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探究-艺术论文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语言,都存有不同的感情,有人喜好黑色,也有人喜好白色,古人还喜欢一点红色,而在本片《我在伊朗长大》中,颠覆众人以往对颜色的理解,探求异中之同,将故事剧情的深刻含义通过黑、白、红视觉来诠释,其象征寓意十分剔透。
一、《我在伊朗长大》的色彩元素
黑、白再加上一点点的红色组成了影片《我在伊朗长大》的剧情表达形式,这几种简单的色块看似单调而不复杂,但其中孕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首先来看黑色,严格来说黑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亮度。该片中,黑色也有各种特定的运用与表达,独裁镇压伊人民游行示威时黑色意味着恐怖、邪恶、凶恶;伊人民倒在血泊中流出的鲜血的黑色意味着悲观、绝望、死亡;Marjane身在异乡,饱受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时黑色意味着庄重、严肃、压抑、自闭。许多惊悚片、恐怖片、黑帮片里,黑色的基调大行其道。电影史上著名的“黑色电影”传统,为了造成画面的大面积阴影,而产生压抑效果,常采用低调子、低角度的夜景布光,在白天房间里关门闭户。黑色也代表了贬义,黑色的日子,表达凄惨、悲伤、忧愁的日子,黑色在绘画、文字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还代表“私密”“隐藏”和不确定的梦幻。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稽、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悲愤。在文化意义层面,黑色比喻冷酷、阴暗、黑暗和不光明。黑色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其内容含义甚多,看如何来运用。
再看对白色的理解,白色以表现高贵、圣洁居多,同时也作为一种悲哀色,白色不仅象征纯洁,也象征着冤屈。此外,白色还可以表现圣洁、安宁,如片中Marjane由于成长的叛逆遇到困惑时,神的出现。中国画有所谓“留白”的说法,不落一笔,反而给人以对空间与意蕴的无限遐想。在国人意识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被视为凶兆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而西方人对白色的感触是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动画影片《白雪公主》,西式婚礼也多用白色。
红色的概念,对于国人来看红可谓是国色,红色的热烈、温暖、炙热的情绪,用以刻画生机勃发的意向,在人类视觉文化里,红色意味着革命、战争,而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古代人就已存在喜欢红色的事实?《红楼梦》里的樱桃小嘴,现代记忆中的中国结。因此,红色意味着吉祥、健康、向上。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红色》中,红色又意味着爱与希望。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大胆地在黑白影像中用红衣小女孩来显现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的一场,顿时人的血脉与视觉感染力得以转折,好似一位试图跨越战争之河的天使充满了希望。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传媒中也被广泛的运用,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含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
简单看过了人们对黑白红元素的理解,那么应该对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导演之所以能够将剧情画面处理得如此和谐跟韵律,与黑、白、红三色的成功组合与对比是密切相关的。活泼可爱的幼年玛嘉在黑市买“铁娘子”的磁带,其中蕴涵的普世的青春期叛逆把戏就利用其三色的力量得以成功兑现,故事寓意得以展示。爸爸在回忆游过阿拉斯加河去往苏联,后来又到了莫斯科获得马克思主义博士学位一段,生机盎然的陆地,翩翩起舞的蝴蝶,浩荡的大海,对面雄伟的苏联建筑,还有雪白的云朵,这里没有草的绿色也没有太阳的黄色,但是剧情体现还是那么丰富厚实,这种多样性的对比称之为色彩反差,其实片中的景象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色调关系的,这里没有过分强调和谐,色彩堆砌,而是利用色彩的和谐与对比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多样而统一的整体,最终达成了一种色彩上的和谐。尤其在体现不同风土或者不同人情的作品中,画面统一,色调一致显得尤为重要。如该片暴政的革命运动被血腥镇压、Marjane用她喜欢的朋克音乐肆意释放几段就很好地利用了色彩的对比,混乱的画面利用单色的整体效果来协调,显得格外深入人心与震撼。
二、黑、白、红的韵律与情感
一部黑白的动画让我看到伊朗的真实,茉莉乳香,满幕的茉莉花瓣,撒下一地的真实。全片画面内涵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起初镜头的一点红色充满了各种想象,有暴力的红色美学价值,也有单纯的红色懵懂,还有给人神秘猜想的意义,在这里红色与黑、白形成强烈对比,构成了重要的叙事张力与冲突。红色在现实中一般象征着高贵,也象征着阴谋、欲望,但是在本片中没有体现如满腔热血、鲜血历史那么深刻的含义,而只是一个单纯的颜色符号,用以表现的并非人们印象中的生命血,朝气蓬勃、爱情、暴力等红色的寓意,而是一种躁动或者是一种渴望。给观者最直接的视觉感受,造成视觉的感官刺激就是导演的目的。其次是黑白简约的线条和光影直触人心,叙事充满力量是该片的最大特点,片中色彩视觉与明暗的搭配,形成了故事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外婆一路把我追回家,我系着围裙不停地跑,不停地往后看气喘吁吁的外婆这个场景,作者利用单一颜色,通过黑、白、灰变化其明度或纯度,作出等级色组成画面,使画面效果产生秩序感、节奏感。所有的载体例如路灯、树木、云朵、草木、阳光等全部通过黑白的形与色来实现色彩传递和表达感情的目的,而在黑色的变化中,主要采用点、线、面的变化与从明到暗的变化,运用单线条构成的叙事画面,体现了本片剧情体现的整体多样性。
该片在美术形象设计中出现的造型,无论是二维形象还是三维形象,多采用单纯的颜色黑与白,反政府武装的人民在广场上人数众多的画面效果就形成了秩序感、韵律感与节奏感,虽然是单色平涂,但其中的美术风格设计者多采用了重复、渐变、放射、对比、统一等法则来体现,单调的色彩中富有灵气的造型来补充,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该片黑白两种色素原有特点的成熟还体现在,画面出现了大黑和大白的刺眼效果,Marjane与外婆看完被称其为万恶之片的电影后的场景,黑暗的夜晚中慢慢零落的雪花,全黑中的一点白,使画面出现透气的效果,暴力、血腥、温情、回忆在这里都做到了淋漓尽致。
黑夜中的白光让人们感到的无助,而白光中的黑色警察雕像正好使人感到邪恶。其实单纯黑、白比丰富的颜色更能表现该片人物的性格,而在该片中导演想突出的是现实人物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片之初红色的一种精神或向往,片中不同造型的黑色与白色都使人感受颇深,印象深远,并贯穿始终。
三、睿智的内涵和剧情表现
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正是根据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由玛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虽然没有登上奥斯卡最高荣誉的宝座,但也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了评委一举获得提名奖,片中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独具风格。故事发生在1979年后的伊朗,杀伐连年,国王专政被推翻,伊斯兰革命胜利,到两伊战争,记录的是这个文明古国历史之外的女孩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生存夹缝中,导演通过一个早熟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及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蒙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而聪明大胆的Marjane所看到的世界,是流亡的朋友,不忌讳讽刺批评的父母,恋爱中的女仆,还有她小时候喜欢的作者和道听途说的政治黑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玛嘉·莎塔琵应如何来很好的体现故事,在创作之前她曾经留意过很多剧情表现形式,也曾经把电影跟插画创作来比较,作为一种叙述故事的经验,作者首先一定要先了解自己心坎里有什么要说,再发掘不同的方法并选择最佳的方式去表现,有些艺术家擅长强调音乐或声音的元素,有的善于镜头的运用,而她在表现该片时,就有意识地透过插画强烈的视觉传达去表达,同时透过文字和图画的搭配来创作,简单的线条所勾画的友善的脸蛋,搭配占据大面积的黑色背景,面纱少女、国王、镇压者、暴警……重复的人物影像,成功体现了该片的剧情内涵。
一家人听到街道上在示威游行,这时从窗便能得知的父亲高兴将Marjane抱起说“女儿你爸爸就要沉冤得雪了”,高兴的气氛使人顿时感到全身清爽,而这里剧情表现多运用黑、白、红三色作为影片的色彩元素来体现,以三种色彩因素的身份构成影片的三个主要基调成功在广大观众面前形成共鸣,使得影片得到神话般的效果。剧中的表现形式甚多,包括叙事、表意、抒情的综合手法,其实不同的风格在特定的影片、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会给人带来特定的情绪反应。《我在伊朗长大》就运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盛宴,慢慢渗入观众的眼球,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图文形式,表意方式、感知方式上的迥异直接来影响当代人的思维和交流方式,在这里单纯的色彩变为一种重要的表意元素,所有的情感、反抗、回忆、成长、温情全部利用这一元素来体现故事,因而也就能够产生不同的剧情感染力。《解放报》曾做过这样的报道,《我在伊朗长大》的每一分钟都是全新的观念,彻底改变了世界。
影片中文森特和莎塔琵还充分运用了自身绘画特长,将二维动画、剪纸动画穿插其中,如Marjane听爸爸解释沙的天赋神权传说的那一段就利用了剪纸动画,大幕拉开,繁星点点,有树木还有远山,这时国王与英国人出现,简单的造型,丰富的造型结构,细腻而敏感,这里虽剧情多样但非迷乱无序,恰恰符合了本片的魔幻主义风格。也许有人会认为风格不够协调,然而导演恰恰以单色的黑白色调作为刻画形式,大量黑白色的运用,苦痛经历与自嘲姿态在镜头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赢得影迷的尊重。
四、结语
影片《我在伊朗长大》以黑、白、红为重要质素来体现剧情,离开,回来,再次离开,犹如音乐旋律般沉稳而灵动,最终完成了一部爱情、艺术、死亡与生机的交响乐。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