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岩彩画及其表现特征-艺术论文发表
关键词]:岩彩画 日本画 工笔重彩 材料 色彩
岩彩是人类最古老的岩画画材, 而岩画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壁画。早在冰河时代后期就开始出现了岩画,迄今所发现的拉斯克洞窟壁画,和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被认为是最早的岩画。我国最早的岩画大约可上溯到万年前公元前世纪,如举世瞩目的敦煌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麦积山石窟壁画以及山西永乐宫壁画等, 主要都是以岩彩为材料绘制的。在我国,早在唐代就有对岩画的记载,如唐代张读公元九世纪撰写的《宣室志》就记载过这样的故事∶泉州的南面有一座高峻的山崖,崖下有潭,水深莫测。潭中蛟龙常为人患,如果人们误入其地,或牛马到潭边去饮水,就立刻会被那蛟龙所吞食。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岩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记载了人类从童年开始成长的历程,这种艺术形式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形态。
现代的岩彩艺术区别于原始的岩画艺术,它是近现代的艺术产物,现代岩彩画始于日本。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我国的一些留日回国的画家们以材料( 岩彩) 为工笔重彩画改革的切入口, 借助日本画岩彩的颜料及相应的创作技巧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他们将这种绘画命名为“岩彩”。至今岩彩已经在中国发展十年时间了,得到了美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岩彩画创作的群体, 许多都是非常优秀的中国画画家, 中国画的艺术修养和表现方式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岩彩画的创作之中。
对于岩彩画这种当代产生的新的绘画形式我们如何去正确地认识它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岩彩的绘画媒介及其形态
岩彩画是以宣纸、绢及棉、板、木、壁等为依托物,将天然矿物石色,及金银等金属色媒材,以动物胶为粘接剂,定着到画面的一种绘画。由于岩彩画是以天然矿物石色和高温结晶颜料为材料,以传统动物胶为媒介,因此,它具有永不变色,永不脱落的特性,不仅在收藏上也有其不菲的价值,在现代家居装饰上也将日益焕发出它动人的魅力。“ 它是中国画的开放形态因此, 它既大力发扬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 又坦然借鉴油画、版画及日本画等绘画手段”①
岩彩有著丰富宽阔的表现魅力,它的色彩种类丰富,色泽鲜艳晶莹。特别是把水墨大写意的泼洒技法和岩彩相结合时,就会出现强烈视觉冲击感。岩彩画的基本构成是色彩。
现代中国岩彩画主旨自然,意在“若不经意”,注重肌理与造型的对比,欣赏的是一种以平面为主的现代美,强调对比与和谐的“痕迹美”,在“笔墨的”、 “水墨的”中国画之外,传递着在卷轴画之外更为多样化的绘画情趣和审美观念。画面矿物晶体的质感,自然映射出一种其他画种所没有的现代装饰美,使它更具有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特性。
在审美追求上, 注重不似之似神韵的意象审美追求; 在审美观察上, 注重不定点的全面观,认识常理的内在结构观, 浪漫型的想象观察和记忆观察;在审美构思上, 注重迁想妙得, 欣赏者参与作品的创作完成; 在审美表现上, 注重技道统一, 一切作为心灵的表现。
二、岩彩画和日本画及中国重彩的关系
日本的民族传统绘画。明治维新(1868)以后才广泛使用这个概念。它产生于中国文化的母体之中,沿著唐绘、大和绘和浮世绘的脉络发展。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吸收西方绘画的表现技法,并逐步形成了以岩彩为主要绘画材料的日本画体系。现在,日本不仅拓展了中国的古典矿物质色,还创造了人工合成的材料-新岩。变革后的材料和现代的艺术观念,使日本美术走出了古典定式和语言体系而跨入了世界现代绘画范畴。
对于“岩彩” 与“ 日本画”的关系。首先胡明哲先生是在研习日本画之后, 提出“ 岩彩” 的概念其次是材料与技法的相同及同样以西方现代绘画为参照。我们应从艺术精神的本质上看到两者质的区别如胡明哲先生所说“ 我认为倡导岩彩并不是倡导日本画岩彩只是一种材料必须与精神层面相联系才能形成语言并产生意义。日本人用岩彩表现的是日本人的感觉属于日本文化而我们用岩彩表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感觉,这属于中国文化。材料技法是无国界的。”②
“现代重彩”是由工笔延伸出来的, 部分使用了岩彩,总的来说还是在原有工笔画的基础上增加新材料和新技法, 以蒋采苹为代表。
“ 岩彩” 与“ 现代重彩“ ,首先是艺术观点、艺术追求和艺术道路的差异。“岩彩”产生于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语境,立足于人类大的历史文脉突出艺术创作的创新精神注重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图形、色彩、肌质的视觉心理效应重视绘画形式结构、材质表现等绘画语言的探索与建构重视绘画材料语言的时代属性与画家内在精神同构关系的表现追求与当代艺术审美观念相适应的视觉新经验。“ 现代重彩”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对民族文化的继承, 致力于中国画内部形式语言的创造突出对“ 传神” 、“ 气韵生动”等民族艺术精神的表现重视对民族审美趣味和精神气息的内在追求。“ 岩彩” 与“ 现代重彩” 之间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当代中国画创作形成良好的充满生机的生态环境。由此可见, “ 岩彩” 与“现代重彩”都有其各自无法取代的价值和意义。而“ 岩彩”的意义在于拓展了中国画创作的表现空间使国画家在创作表现上有了更多、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三、现代岩彩画的表现特征
现代岩彩画拓宽了中国绘画语言的表现范围和表现能力,拓展了中国画创作的表现空间,它具有色彩美和材质美。
岩彩画材料的魅力, 既有传统东方神韵, 又具备现代绘画语言的冲击力。岩彩画特别注重色彩表现的装饰性, 纯天然矿物颜料以科学方法加工制成的高温结晶色是品格相当高的绘画材料, 天生丽质, 具有天然宝石光泽, 提示着更为多样化的绘画观念和表达理想。
由于岩彩特殊的质感, 使肌理成为岩彩画的基本因素。画面肌理构成如同绘画形象穿上了色彩斑谰的花衣裳, 亦如宝石镶嵌在画面里光彩夺目。其色彩浓丽,厚重饱满,排笔、刮刀、喷枪都是创作的得力武器,斑驳皴裂、纹理极强的麻布,韧力十足的皮纸,甚至坚实沉厚的木板,更能增强画面的肌理效果。那些天然的矿
物颜料和高温结晶颜料,金银箔、云母粉的有机运用,更加突出了色彩的塑造力及材质的美感,极大的关注了色彩本身的美性品质,带有鲜活生动的现代气息。
成功的画面肌理构成, 有助于更新的表现手法的扩展, 也对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启迪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岩彩画家胡明哲说“ 传统精神讲力透纸背、三矾九染, 这似乎是把自己的感觉渐渐地注人画面, 而现在则是在纸上呼之欲出。所有材质、一切痕迹都有性格, 有价值存在。”③ 这正是岩彩画表现语言的特点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