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勃兴:社会控制的长效方式之一

作者:徐平利来源:《职业技术教育》日期:2012-08-29人气:899

   当工业化机器代替人的双手劳动之后,过去行会的学徒制训练方式就开始转变为国家机器的训练方式。由于行会制度的衰落,师傅也就失去了对学徒进行教化的责任,于是,大量缺乏教育的工人流落街头,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务工”也聚集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社会治安很不稳定,解决这种状况的办法就是由国家加强“社会控制”,而公立学校基本上是国家对工人阶级在无产化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长效控制”方式。

   防止城市恶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动力。在所有关于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文章背后,是对城市中道德沦丧、犯罪、少年堕落、卖淫、流浪、乞讨的普遍性焦虑,是对流浪街头的游手好闲的城市工人潜在危险的焦虑。学徒制也被破坏殆尽,师傅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控制年轻人,独立生产者的衰落减弱了师傅和熟练工人间的联系。最主要的是,社会中城市生活的异质性——不同民族、信仰和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再受密切的社会网络制约……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似乎就是教育。

   由于德国有国家专制主义传统,因而在实施国家控制的行动中效率很高。当英法诸国进行工业革命之后,德国很快就转过身来,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法令。在教育实践中,德国政府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迅速从国家层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凯兴斯泰纳等职业教育思想家。

   德国政府不在“自由教育”的传统中磨磨蹭蹭,而是审时度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种决策应和了工业化时代的国家主义教育狂热。20世纪末,英国伦敦大学的格林教授对此解释说:“最为广泛的大众教育体系常常出现在那些君主专制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国家。而且,这些体系主要还是在专制政府的‘高压统治’时期建立的,如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时期,奥地利玛丽娅·特利莎(Maria Therasa)和弗兰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教育史上最具有讽刺性的现象之一就是,19世纪相对较为民主的国家,如法、英、美这些早已完成政治革命的国家,却不得不向独裁政治下的德国学习和借鉴学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但是,在国家专制主义文化传统中孕育的教育制度,很可能成为制造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土壤,其结果却与追寻美好生活的人类理想相悖。事实上,德国的教育体系也的确成为其征服世界的“强大发动机”。进入20世纪,相隔不远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是由德国点燃的。正是因为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二战”后教育民主化的浪潮才日益高涨。联合国于1948年发表的《国际人权宣言》指出:“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权……大部分人都应有机会接受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更高一级的教育则应在品质的基础上对所有人开放。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并增强人们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