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老师该做什么-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09人气:1094
摘要:当前语文课,有不少老师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结果事倍功半,学生还不领情。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笔者谈了自己的做法。关键词:语文教学注意结合利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东西,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宄、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语文课,有不少老师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在教学中,我做到“一注意”“二结合”“三利用”,使学生感到易学、易接受,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一注意”,即课前注意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课堂实践的指导,是教学的宗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权威解释。“工具性”表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能力的功能,“人文性”表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功能。语文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必须“依据语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汛读又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受到潜移默化化的教育”而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空洞说教,我们上每一篇课文,上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指向语文课程的总目标,都耍韧这个总目标靠近。明确了语文课程总目标,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游移飘忽,甚至南辕北辙。如在确立《马说》的目标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初三的学生有一定的又言荃础,又要考虑到这是一篇自读文言文,还要考虑到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所以,我把《马说》的目标确立为三个:一、通过四人小组学习,疏通文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二、理解作者托物寓意的写法。三、延伸:当我们怀才不遇时怎么办?这样的目标确立是向着语文课程总目标靠拢的。
二“二结合”即结合课外阅读和课后练习
1、结合课外阅读。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学习方法不应该与数理化等完全一致,那就是“举一反三”不若“举三反一”,即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能力,用于对课本的学习。即使是当时并不理解的文章,日后也会成为提高自己文学修养的助力,这种观点己经被很多学者提出,并经过了无数人亲身的验证。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事实上,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和理解语言文字,确实需要大量材料的刺激。〔很尴尬地说,一般来讲,学生对书本外的知识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课本的热情)。相信文字的美食可以在诵读中被学生们把握的,哪怕他们一开始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一一事实上,我国古代的无数大文豪,都是从这种“似懂非懂”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2、结合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
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如:我是这样安排《纪念白求恩》的练习的。练习一:白求恩同志具有共产主义精神,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示和阐述的?这一题其实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要点,其实也是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的问题。我把它贯穿在第一课时梳理课文结构的时候来解决。济习二,填写表格。旨在引导学生注意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并学习这种方法,我是把它放到第二课时分析论证万法的时候来讲。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通过对比,褒眨分明,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了对比论I正的好处。练习三,背诵。学生积累一些优秀篇章或段落,对于形成良好的语感必能大有裨益,所以我把它贯穿在课堂的始终。练习四,是一篇附文,是白求恩的讲话,学完课文后让学生阅读并说说感触。学生阅读后必能对白求恩的精神境界有更深的理解。课后练习这样安排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三、“三利用”,即利用课下注释、板书和《新课标,学习辅导》。
1、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自然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旦利用课下注释比查阅工具书更方便、更快捷,课下注释有的还有注音、出处等,有的词语是要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利用好、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即课下注释,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当然,课下注释没有的生字新词,要强调学生去查阅工具书,而且必须养成习惯。
2、利用板书。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科学、规范、简明、美观,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实施却很难。我在设计板书时,做到精心考虑内容的科学,文字的规范简明,书写的美观。以《周庄水韵》为例,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周庄水韵赵丽宏
第一部分(工)自然段:叙述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水中倒影:漾动的彩绸
小河泛舟:富有诗意 只有威利斯才能看见
井形河道:把古镇连为一体
第二部分(—)自然段: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第一次游周庄:仲春,雨雾笼罩水墨画概括写‘多姿多彩第二次游周庄:冬天,刚下过雪版画略写 ~动人心弦
第三次游周庄:春夜,旅游节仿佛进入了梦境详写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游览过程中的景物描写重点不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也有所差别,这就涉及到文章结构详略的安排及描写景物应抓住主要特征这两点关键。这样的板书条理清晰,反映了课文的结构,抓住了散文的神韵,一目了然,易懂易记。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东西,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宄、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语文课,有不少老师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在教学中,我做到“一注意”“二结合”“三利用”,使学生感到易学、易接受,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一注意”,即课前注意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课堂实践的指导,是教学的宗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权威解释。“工具性”表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能力的功能,“人文性”表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功能。语文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必须“依据语文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汛读又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受到潜移默化化的教育”而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空洞说教,我们上每一篇课文,上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指向语文课程的总目标,都耍韧这个总目标靠近。明确了语文课程总目标,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游移飘忽,甚至南辕北辙。如在确立《马说》的目标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初三的学生有一定的又言荃础,又要考虑到这是一篇自读文言文,还要考虑到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所以,我把《马说》的目标确立为三个:一、通过四人小组学习,疏通文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二、理解作者托物寓意的写法。三、延伸:当我们怀才不遇时怎么办?这样的目标确立是向着语文课程总目标靠拢的。
二“二结合”即结合课外阅读和课后练习
1、结合课外阅读。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学习方法不应该与数理化等完全一致,那就是“举一反三”不若“举三反一”,即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能力,用于对课本的学习。即使是当时并不理解的文章,日后也会成为提高自己文学修养的助力,这种观点己经被很多学者提出,并经过了无数人亲身的验证。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事实上,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和理解语言文字,确实需要大量材料的刺激。〔很尴尬地说,一般来讲,学生对书本外的知识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课本的热情)。相信文字的美食可以在诵读中被学生们把握的,哪怕他们一开始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一一事实上,我国古代的无数大文豪,都是从这种“似懂非懂”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2、结合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
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如:我是这样安排《纪念白求恩》的练习的。练习一:白求恩同志具有共产主义精神,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示和阐述的?这一题其实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要点,其实也是中心论点和三个分论点、的问题。我把它贯穿在第一课时梳理课文结构的时候来解决。济习二,填写表格。旨在引导学生注意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并学习这种方法,我是把它放到第二课时分析论证万法的时候来讲。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通过对比,褒眨分明,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了对比论I正的好处。练习三,背诵。学生积累一些优秀篇章或段落,对于形成良好的语感必能大有裨益,所以我把它贯穿在课堂的始终。练习四,是一篇附文,是白求恩的讲话,学完课文后让学生阅读并说说感触。学生阅读后必能对白求恩的精神境界有更深的理解。课后练习这样安排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三、“三利用”,即利用课下注释、板书和《新课标,学习辅导》。
1、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自然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旦利用课下注释比查阅工具书更方便、更快捷,课下注释有的还有注音、出处等,有的词语是要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利用好、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即课下注释,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当然,课下注释没有的生字新词,要强调学生去查阅工具书,而且必须养成习惯。
2、利用板书。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科学、规范、简明、美观,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实施却很难。我在设计板书时,做到精心考虑内容的科学,文字的规范简明,书写的美观。以《周庄水韵》为例,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周庄水韵赵丽宏
第一部分(工)自然段:叙述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水中倒影:漾动的彩绸
小河泛舟:富有诗意 只有威利斯才能看见
井形河道:把古镇连为一体
第二部分(—)自然段: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第一次游周庄:仲春,雨雾笼罩水墨画概括写‘多姿多彩第二次游周庄:冬天,刚下过雪版画略写 ~动人心弦
第三次游周庄:春夜,旅游节仿佛进入了梦境详写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游览过程中的景物描写重点不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也有所差别,这就涉及到文章结构详略的安排及描写景物应抓住主要特征这两点关键。这样的板书条理清晰,反映了课文的结构,抓住了散文的神韵,一目了然,易懂易记。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