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基于产业来源视角的培育模式研究——改革与战略

作者:张玉强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5人气:1131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其必然有其依托的基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转型而形成的,有的则是在前期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从产业来源情况看,可以分为两种培育模式,即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和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
(一)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
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即依托传统产业基础,通过引入高新技术或进行要素重组。一方面,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催生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通过技术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传统产业也可以转变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传统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技术相互促进,同时,精密加工、机械电子和数控装备等尖端技术不断突破,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从产业链条低端向高端跃进,从传统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变(王大明,2011)。
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方式。主要是传统产业对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吸收,用高新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增强技术含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并使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转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传统产业的资源支持方式。主要是一些具有支柱作用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通过投资、产业配套或直接兴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向新兴产业输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三是传统产业的要素重组方式。主要是一些落后的传统产业,已不适应现有经济发展需要,在有序退出经济领域同时,对现有要素进行清算和重组,其中部分要素通过投资、金融中介等多种形式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我国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熊勇清、曾丹,2011)。该模式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同一过程,即使不能在传统产业内部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资源和要素也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支持。因此,我们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注重该模式的充分利用。
(二)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
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即在新兴产业领域,充分挖掘其中的战略性要素,选择那些具有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和带动性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由于战略性本身缺乏具体衡量标准,以及出于产业选择本身的便利,当前国内地方政府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大多基于之前的新兴产业,选择那些相对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
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的运行要注重两个因素。一是对战略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对于一个产业是否具有战略性,主要看其是否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和拉动性作用,这主要通过查看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贡献率和作用指标,并以此作为衡量产业是否具备战略性以及战略地位大小的主要标准。二是新兴产业战略化要注重地方差异性需要。如果在地方政府对产业的竞争中,能迅速和有效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产业演进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果忽视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性,将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性化培育和竞争性优势培养。
这种模式优势是有技术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便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短期内实现培育发展,缺点就是容易导致地方发展重拾传统发展路径,简单地在新兴产业前面加上“战略”二字,而不去思考二者的差别,沿用旧的培育思路和政策,突出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内涵和满足不了其培育需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