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选修课建设的初步研究与实践
作者:毕琳琳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2人气:823
一、选修课开设及实施的现状
1.选修课的类型大连艺术学院以艺术类专业为主.选修课的开设呈综合性的特点:一类是专业限选课即只允许专业学生选择的课程,如音乐系开设的巴乌、箫等课程.这些课程的选修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一类是带有专业性质的公选课,如由艺术设计系开设的《装饰配置设计基础》、美术系开设的《陶艺制作》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专业性基础没有很强的要求.可以拓展非专业学生的能力与视野,也可以提高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一类是人文素质类公选课.如《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亚洲电影文化赏析》、《心理学基础》、《书法>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性情为目的;一类是实用技能型课程,如《网页设计基础》、《社交技巧入门》等课程。
2.任课教师队伍的建构选修课的开设一般是面向全校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比较深刻.教学方法也要具备多样性。我院新开设选修课,要经过课程申报(包括课程内容简介、学时分配、课程意义及教学手段等内容)、个人资格审核(学历、专业等)、开课论述(课程申报的理由)、试讲(考核教师对课程教学实施活动的把握等)、学生公选(选课人数达到40以上)等环节。顺利通过前四个考核环节的教师,具备开始选修课的资格,如果学生公选环节未通过.该教师下一学期还有一次参与公选的机会。
3.教学内容
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对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要求不高.但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重组、凝练和整合,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建筑艺术赏析》就是对中外古代和现代的建筑艺术做经典的筛选和整合,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艺术。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现代典型建筑风格。让学生对建筑艺术有一个“史记”性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以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提高其能力。例如,笔者在学院小学期开设的《社交技巧入门》课程,以“寻找自己”为授课切入点。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重新鉴定。利用学程短,课程集中的特点.建立自由组合的陌生同学社交小组,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始学习并实践与陌生人的交往。
5.考核制度
我校选修课的考核制度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论型的以论文为主.技能型的以出成果为主。其他可采用随堂考试的形式进行。无论是哪一种考核制度,都是对课程教学成果的验收,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