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漫谈-艺术论文
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与普及,主要是以专业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普及性的演出为主要传播、推广方式的。而艺术歌曲的传播、推广和广泛的普及,需要宣传媒体参与,特别是电台和电视台,其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前期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出现了文化错位现象,提到艺术歌曲,首先就是和西方音乐相接轨,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太高深了,很难懂,不懂她。
1.艺术歌曲是高雅艺术,不易理解。这是许多音乐专业的人常听的一句话。也是大众对艺术歌曲根深蒂固的审美错觉,这种错觉与艺术歌曲的源起有很大的联系。19世纪8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诗词在欧洲深厚文化积淀下涌现,一种为著名诗人的诗词谱曲,采用钢琴伴奏,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篇幅短小、精致、结构严谨的音乐品种一艺术耿曲产生之后,欧洲各国都相继出现了有自己本国特点的艺术歌曲。我国也在“维新变法”等革新思潮的影响下,赵元任、青主等留学回国的学子将欧洲艺术歌曲的曲调填上中国古诗词,作为“学堂乐耿”的形式在中国兴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歌词意义深邃;曲调优美典雅;有钢琴伴奏和较高演唱技巧;用美声唱法演唱的中国艺术歌曲。但正是因为艺术歌曲具备词、曲、乐完美结合的定位及其高雅、精致的艺术特质,使得中国艺术歌曲一直未脱离“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基调。因而,大众对其产生审美错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1艺术歌曲需专业人士演唱。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初,艺术歌曲就被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耿曲。普遍认为没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就不能表现艺术歌曲思想内涵的偏见,因而艺术歌曲成了音乐院校的专利,始终从技术上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造成大众把艺术耿曲和演唱技巧画上了等号。由于艺术歌曲创作定位,艺术歌曲的发展缺少考虑广大群众的社会需求,艺术载体除自身品位外应没有兼审美教育和宣传之用。
3‘目前艺术歌曲和杆情歌曲、叙事歌曲和群众耿曲等界定模糊,没有明确科学的界定方式’大众只能按照自己默认的审美认识将其归类和理解,因而造成艺术歌曲二美声歌曲、创作歌曲等模糊的体裁认识,制约着艺术耿曲的审美定位和推广普及。
要改善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弄人手:1.加强中小学乃至大学的音乐教育,从基础抓起,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与鉴赏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在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丰富他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1促进社会媒体在传播、推广和普及艺术歌曲做出积极的努力,多推出艺术歌曲的欣赏节目和专题音乐会。例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开通,为培养艺术歌曲的听众和观众,为艺术歌曲创作的水平提髙,为艺术歌曲的推广和普及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只要长期维持并不断发展,必定会促使全社会整体艺术水平的提高,使欣赏艺术歌曲的人越来越多。而更多喜欢并从事声乐艺术的作者和爱好者也能够从中拓展视野、陶冶情操。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艺术歌曲的传播、推广和普及会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会切实推进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