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吉祥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陕西教育

作者:杨岚来源:原创日期:2013-06-15人气:845
 中华民族独有的吉祥文化,贯穿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古至今,吉祥纳福是每个老百姓追求祈盼的美好夙愿。从民间百姓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仪节日、生活用具等处处可见吉祥文化的痕迹。正是这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吉祥文化,印证了我们民族深刻的吉祥观念,并在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诞生了许多充满美好寓意的吉祥艺术符号,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延伸、进步。同时它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广为使用的素材之一,设计师们利用现代设计思维与手法,将吉祥艺术符号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为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吉祥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将其发扬光大。
吉祥观与吉祥艺术的生成
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中吉祥艺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从原始人们图腾崇拜与信奉神灵的观念中,已经奠定了吉祥观念产生的主题与原型文化,对生命生存的祝福是原始时期已经形成的意识选择。在这其中诞生了许多吉祥艺术表现手法,人们需要借物言志,利用物件来表达对生活、生命的赞美与祈祷,将代表着美好寓意的图案、图符、颜色等元素装饰在生活起居的周围,民间许多古老吉祥艺术逐渐产生与发展。
吉祥艺术符号的概念界定
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由符号组成,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对于符号概念的界定:“可以拿来有意义地代替另一事物的东西。”它可以通过人们的听觉、视觉、感受事物对象,人们把这种感受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并达到约定俗成的认知,这个对象就是代表某个事物的符号。符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音乐、诗歌、数字、字母、图像等。吉祥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由劳动人民创造了许多象征吉祥幸福含义的象征符号,并且成为吉祥文化的主要诠释与表达,它是中华文明中独有的艺术符号,源于老百姓之中,又被世世代代百姓们所信奉、热爱。
吉祥艺术符号的特征
吉祥艺术符号从产生到发展,都受到民族吉祥观念、吉祥心理的影响,在这些艺术符号背后,凝聚了世代劳动人民全部情感与对生命的赞美。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吉祥艺术符号所体现的特征更具有人文精神,具体特征分析表现在:
1.吉祥艺术符号是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民间文化的传播者与载体。美国学者苏珊·朗格在有关艺术符号的论述中曾说过:“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暗喻,一种包括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形象,而艺术符号却是一种诉诸于直接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吉祥艺术符号从诞生时,就已深深烙印上先民们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坚强与勇敢。先民把对生存、繁衍的渴望,通过图腾崇拜、祭祀活动表达出来,并利用身边的事物、植物、动物等物件,来象征这些美好的渴望,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吉祥含义的艺术符号。例如:在民间常用于婚嫁场合的吉祥符号尤为生动,如莲花的造型,常制作成婚嫁类剪纸。
2.吉祥艺术符号还具有图形隐喻性。符号学家雅格布森提出符号“隐喻”与“转喻”的概念,这一理论推动了符号学发展。吉祥艺术符号大多是图形形式表现,其图形符号隐喻性表现更为突出。在众多吉祥艺术符号中,其具体形象引申出其他内容或形象,是图形隐喻性的反映。而这些图形以外的内容和意义,都是由受众者凭借自己的认知与生活经验实现共鸣。这也就是吉祥艺术符号源于百姓之中,并且约定俗成,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被世代中华人民所喜爱的原因。例如,吉祥艺术符号中,常见的桃子形象,民间认为桃子有长寿安康之意,多用在给老人祝寿、雕刻装饰之中。从古至今,中国人喜爱寿字,而具有图形隐喻性的吉祥符号桃子形象,就引申出了健康长寿之意。
吉祥艺术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民族文化成为现代设计汲取的重要营养,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民族艺术,展示中国风,并在其中注入新时代的新鲜血液。
平面设计指的就是把平面上的各种基本元素进行组合,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这是平面设计的本质内容。吉祥艺术符号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多源性日益增多,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应对这样的挑战。吉祥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许多设计师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吉祥文化元素被越来越多地重视。
平面设计本身就是图形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吉祥文化符号仍然保留了其图形化的风貌,利用其符号象征性与图形隐喻性特征,表达着设计者传递的信息。如在当代的标志设计中,联通公司“中国结”标志非常引人注目,标志整体是用中国古代吉祥纹样“盘长”为主造型,迂回往复的线条代表着现代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这个每个中国人都能读懂的造型,不言而喻地象征了事事如意,处处顺畅,寓意联通事业畅通发达的吉祥含义。
中国吉祥艺术符号凝聚了世代劳动人民的情感与渴望,它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是连接中华儿女的纽带,是吉祥文化的载体与传播者,它带着吉祥祈福的美好含义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