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彩风景课的取景教学
水彩风景画,始于德国,成熟于18至19世纪的英国。水彩风景画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大自然的美,激发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都是水彩风景画写生的题材。水彩风景画的创作和欣赏,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对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加之水彩画特有的透明、轻快、润泽效果,因而令广大绘画者所喜爱。
当我们来到室外,放眼望去,远可以望到无限的远处,上、下、左、右的距离亦很开阔;景物内容非常丰富,但并非处处都很美丽,也不是到处的景物都能入画,必须经过适当的选择。该画什么,不该画什么,必须由绘画者主观地去取舍。这对初学者来说非常不容易,如果取舍不当,很容易使画面产生繁琐或空洞的严重毛病,根据多年的风景画授课经验,就景物的选取提出几方面建议。
一、从画者自身的审美角度去选取景物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动人的景象,我们必须养成时刻注意观察周围景物的习惯,甚至在平凡的景物中找到别人未发现的美,把它描绘下来。随着绘画实践的深化、审美能力的提高,便能产生感人的作品。应强调一点,初学者把审美能力的范围仅仅局限在美术方面,认为画画得好,审美能力就提上去了。这是不恰当的。其实,好的影视、舞蹈、音乐、文学、戏曲等都应涉猎。
二、掌握光线、气候等条件的变化
某些景物在一定光线下取景比较好看,换一个时间光线变化了,取景就不一定好;气候条件也同样如此,某些景物在雨中或雾中很美,晴天未必美;有些景物在雪中非常壮观,雪花了以后就会晦涩杂乱。所以,取景必须考虑到具体的条件。同样的景物,画者立意不同,掌握的条件不同,画面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在取景时应提前估计到构图均衡统一的问题
风景画中所描绘的对象,动的东西在感觉上往往比静止的东西重。例如,一幅画,右边是海边上沙滩及大的山坡,左边是海面及天空。从构图上看,大的山坡在画面上占的分量很重,左边空着一大块,显得很轻,左右不能均衡。如果在左边的海面上,出现一、二只船在行驶,虽然体积很小,却得到了平衡。动的东西很多。像车辆、船只、行人、飞鸟等等,都属动的一类,取景时可作适当安排。从色彩明暗对比方面来讲,以色彩明暗对比强的为重,以对比弱的为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