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背景、影响及中国的对策——经济与管理

作者:韩文龙、崔祥龙来源:原创日期:2013-05-07人气:2321
引言 美联储于12月13日正式推出了第四轮广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美联储每月购买450亿美元国债来替代之前的扭转操作(OT),购买的总规模和期限没有予以说明。(2)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即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超低区间。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市场的短期反应很强烈。黄金、原油及其他大宗原材料价格都出现了下跌的趋势,这主要源于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缺乏信心。在美国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如日本、英国等国家也暗示将要推出量化宽松货币(Quantitative Easing,以下简称QE)计划。在这个“用直升机撒钱”的时代,中国如何应对世界主要经济体为经济“注水”式的货币政策的影响?这需要深入分析美国等国推出QE4的背景和影响等。 美国四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回顾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但是,最先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用于实践的是日本。2001年3月9日,日本央行(The Bank of Japan)首次推出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对抗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为了应对危机,在名义利率不断下降,而长期实际利率却高企的情况下,开始采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美联储从2008年9月就开始推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维持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的基础上,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购买2~10年期的美国国债3 000亿美元、机构债券1 000亿美元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12 500亿美元。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又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将购买美国财政部长期国债6 000亿美元。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第三次开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每月购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400亿美元,但是未说明购买的总规模和期限。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又推出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每月购买450亿美元的国债来替代之前的扭转操作。美国连续推出的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有什么同与不同?笔者将做出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为了更好地比较美国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时间期限。从2008年9月开始,美国实行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已近相继四次实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时间期限来看,前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现的期限间隔大概是两年。(2)具体政策工具。一般来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主要包括基础货币的数量扩张、预期管理和非常规公开市场操作(包括货币市场干预和长期证券的购买)(Krugman.,Dominquez and Rogoff,1998)[1]。而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则可以包括TAF(短期招标工具)、TSLF(定期证券借贷工具)、AMLF(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CPF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MMIFF(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TAL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信贷工具)和中长期债券购买计划等(王维安、徐滢,2011)[2]。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里,美联储主要动用了AMLF、CPFF、MMIFF、TALF和中长期债券购买计划政策等工具;第二、三和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则主要以长期债券购买计划为主。(3)主要内容。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基础上,美联储主要以购买中长期国债和机构债券等为主。只是每次政策操作的规模和数量不一样。尤其是第三和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购买国债的总规模和期限都没有限制,给市场一种复杂的预期。(4)政策目标。美联储推出的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标基本都是围绕刺激总需求、摆脱通货紧缩、企稳物价、修复市场信贷以及维护金融秩序等。不过,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每次利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的侧重点不太一样。第一轮QE的目标侧重点是注入流动性、修复信贷系统、稳定金融市场等;第二轮QE的目标侧重点是减少经济的异常不确定性,防止通货紧缩等;第三、四轮QE的侧重点是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降低失业率等。(5)传导机制。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都是承诺效应传导机制、资产负债表扩充效应传导机制和资产组合效应传导机制等。其实,中央银行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之一就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失效后,采用的可以绕过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新渠道,其主要作用就是成功为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和恢复货币乘数。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