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一段精彩的“电影语言”-语言论文

作者:谢妙婉来源:原创日期:2012-07-05人气:939
如果说,上组画面是“以静写动”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一幻想“镜头”便是“以动写静”了。
“马儿沌沌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莺莺深情的眼睛——化入——幻觉):画面上,马儿正缓慢地行,四周一片静寂。马车轮子“咕扎咕扎”的声响,更衬托出这种静的氛围。这时,如果“镜头”拉近的话,必是崔莺莺噙泪的一双眼睛……忽一声“我走了,保重!”带走了一腔相思,万种挂念。于是,作者又推出了一个“特写镜头”:“遥望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一个表情凄婉,形神惆怅的莺莺望郎的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一种“念去去千里烟波……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调沁透了“观众”的心怀。
这一组幻觉镜头,因“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之情而生,是莺莺脑中的“别前梦”,相当于电影手法上的“化入幻景”,生动而真切地把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剖析出来,在人物刻画上,的确是“化情于象”之妙笔。
紧接着,画面化出,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
一段描写之后,作者又运用了象征意义蒙太奇手法:一边是“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一边是“酒席上斜签(斜着身子)著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这种黄叶纷飞,枯草遍地的景象与斜身而坐,形容憔悴的形象相衬,可谓人景相映,静中见情,这种表现手法在现代电影中屡见不鲜。
通读全折,感觉“电影蒙太奇手法”贯串其间。有人物细节的“电影特写”:“阁泪汪汪不敢垂”,“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有往事的“回忆镜头”(化入):“腿儿相压,脸儿相偎,手儿相摧”;有影片视觉艺术上的“联感”:“暖溶溶玉醅(美酒),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有画面人物情态的对照:“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最为精彩的,是这一折的结尾——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这一段,“镜头”缓慢地移动着,依次出现在眼前的是: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这一组“镜头”,感染给你的是一种淡淡的离绪,凄怨的情思,令人不禁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说这是一段神妙的极为精彩的“电影语言”,我想不算过分。尤其是最后一句,那一声“马嘶”,冲破了画面上的沉寂,却又衬托出那种“两相无语两相忧”的动人心肠的“默静”,与《天净沙·秋思》相比,这一笔堪称神来之笔,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会不会是从这些诗文中得到启发而总结出来的?
再看结尾——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短短几句,一远景镜头;群山、夕阳。一画外音:泪随江水去,愁逐白云飞。这满腔的离情别意,就算是这些大大小小的车儿,又如何能载得起……由此,我认为可以给该剧定个结尾——画面定格:夕阳、群山、走远了的马车儿。(画外音)
综观《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我认为,该折之所以备受称赞,除了情景交融,辞句精美外,艺术上“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