场的空间,并且充分利用电视新闻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除此之外,电视新闻媒体也要重视电视观众的反馈。电视新闻媒体只有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如:电视的收视率调查、群众热线、官方网站论坛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到群众对新闻信息的实际需求,制作出符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新闻报道,进而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效果。
总结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既给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机遇。电视新闻传播媒体应该抓住自身的优势,针对电视新闻传播所存在的内容单一、报道画面制作质量水平不高、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对症下药,逐一解决,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质量,顺应群众对新闻消息的需求,积极创新电视新闻媒体的管理与运行,促进电视新闻媒体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