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文明礼仪教育之策略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德育教育。它是推行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更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奠基工程。为了让文明礼仪教育收到良好的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在实践中,要以课堂为主阵地,活动为大载体,将文明礼仪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具体教育策略如下:
一、坚持以身立教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
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系统活动,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为文明礼仪教育作出表率。作为学校,要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教师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庄重大方的仪表风度,彬彬有礼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三是重细节抓环节,突出礼仪常规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让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质、治学态度留在学生心中。
二、坚持有机渗透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基础
文明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借助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效力。在工作中一要与课堂教学相渗透,因为课堂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利用学科内容,将言语、行为、姿态、仪表适当矫正。二要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从国旗升降、卫生打扫、住宿就餐、课堂教学等各方面规范学生言行,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抓起,注重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三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相配合。通过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倡导文明礼仪行动,如弯腰行动大家来、文明语言大家说、仪表着装大家讲、助人为乐大家干等具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文明。四要与社会、家庭教育相协调。充分利用家长、社会力量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感恩励志演讲等形式在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文明礼仪、感知文明礼仪、感悟文明礼仪、从而践行文明礼仪。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