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特色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坛著名的小说家与诗人,他一生作品颇丰,先后出版过诗集、话剧和小说集等多种文学题材的作品。哈代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在从事文学写作之前从事过建筑工作,并且对绘画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这些特殊的经历都为他的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他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小说以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为历史背景,展示了资本主义入侵下英国农村中小农经济解体与破产给当时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苔丝家也因此遭遇了生存的困境,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苔丝不得不到本家德伯家去做工。原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家庭的境遇,但却受到亚雷的奸污。苔丝不甘心屈服于亚雷,毅然离开他。后来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克莱相恋,在结婚的当夜苔丝向克莱坦白自己的过去,希望能够获得克莱的谅解和同情。克莱不但没有对苔丝表示同情,反而指责她,认为她是一个不洁的女人,愤怒之下离她而去。克莱走后,苔丝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而苔丝不得不再次委身于亚雷。两年之后,克莱返回到苔丝身边,向她忏悔,苔丝在痛苦和悔恨中将亚雷杀死,在与克莱共同经历了几天流亡之后,欣然迎接死亡。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绘画语言的使用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诗意化的风格特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小说中有很多对自然景物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哈代的笔下,家乡优美的地域风光散发出迷人的魅力;第二,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大量使用绘画语言,通过对色彩、光线等绘画语言的运用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首先,色彩的明暗、色调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艺术魅力,哈代敏锐的抓住了色彩变化的规律以及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属性,将色彩的变化与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联系在一起,从绘画的角度来解读哈代的小说对理解作品的主题是非常有帮助的。色彩、线条和光线是绘画的主要手段,也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哈代充分利用了这些手段,将这些绘画语言巧妙的融入作品当中,使作品表现出一种绘画美。哈代有过学习绘画的经历,有一定的艺术积累,因而在创作中常常不知不觉的将对景物的描写以绘画的手段呈现出来。他笔下的英国乡村美得像画一样,同时他也能准确的把握住景物变化的细节,以此为根据来反映苔丝命运的变化,使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物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苔丝家乡布蕾谷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苔丝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成长,绿油油的草原、傍晚的夕阳、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悠然的黄牛,作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如画般的乡村风景图,使读者对苔丝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正是这样美好的环境孕育了苔丝善良、真诚而又纯洁的品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加深了读者对苔丝的理解。
其次,哈代绘画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尤其表现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上,哈代的大部分小说都以农村生活为背景,他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他的家乡,小说中的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小说一开始散发出浓郁的节目的气氛,五月的春光下美丽的少女们在草地上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辽阔的乡野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盛开着,一切都焕发出生机,在这样的景色下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苔丝身上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与纯洁、欢快和明朗的气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天苔丝快乐的生活着,但随着季节的变化,自然景物发生了变化,苔丝的命运也发生了逆转。秋天来临的时候,苔丝被迫到亚雷的庄园去做工,继而被亚雷奸污,她的人生也因此跌落谷底。哈代用另一种与小说伊始完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诠释着周围景物的变化,苔丝周围的景物都显得一片寂寥,空气中也弥漫着阴森的气氛,欢乐的笑声不见了,转而呈现出一片凄凉的场景。哈代用绘画般的语言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描绘,别具一番魅力。
二、出色的心理描写
一部小说能否打动读者往往取决于小说中的情感是否真挚,而透过一个人的心理变化是最能够洞悉人物的情感的。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既深刻又细腻。
首先,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进行揭示与剖析,将人物真实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以生动具体的艺术手段呈现给读者。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花费大量的笔墨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刻画。小说中有很多内心独白,透过这些内心独白,读者可以更透彻的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对于理解人物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克莱是一个英俊的知识青年,他是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孕育的产儿,他拥有美好的理想,不甘于父亲的安排,敢于向传统的宗法社会提出挑战。小说的开始,克莱同哥哥们一起到乡下游行,恰好来到苔丝生活的布蕾谷,立刻被乡村中充满热情、欢乐的气氛所深深吸引,不顾哥哥们的强烈反对,留下来与当地村民共同跳舞。克莱身上散发出来的青春的活力与他帅气的脸庞顿时吸引了在场年轻姑娘的注意力,小说中写道克莱把苔丝和其他三个姑娘抱过河之后,这四个姑娘被克莱深深的迷住了,晚上回去之后,几个姑娘都不约而同的回想着白天发生过的场景,憧憬着与克莱在一起的场景。哈达花费大量篇幅来描写几个姑娘的心理变化,将年轻人那种青春的躁动和对爱情的向往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其次,除了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直接描写之外,哈代还通过对周围景色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和深化作品主题服务的,因此作者经常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折射人物的心理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会不会随着人心情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目,而人会因心情的变化在观看景物时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通过对人物眼中景色的描写就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苔丝在新婚之夜向克莱坦白自己的过去,企图获得克莱的谅解。克莱却难以接受已经失去贞洁的苔丝,二人的关系因此迅速降温,克莱决定离开苔丝到巴西创业。第二天二人分离的时候哈代对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写。夏天原本是充满生机的,但在克莱和苔丝眼里,周围的一切却是灰色的,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泥浆,河水也变得冰凉,这与二人即将分别的心情以及两人当时痛苦而又复杂的心情是相吻合的,景物的描写真实的反映了人物的心境。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
哈代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包括物象象征和人物象征等多种类型。这些象征的使用使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
首先,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之所以被视为经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将小说设置为几个不同的章节,而这些章节题目的命运是以苔丝命运的变化为依据的。苔丝在家乡的生活、被亚雷诱奸后的生活、与克莱相恋的生活以及被克莱抛弃再次受制于亚雷的生活,这些都是苔丝命运的转折点。小说中每当苔丝的命运即将出现转折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象征事物,小鸟的叫声、火、水以及色彩的变化都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透过这些事物的细节读者可以判断出苔丝命运的变化。当苔丝被亚雷诱奸后,连树上的鸟儿都停止了叫声,变得沉默不言。而当苔丝与克莱坠入爱河时,鸟儿的叫声也显得格外动听和欢乐。鸟儿这一物象运用的十分巧妙,为作品增添了一丝艺术魅力。
其次,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小说更具魅力,显示出更深层次的高度,不仅主题得到升华,而且带给读者一定的启示意义。哈代在作品中借鉴了古希腊的神话,用神话中人物的命运来映射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使人物的命运显得更加跌宕起伏,也更富有戏剧性。克莱为了表达对苔丝的浓浓的爱意将苔丝比喻成古希腊神话中的谷物女神和月亮女神,苔丝具有两位女神身上的一切优秀品质,但同时苔丝的命运也与这两位女神的命运惊人的相似。苔丝因为亚雷的奸污而注定为当时的社会所抛弃,走向灭亡。两个女神也分别因为不同的原因而被强奸,最终死去。哈代借克莱之口将苔丝与两位女神产生一定的联系,十分巧妙地把神话中人物传说的命运移植在苔丝身上,真实而又深刻,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使读者对小说的理解以及对苔丝命运的解读更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艺术表达。
哈代的小说从独特的农村生活的角度反映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浓重的悲剧色彩,真实的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小说以独特的绘画语言、深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真实的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散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