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孔雀东南飞》之人物对话赏析之一-文学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12人气:2326
孔雀东南飞》之人物对话赏析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遗产中的瑰宝,明人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往,人们在研究这首诗时,多关注的是这首诗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或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而对于人物对话只是作为艺术特色之一有所提及,语焉不详。笔者认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本诗最大的艺术成就,读懂人物的语言,是解读作品人物思想性格的有效途径和关键,《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语言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诗前两句用比兴后,开篇就是人物语言: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段是刘兰芝的自叙,是对丈夫焦仲卿讲的话,是小两口私下里说的。前五句表明兰芝是知书达理、受过良好教养的,言外之意就是“我刘兰芝完全配得上你焦仲卿的”。这段话说得十分率性,毫不客气,表明了二人关系亲密融洽。“你在府中忙公事,天天不回家,你妈在家折磨我,焦家的媳妇难当啊”,这一段表明了兰芝与婆婆不合。诉说自己辛勤劳动,反被婆婆横加刁难。这既是兰芝对自己良好德行的表白,也暗示着兰芝与焦母矛盾的开始。细品兰芝的这段话是情绪化的,也只有在焦仲卿面前,兰芝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换了一个对象,换了一个场合,兰芝说话的态度、方式则截然不同: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这段话是兰芝离开焦家时,对婆婆讲的。言外之意是“我配不上你的儿子”。话语中含着自责自谴,与她此前在仲卿当面所说的话,形成鲜明对照。从前后两段话的对比可以看出兰芝对婆婆这番话是违心的,从而表现出兰芝人物语言的另一特点,就是她非常注意倾听的对象、场合。考虑了不同对象的可接受性,因人而异,看人说话。违心地迁就别人,尤其是婆婆。由此可见,焦母加给她“无礼节”的罪名是不成立的,是无理取闹的。与小姑告别时的情景,则又不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这泪水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至此,兰芝那倔强而又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仲卿依依不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而又充分的表现。
兰芝回到娘家,受到母亲责备,心中虽然委屈,但申辩只一句:“儿实无罪过。”对于母亲,女儿只需一句话,就沟通了,原谅了。这一段话还表明,这一对母女是能够交心的。在县令来求媒时,母亲还征求女儿的意见,“汝可去应之”,让女儿自己拿主意,兰芝回答: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兰芝的话恰到好处,拿捏适当,“恐此事非奇”就是恐怕这样不好吧。“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这十个字耐人品味。“徐徐更谓之”就是慢慢再说吧。这是何意?用俗话说就是骑驴看唱本一走着瞧。如果焦所谓“结誓不别离”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兰芝还有什么话说呢,她只有奉陪。如果焦诺言兌现不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总之,兰芝是替妈妈着想的,她没有把话说死。她坚守的是宁使曲在人,莫使曲在我一“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所以自誓不嫁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母亲好说话,哥哥就不那么好说话了。当太守家求婚时,阿母道:“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一依然是一副慈母心肠。哥哥却不依了: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兄长已不耐烦,埋怨妹妹愚蠢。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嫁与不嫁有天壤之别。“其往欲何云”,这样发展下去怎么得了!但潜台词丰富:往后打算长久地独身吗?往后打算长久地在兄嫂门下寄食吗?过去很多分析都说刘兄态度专横,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其实细想他的这一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也许是好心的分析、询问,但在兰芝听来却实在是绝情无义的催命。所以,兰芝听完哥哥的话把头一抬,简明扼要道:“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理实如兄言”是兰芝的换位思考,虽然她与仲卿有割舍不断的情根爱胎,但对母亲和兄长也怀有很深的负罪感一毕竟自己成了娘家人的包衹了。“处分适兄意”是承认哥哥作为家长的权利。“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是说自己和焦虽有情却无缘,是认命。总之,在兄长施加的压力下,兰芝一边以泪洗面,一边下意识地服从和迁就,准备再嫁。
兰芝此时内心很乱,不仅要为焦仲卿着想,还要为母亲和兄长着想,很难说哪一方面对她更重要。何况太守家已定下迎娶之日,母亲又央求她:“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她就更下不了死的决心,所以她的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
每种性格都应有一种与它相适应的人物语言。再来看焦仲卿的语言。焦是个小公务员,循规蹈矩,自甘平庸。处处显示着拘谨懦弱的个性,但他的性格里面有闪光点,心地比较善良,个性中尤为突出的是他认死理,固执较真。与兰芝不同,仲卿说话直接,不会拐弯。诗中对他的语言设计,作者可谓匠心独运,颇费苦心,恰当地体现了这种性格。诗歌开篇,写仲卿听了兰芝的一番数落,便面见母亲,进行调停: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仲卿说的头两句就令母亲生气。没有母亲喜欢听儿子说些没出息的话,他偏讲“儿已薄禄相”,也难怪母亲骂他“太区区”。同样也没有一个母亲喜欢听儿子站在媳妇的立场说话,尤其是在婆媳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偏偏讲“幸复得此妇”!这两句焦母都断难接受,因为感情倾向太明显。“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更是反诘顶撞。在母亲说到一个罗敷让他下台阶时,仲卿软硬不吃,并向老太太交代了底线:“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于是这次调停就谈崩了。仲卿只好回头去给兰芝回话: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仲卿无奈,但心里尚存一点幻想和期待。兰芝头脑比仲卿清醒,认识到与婆婆的矛盾很难调和,所以说了“勿复重纷纭”那番决绝的话,这段话感情含蓄,尤其是那一波三折的表达特点尤其值得注意。兰芝刚夸完自己的一通物品,随后却又接着说“人贱物也鄙”,又否定了这些物品的价值,先说她要把衣物留给仲卿,随后又说“不足迎后人"、“作遗施”,后来语气又一转,又嘱咐仲卿“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这便是刘兰芝独特的个性表现。她对无理被遣的愤激,却又出之以“人贱物亦鄙”的反语;她对仲卿爱情的热心,变成了“迎后人”的有意试探;她明明希望对方珍爱自己的衣物,却又似乎毫不经意地让他作遗施打发之用。直到最后,她才透出真心。她是如此一往情深而又坚强自持!
仲卿这时的处境,两头受气,但他是一个执拗的人。他寄希望于时间,所以在回府的路上,等到了被遣归的兰芝,再一次向她发话,要兰芝和他坚守那条底线: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面对仲卿的一再表态,兰芝的心又软了:“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是符合兰芝的人物性格的,因为她总是心太软,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她被焦仲卿的执著所打动,又在此时说出一段山盟海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同时兰芝也很担心,因为家中还有一个强势的哥哥。所以她又有一笔但书:“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这一不祥的预感,不久就得到印证。当自己再也无力阻止再嫁婚变之时,兰芝最牵肠挂肚的仍然是仲卿,第六感觉告诉她,仲卿随时可能出现在她的面前,果然: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