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时政新词翻译问题及应对策略-社科论文
作者:李晶来源:原创日期:2012-05-28人气:1134
准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先决条件。不正确的翻译往往是由于对原文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准确的理解。如把台湾问题中的“和平统一”误译成“peacefulunification”,这中译法忽视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正确的译法应该为“peacefulreunification”。又如“三角债”,有译者误译为“triangledebts”,这种译法只译出了这个新词字面意思,这个“三角债”实际喻指多个企业之间互相拖延所欠债务的问题,因此应译为“debtchains”。
2、机械的中式英译
有些译者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想当然地“对号入座”。如:有人把“豆腐渣”工程译为“beancurdresidueproject”,没有将“豆腐渣”这一形象比喻加以转换,所谓“豆腐渣”工程是指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其中的“豆腐渣”正好与英语中的“jerrybuilt”构成对应词(equivalent)。“jerrybuilt”在英语中是一个贬义词,表示“quicklyandcheaplybuiltwithoutconcernforquality.”因此,把“豆腐渣”工程译为“jerrybuiltproject”,能起到异曲同工之效。
3、不重视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陈安定,1998:269)。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内涵。因此,新词的翻译还要考虑文化特殊性。比如,亚洲“四小龙”被译为“thefourdragons”。在东方国家,“龙”预示着好运和财富,而在西方文化中,“龙”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邪恶的可怕动物,因此“thefourdragons”很可能给西方人带来不好的联想义。常见的译法是“theFourTigers”or“theAsianTigers”,借用西方文化中生动有活力的“tiger”来译中国文化好运、富贵的龙。
二、汉语新词翻译的常用策略
译音(Transliteration)。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的形式。这种译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专有名词如:大陆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译作“Tuantuan”和“Yuanyuan”;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最初译名“Friendlies”自公布以来就饱受争议,现已正式改译成“Fuwa”;功夫译作“Kungfu”;胡同译作“Hutong”等。“太空人”一词的翻译很有意思: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英文单词“Taikonaut”,
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
直译(Literaltranslation)。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也能取得对等(equivalence)的效果。如:和谐社会,该词直译为“harmonioussociety”;机构改革”“reformof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减轻农民负担”“alleviatefarmer’sburden”等。
译释并举(Literaltranslationwithexplanation)。汉语新词诞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独特的环境里,具有鲜明的民族或者地方特色。因此这些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让人不知所云。那么只有在按照字面直译的同时后面附加解释性的说明,这是一种折衷翻译方法,弥补了单纯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翻译界工作者。如何准确翻译“不折腾”成为一项难题。其实“不折腾”是被赋予了新意的旧词,期内涵非常丰富。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译法:“notroublemaking”,直译为“不找麻烦”。而在去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翻译曾现场把“不折腾”直接翻译为拼音“buzheteng”。对于经历过很多“折腾”历史国人说,“不折腾”的内涵太丰富了,外国人身在其外,更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明白的。鉴于此,我们不妨采用译释并举的策略,把“不折腾”译作“buzheteng,avoidself-inflictedsetbacks”。
外来词的回译(Translationbyrestoringtheborrowedwords)。外来词组成了汉语新词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在翻译外来词时应采用回译的方法。这里回译是指还“舶来品”以本来面目。如:峰会(香港译高峰会议):summitconference,克隆:clone,传销:multi-levelmarketing,生物恐怖主义:bio-terrorism,“白皮书”(whitepaper)等。“第三产业”(tertiaryindustries),有些译者想当然地认为是汉语中的新词,于是就把它译成“thethirdindustry”.为避免这种情况,译者应经常阅读英语报刊和杂志,这样就能识别出外来词而采取回译的方法。
借用相对应的英语词缀。词缀法(affixation)是派生法的一种,它借助于语法形式运用词缀构成新词。由于英语的前后缀的表达力很强,用得好就可以使目前许多尚无先例可循的新词语英译增色不少,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篇幅,可谓简洁达意、事半功倍。如,英语的前缀“N”代表“nuclear”,译成“核”。“核工厂”,“禁止使用核武器”就分别译为“N-plant”,“N-bans”.以下还有一些词缀有助于汉语新词的翻译。如:“单-”(single-;one-):单亲家庭(single-parentfamily),单身母亲(singlemother);“防-”(anti-;-proof;counter-;-resistant)等等。
总之时政新词的准确妥当的翻译,可以促进中外各方面交流的顺利进行,让世界了解中国非常重要。为避免各种翻译问题的出现,翻译工作者应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同时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时政知识,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翻译汉语新词的能力。
2、机械的中式英译
有些译者过于拘泥原文字句,机械地从字面上想当然地“对号入座”。如:有人把“豆腐渣”工程译为“beancurdresidueproject”,没有将“豆腐渣”这一形象比喻加以转换,所谓“豆腐渣”工程是指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其中的“豆腐渣”正好与英语中的“jerrybuilt”构成对应词(equivalent)。“jerrybuilt”在英语中是一个贬义词,表示“quicklyandcheaplybuiltwithoutconcernforquality.”因此,把“豆腐渣”工程译为“jerrybuiltproject”,能起到异曲同工之效。
3、不重视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陈安定,1998:269)。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内涵。因此,新词的翻译还要考虑文化特殊性。比如,亚洲“四小龙”被译为“thefourdragons”。在东方国家,“龙”预示着好运和财富,而在西方文化中,“龙”被认为是一种象征着邪恶的可怕动物,因此“thefourdragons”很可能给西方人带来不好的联想义。常见的译法是“theFourTigers”or“theAsianTigers”,借用西方文化中生动有活力的“tiger”来译中国文化好运、富贵的龙。
二、汉语新词翻译的常用策略
译音(Transliteration)。即直接采用汉语拼音来书写的形式。这种译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专有名词如:大陆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译作“Tuantuan”和“Yuanyuan”;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最初译名“Friendlies”自公布以来就饱受争议,现已正式改译成“Fuwa”;功夫译作“Kungfu”;胡同译作“Hutong”等。“太空人”一词的翻译很有意思:汉语拼音“太空”(“Taikong”)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英文单词“Taikonaut”,
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英文朗文辞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汇。
直译(Literaltranslation)。直译,即翻译时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汉语中有些特色新词可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也能取得对等(equivalence)的效果。如:和谐社会,该词直译为“harmonioussociety”;机构改革”“reformof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减轻农民负担”“alleviatefarmer’sburden”等。
译释并举(Literaltranslationwithexplanation)。汉语新词诞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独特的环境里,具有鲜明的民族或者地方特色。因此这些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如果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让人不知所云。那么只有在按照字面直译的同时后面附加解释性的说明,这是一种折衷翻译方法,弥补了单纯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翻译界工作者。如何准确翻译“不折腾”成为一项难题。其实“不折腾”是被赋予了新意的旧词,期内涵非常丰富。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译法:“notroublemaking”,直译为“不找麻烦”。而在去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翻译曾现场把“不折腾”直接翻译为拼音“buzheteng”。对于经历过很多“折腾”历史国人说,“不折腾”的内涵太丰富了,外国人身在其外,更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明白的。鉴于此,我们不妨采用译释并举的策略,把“不折腾”译作“buzheteng,avoidself-inflictedsetbacks”。
外来词的回译(Translationbyrestoringtheborrowedwords)。外来词组成了汉语新词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在翻译外来词时应采用回译的方法。这里回译是指还“舶来品”以本来面目。如:峰会(香港译高峰会议):summitconference,克隆:clone,传销:multi-levelmarketing,生物恐怖主义:bio-terrorism,“白皮书”(whitepaper)等。“第三产业”(tertiaryindustries),有些译者想当然地认为是汉语中的新词,于是就把它译成“thethirdindustry”.为避免这种情况,译者应经常阅读英语报刊和杂志,这样就能识别出外来词而采取回译的方法。
借用相对应的英语词缀。词缀法(affixation)是派生法的一种,它借助于语法形式运用词缀构成新词。由于英语的前后缀的表达力很强,用得好就可以使目前许多尚无先例可循的新词语英译增色不少,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篇幅,可谓简洁达意、事半功倍。如,英语的前缀“N”代表“nuclear”,译成“核”。“核工厂”,“禁止使用核武器”就分别译为“N-plant”,“N-bans”.以下还有一些词缀有助于汉语新词的翻译。如:“单-”(single-;one-):单亲家庭(single-parentfamily),单身母亲(singlemother);“防-”(anti-;-proof;counter-;-resistant)等等。
总之时政新词的准确妥当的翻译,可以促进中外各方面交流的顺利进行,让世界了解中国非常重要。为避免各种翻译问题的出现,翻译工作者应加强自己的责任心。同时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时政知识,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增强翻译汉语新词的能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