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讲评课
作者:霍小伟来源:原创日期:2012-12-19人气:1046
一、讲评前要准备充分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尺度.在认真批改试卷的同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教师要做好深刻分析工作
我们首先要身体力行做一遍试题,对一些典型题、易错题、难度较大的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好分析研究;对学生出错的题要分析错因,是审题因素、心理因素还是习惯因素、能力因素.考查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应归在一起分析,也可按解题方法归类,将用某一解题方法求解的问题归到一起,以便提高课堂效率,理清学生思路.
(二)教师要做好科学统计工作
批改试卷,不是简单的打“勾”打“叉”,而是要做好总结与记录.试卷统计包括:成绩统计,主要统计总分的分数段分布情况、班级均分和每题的得分率;解题统计,主要统计典型错误和精彩解法以及相应的学生.
二、讲评要及时
实践证明,讲评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讲评效果.太早的话,学生自己还没来得及回味,相互之间还未来得及交流.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单独进行的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他们有很多解题的想法,即使是做错的题或没做的题他们也都有过思维的火花,若不留时间给他们交流,这些火花很快就会熄灭.太晚的话,时间推移所产生的遗忘会使学生没有当初的迫切,大大降低讲评的效果.
三、讲评过程要讲究方法性
(一)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一堂好的讲评课,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教师都应本着极大的热情,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肯定成绩,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分析错因,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乐趣.
(二)创造性的从习题中进行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有的题目讲过好几遍了,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少学生在平时做作业时老是脱离不了课本上例题或上课记的笔记,存在着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因此我们解完一道题后不妨再审视题目的特征,抓住本质的东西,采用一些变式教学,把封闭性、定向性的问题,加以锤炼、巩固、发散,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目的.
不妨举个例子:
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点A,B,求证:OA⊥OB.
在教学中,针对直线y=x-2过点(2,0)这样的特征,笔者对原题进行了如下的变形和延伸.
变形 以抛物线y2=2x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分别交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2,0).
引申1 若抛物线y2=2px(p>0)与过定点(2p,0)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则OA⊥OB.
引申2 过抛物线y2=2px(p>0)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分别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直线AB恒过定点(2p,0).
此题经过如此加工、挖掘,丰富了内涵,深化了所学知识,达到了“做一题,通一串”的效果.在平时的讲评教学中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立足课本,因势利导地开拓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题目的变形中灵活应用,甚至可以“过目不忘”.
(三)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师生的合作精神
在讲评课中,每位教师都会注重典型错误的错因分析以及解题方法的指导,往往是一节课讲不了,下节课接着讲,讲得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在这里,我们不妨把讲评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填鸭”.具体做法有:
一是将错误的解法呈现给学生,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学生平时只接受正确的知识,缺乏对错的解法出现的心理准备,往往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又改不对.特别是对于客观题,很多情况下,虽然学生做对了答案,但思维方法却不妥,有偶然和巧合的因素.
二是让学生给出多种解法,并让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有精彩解法的学生谈谈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其实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往往通过学生自身的讲解,再加以教师精彩的点评,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使误者茅塞顿开,还能使听者鉴别解法优劣,领悟透彻.
四、讲评后的落实
在讲评试题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的同时要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解题方法的缺陷,提出希望和要求,布置学生订正错题并附上课堂讲评的反思.个别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特殊错误,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关注,可以在课后与之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提高辅导效率.
此外,分析试题时不要回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改进教学.
讲评应该注意把握好最后这个环节,这样才能圆满完成讲评任务,使讲评效果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测试目的,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尺度.在认真批改试卷的同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教师要做好深刻分析工作
我们首先要身体力行做一遍试题,对一些典型题、易错题、难度较大的题目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好分析研究;对学生出错的题要分析错因,是审题因素、心理因素还是习惯因素、能力因素.考查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应归在一起分析,也可按解题方法归类,将用某一解题方法求解的问题归到一起,以便提高课堂效率,理清学生思路.
(二)教师要做好科学统计工作
批改试卷,不是简单的打“勾”打“叉”,而是要做好总结与记录.试卷统计包括:成绩统计,主要统计总分的分数段分布情况、班级均分和每题的得分率;解题统计,主要统计典型错误和精彩解法以及相应的学生.
二、讲评要及时
实践证明,讲评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讲评效果.太早的话,学生自己还没来得及回味,相互之间还未来得及交流.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单独进行的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他们有很多解题的想法,即使是做错的题或没做的题他们也都有过思维的火花,若不留时间给他们交流,这些火花很快就会熄灭.太晚的话,时间推移所产生的遗忘会使学生没有当初的迫切,大大降低讲评的效果.
三、讲评过程要讲究方法性
(一)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一堂好的讲评课,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教师都应本着极大的热情,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肯定成绩,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分析错因,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乐趣.
(二)创造性的从习题中进行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有的题目讲过好几遍了,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少学生在平时做作业时老是脱离不了课本上例题或上课记的笔记,存在着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因此我们解完一道题后不妨再审视题目的特征,抓住本质的东西,采用一些变式教学,把封闭性、定向性的问题,加以锤炼、巩固、发散,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目的.
不妨举个例子:
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点A,B,求证:OA⊥OB.
在教学中,针对直线y=x-2过点(2,0)这样的特征,笔者对原题进行了如下的变形和延伸.
变形 以抛物线y2=2x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分别交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直线AB恒过定点(2,0).
引申1 若抛物线y2=2px(p>0)与过定点(2p,0)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则OA⊥OB.
引申2 过抛物线y2=2px(p>0)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分别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直线AB恒过定点(2p,0).
此题经过如此加工、挖掘,丰富了内涵,深化了所学知识,达到了“做一题,通一串”的效果.在平时的讲评教学中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立足课本,因势利导地开拓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题目的变形中灵活应用,甚至可以“过目不忘”.
(三)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师生的合作精神
在讲评课中,每位教师都会注重典型错误的错因分析以及解题方法的指导,往往是一节课讲不了,下节课接着讲,讲得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在这里,我们不妨把讲评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填鸭”.具体做法有:
一是将错误的解法呈现给学生,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学生平时只接受正确的知识,缺乏对错的解法出现的心理准备,往往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又改不对.特别是对于客观题,很多情况下,虽然学生做对了答案,但思维方法却不妥,有偶然和巧合的因素.
二是让学生给出多种解法,并让在阅卷过程中发现的有精彩解法的学生谈谈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其实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往往通过学生自身的讲解,再加以教师精彩的点评,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使误者茅塞顿开,还能使听者鉴别解法优劣,领悟透彻.
四、讲评后的落实
在讲评试题结束后,教师及时总结,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的同时要找准学生知识能力、解题方法的缺陷,提出希望和要求,布置学生订正错题并附上课堂讲评的反思.个别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特殊错误,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关注,可以在课后与之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提高辅导效率.
此外,分析试题时不要回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改进教学.
讲评应该注意把握好最后这个环节,这样才能圆满完成讲评任务,使讲评效果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测试目的,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