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公益运作模式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改革与战略
作者:杨海洪、李东林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7人气:1299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分析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最初由弗兰克·奈特提出,是指企业家的才能,从词源学意义上考察是由企业家(法语)(Entrepreneur)后面加上后缀(ship)构成,意为企业家具有的内涵或性质。国外的研究多是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将其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精神”;二是韦伯所说的“敬业精神”;三是诺斯从新制度经济学里提出来的“合作精神”。贾良定、周三多(2006)借用德国古典哲学“精神”概念的结构,认为企业家精神由知识素养(理论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伦理品质(自由精神)三个层面构成。从词源和文献的角度,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契约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而“契约合作精神”则是企业家精神得以延续的方式和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二)SEE公益运作模式的基础是源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说SEE公益运作模式的基础是源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因为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持续面临环境资源的压力。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压力,要求企业家自觉地将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同纳入视野,要求企业积极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要求企业家们培育起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即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这里节录了几位企业家的观点,来印证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杨利川(SEE理事,东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企业当它发展到一定的基础、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开始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一边是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一边是社会上公民意识、公民社会的发展都很明显,这样两个东西正好结合起来就是我们SEE想干的事情。”
韩家寰(SEE理事,大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天的企业不再像以前,我提供一个特殊的产品,消费者就过着快乐的日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新的时代任何事情都是你的责任。你与其被动地做很多事情,不如主动地去担负很多社会责任。”
冯仑(SEE理事,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SEE的独特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有参加的人都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领导人不仅来自大陆,还有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一个真正大中华地区企业领导人共同从事公益事业,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它所能聚集的资源——无论是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源,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表现的资源,以及国际筹资和专家方面的资源,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SEE公益运作模式的方式在于企业家的“契约合作精神”
企业家们参与中国治理沙尘暴的事业中形成了共识,即单靠某一个企业或企业家个人是无法完成环境恢复的,只有依靠企业家集体行动的力量,即“契约合作的精神”才能有效遏止阿拉善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而这种契约体现在SEE发起者共同缔结的“阿拉善宣言”和SEE生态基金的契约构建与治理当中。SEE理事,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虹海的下述观点则是对企业家精神中“契约合作精神”最好的诠释。“大家围绕着协会的章程,战略等,吵得面红耳赤,认真得似乎有点过。但这也正是协会的可爱之处。正是这些认真、甚至有些固执的企业家脚踏实地地干事、较真,SEE才能取得已经看得见的初步成果。SEE的企业家们身当其中,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新的文化——工商文明。工商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契约精神,也就是大家平等协商出一个游戏规则,並且委托代表来处理公共事务,完全是一种自治方式。”
(四)SEE公益运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非公募基金运作方式的创新
我国2004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基金会进行分类,即根据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前者属于公共筹款型基金会,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公开募捐活动获得资金以从事公益事业;后者属于独立基金型的基金会,不得向社会公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主要依靠接受定期特定对象的捐赠及其增值从事公益事业。实践中SEE的公益产权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见图-1)。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在捐赠人(企业家)将其捐赠给SEE的过程中,委托人即公益财产的捐赠人,受托人为依法成立的SEE,捐赠人委托SEE来实现自己的公益理念,由SEE作为受托人将捐赠资金用于受益人。相应地,SEE作为受托人,其公益产权的使用权受到限制。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在SEE内部,是SEE理事会与执行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在SEE公益宗旨实现的过程中,SEE作为委托人,授权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公益项目,以最终让受益人得到受益。第四重委托代理关系是以SEE监事会为核心的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捐赠人、社会公众等对SEE形成的多方监控制度,成为SEE公益产权实现的外部保障机制。
从上述四重委托代理关系来看,其公益运作模式的“创新”源于企业家公司运作管理的模式,即SEE企业家群体将“公司法”的有关治理理念和制度体系引入到公共领域而进行的制度创新。这种公益运作模式的“创新”体现出一种“企业家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本质则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最初由弗兰克·奈特提出,是指企业家的才能,从词源学意义上考察是由企业家(法语)(Entrepreneur)后面加上后缀(ship)构成,意为企业家具有的内涵或性质。国外的研究多是从综合的角度出发将其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精神”;二是韦伯所说的“敬业精神”;三是诺斯从新制度经济学里提出来的“合作精神”。贾良定、周三多(2006)借用德国古典哲学“精神”概念的结构,认为企业家精神由知识素养(理论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伦理品质(自由精神)三个层面构成。从词源和文献的角度,笔者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契约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而“契约合作精神”则是企业家精神得以延续的方式和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二)SEE公益运作模式的基础是源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说SEE公益运作模式的基础是源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因为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持续面临环境资源的压力。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压力,要求企业家自觉地将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同纳入视野,要求企业积极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要求企业家们培育起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即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这里节录了几位企业家的观点,来印证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杨利川(SEE理事,东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企业当它发展到一定的基础、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开始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一边是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一边是社会上公民意识、公民社会的发展都很明显,这样两个东西正好结合起来就是我们SEE想干的事情。”
韩家寰(SEE理事,大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天的企业不再像以前,我提供一个特殊的产品,消费者就过着快乐的日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新的时代任何事情都是你的责任。你与其被动地做很多事情,不如主动地去担负很多社会责任。”
冯仑(SEE理事,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SEE的独特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有参加的人都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领导人不仅来自大陆,还有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一个真正大中华地区企业领导人共同从事公益事业,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它所能聚集的资源——无论是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源,还是社会影响力方面表现的资源,以及国际筹资和专家方面的资源,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SEE公益运作模式的方式在于企业家的“契约合作精神”
企业家们参与中国治理沙尘暴的事业中形成了共识,即单靠某一个企业或企业家个人是无法完成环境恢复的,只有依靠企业家集体行动的力量,即“契约合作的精神”才能有效遏止阿拉善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而这种契约体现在SEE发起者共同缔结的“阿拉善宣言”和SEE生态基金的契约构建与治理当中。SEE理事,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虹海的下述观点则是对企业家精神中“契约合作精神”最好的诠释。“大家围绕着协会的章程,战略等,吵得面红耳赤,认真得似乎有点过。但这也正是协会的可爱之处。正是这些认真、甚至有些固执的企业家脚踏实地地干事、较真,SEE才能取得已经看得见的初步成果。SEE的企业家们身当其中,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种新的文化——工商文明。工商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是契约精神,也就是大家平等协商出一个游戏规则,並且委托代表来处理公共事务,完全是一种自治方式。”
(四)SEE公益运作模式的核心在于非公募基金运作方式的创新
我国2004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基金会进行分类,即根据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将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与非公募基金会,前者属于公共筹款型基金会,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公开募捐活动获得资金以从事公益事业;后者属于独立基金型的基金会,不得向社会公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主要依靠接受定期特定对象的捐赠及其增值从事公益事业。实践中SEE的公益产权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见图-1)。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在捐赠人(企业家)将其捐赠给SEE的过程中,委托人即公益财产的捐赠人,受托人为依法成立的SEE,捐赠人委托SEE来实现自己的公益理念,由SEE作为受托人将捐赠资金用于受益人。相应地,SEE作为受托人,其公益产权的使用权受到限制。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在SEE内部,是SEE理事会与执行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第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发生在SEE公益宗旨实现的过程中,SEE作为委托人,授权其他组织或个人实施公益项目,以最终让受益人得到受益。第四重委托代理关系是以SEE监事会为核心的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捐赠人、社会公众等对SEE形成的多方监控制度,成为SEE公益产权实现的外部保障机制。
从上述四重委托代理关系来看,其公益运作模式的“创新”源于企业家公司运作管理的模式,即SEE企业家群体将“公司法”的有关治理理念和制度体系引入到公共领域而进行的制度创新。这种公益运作模式的“创新”体现出一种“企业家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本质则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