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当代理论的危机
文学理论超越文学领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促进文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文学日益繁荣,并有向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但文学理论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更大的进步,反而出现了危机。阐述当今我国文学艺术发生的变化,分析文学理论出现的危机的特点及其成因,而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我国的文学理论度过危机,从而充分发挥对文学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文学的发展。
一 前言
文学理论指用来诠释文学或批判文学的理论、哲学,文学理论具有不同的流派,这些派别拥有各自不同的诠释和理解文学文本的方式,会使用相异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哲学方法论是文学理论的总指导。我国的文学理论至今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发展成果也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文学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危机,而我国的学术界也针对这些危机展开了相关的讨论。为顺利化解这些危机,我们必须予以正视,并强化危机意识,探寻解决措施。本文将对我国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危机的对策。
二 文学艺术的变化和文学理论的现状
(一)文学艺术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使我国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同外来文化产生冲撞,进而融合,逐渐形成多样化、多元化的,具有开放性的文化主调。
我国的文学艺术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比如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都成为了人们阅读的新方式。此外,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再加上这些新的阅读途径加速了信息知识的更新,人们开始追求网上的“快餐文化”,不重视自我内在价值的积累,精品文学作品的受众也因此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国的文学创作虽然在持续,但却表现出一种浮躁的情绪,一些艺术创作者为了迎合当下人们的追求,降低创作的标准,其作品缺乏内涵精神,文学艺术创作难以到达深层次,进而影响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二)文学理论现状
文学理论随着文学艺术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文学理论同文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一样,难以适应文学艺术的变化,但却始终在包容着文学艺术的改变。文学理论自身也具备易变的性质,因为它具有延展性、多义性;这门学科在变化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品格,同时也在对自身面临的危机进行反思。
自从进入新时期,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呈现萧条的局面,引发了相关学者的热烈讨论,一些学者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感到焦虑和担忧,也有部分学者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仍抱有信心。这些围绕文学展开的讨论从未停止,使我们的焦点聚集到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危机上。
三 文学理论危机的体现
(一)理论同实际脱节
文学以现实作为创作的根基,所以针对文学进行的文学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间也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会对文学创作产生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文学理论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推动文学创作活动的作用,当前的文学理论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一些文学理论家由于只顾应付眼前所需,在批评文学作品时,没有结合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需求等实际情况来做评判,导致文学理论与文学的实践之间的连接断裂,无法指导文学在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文学理论研究失去了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作用。
(二)缺乏独立见解
我国的文学理论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既过分依赖“进口”;文学理论会根据文学创作的改变而改变,二者应是紧密联系、互相反映的。但我国在进行文学理论研究时,总是会大量引进外国学者的思想,利用这些思想来做研究。
由于传统文学的地位在当代有所下降,失去以往的关注度,文学理论也随之沉寂下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部分学者积极向国外学习,将先进的文学理论引进中国,并加以运用,力求将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从固步自封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这个举措确实改变了我国的文学理论,但同时也让我们对西方的理论和观点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我们把他们的观点原原本本地照搬过来,把他们理论中的核心部分作为我们理论研究的核心;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他们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我们的社会与他们的社会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这种全盘学习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学领域的问题。要获得真正的解决方式,还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相对独立的理论。
(三)理论研究不深入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的冲击,使得我国文学创作的传统格局被打破,以往我们所追求的文学作品是蕴含、揭示深刻意义,表达某种鲜明的精神或意志,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的作品。然而,当前的市场机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促使文学创作转向市场;这种“精英文学”不符合文学市场的要求,原因在于“精英文学”通常会与读者拉开并保持距离,它对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缺乏亲民性。大众化的文学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比起“精英文学”,它对现在的市场机制的适应能力更强。大众化文学作品既没有精英文学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又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相反的,市场也在为大众化文学作品开拓发展的空间,二者相辅相成。此外,数字媒体使人们的阅读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书刊,计算机、电子书及手机等物品的出现动摇了纸质出版物的地位,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阅读手段。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一些文学创作者仍坚持创作精英文学,但更多创作者选择了顺应当下的市场发展状况,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创作,为了迎合市场,他们不再注重作品精神的塑造,而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此外,发达的网络环境培养出大批大众化文学的创作者,大大增加了大众化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份额。
目前我国文学理论所遭遇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大众化文学作品,因为文学理论一直在适应文学的发展,所以也日渐呈现出浮于表面、顺应现状、随波逐流、忽视精神超越的态势。
四 解决文学理论危机的对策
(一)加强对现实的关注
文学理论研究能够引导文学的实践,而文学实践同社会有密切关联,因此,加强对现实的关注度,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文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重视现实、保持研究的当下性对研究文学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文学理论家在诠释自己所理解的文学之前,首先应该深入了解不同阶层、身份的人们所各自追求的精神和生存的境况,再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理解文学作品。
研究学者要认识到理论扎根于现实,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因此不能离开现实,并且还需要现实为其提供养分。此外还要明白社会的不断变革使人们的生活、心理和追求受到影响,不会永久保持同一状态,而是会随之变化。鉴于此,文学理论的研究学者若要担负责任,获得对文学的正确的理解,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评价,就要时刻关注社会大大小小的变化,掌握其发展态势,以此作为研究的依据。只有这样,文学理论的根基才会牢固,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
除了将注意力放到社会生活当中之外,文学理论研究者还应重视文学现象,根据这些具体的现象,归纳出理论命题,进行实践、检验,不能抛开文学进行研究;而后采取其中经过检验的,科学合理的部分作为理论指导,进一步促进文学的发展。
(二)取长补短,进行独立研究
在关注我国实际的社会情况的基础上,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要真正地理解文学作品,切勿停留在表面思考问题;不要把文学理论和其他的科目对立起来,封闭文学理论发展的路径,而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和知识来分析文学问题。
文学理论要具有实用性,因此学者需要把文学理论研究和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分析我国文学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撇开固有的观念,切勿高高在上,不要把自己的研究从底层剥离出来,尽力适应社会及其改变,进行独立思考,以获得符合我国文学发展特点的理论,从而降低我国文学理论对国外理论的依赖程度。
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面排斥外来的文化、理论,我们可以适当地接受并使用国外的文学理论,但在运用的时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理论产生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中,了解孕育出这些理论的文化,弄清它们的每一层含义。总之,要对这些外来的理论有一个清楚、正确、全面的认识,在此前提下加以借鉴,解决我们本国的文学问题。
(三)深入文学理论研究
在研究文学理论的时候,不要以掌握文学理论的范畴、概念作为研究的标准;文学理论是一种历史文化产物,不能脱离历史文化环境而存在。因此,我们不止要对从国外引进的理论进行其历史文化的分析,还要探究我国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文化进行研究。
而面对日渐繁荣的大众文学,文学理论研究者也要予以同“精英文学”一样的重视,大众文学的产生也拥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支持,也有研究的意义。大众文学会给人们带来消费的快感,大部分也表达出各自的意象和形态,这些都可作为研究的对象加以研究;而对于“精英文学”,学者可从情感、语言、审美等方面入手。学者进行文学理论研究,必须抱有认真、平等的态度,对文学作品一视同仁;通过明确这些研究对象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思想等各个方面,才能实现对文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避免泛泛而谈,使研究浮于文学的表面。
五 结语
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而随之变化的文学理论出现危机也是不可阻挡的。现在,遭遇文学理论危机的不只是我国,国外的文学理论也同样遭遇了危机,这些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应该坦然接受。文学理论危机的出现事实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反思的机会,当前我国的文学、文学理论都深受社会变化的影响,表现得十分浮躁,这种状态急需改变,所以文学理论危机也并不是毫无益处。当然,我们接受这些危机,并非要对其妥协,而是要对危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此外学者在研究时,要注意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研究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同时也不应该在外界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立场,坚持作为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原则,不应和平庸,不随波逐流,否则研究出的理论将是没有意义的,不能扭转我国文学领域面临危机的局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