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快乐体育——陕西教育

作者:张维来源:原创日期:2013-06-19人气:1266
 带领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完成几代中国人梦想的米卢,提倡的是一种“快乐足球”,他点出了足球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游戏。米卢的快乐足球实际上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即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生动学习和愉快发展。[1]
“快乐体育”是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快乐”二字是针对情感而言的,情感上的快乐不仅不排斥需要意志努力支持的勤学苦练,而且还是勤学苦练等各种意志努力得以坚持和发扬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快乐体育”思想的研究,找出快乐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区别,为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使一线的体育教师能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又达到愉悦身心,体验成功的目标,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快乐体育的定义及产生背景
1.快乐体育的定义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生动学习和愉快发展[1]。
2.快乐体育产生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源自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实施成人化、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情绪、逆反心理较为普遍,因此传统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观和现代发展主流有较大的落差,并对教学主体产生负面影响。快乐体育萌芽于20世纪60—70年代,起源于日本。80年代我国各种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以往的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有各自的侧重面及局限性,在实践中教师单方面要求学生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因此体育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毫无积极性,快乐体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被推广,并占有一定的位置。
快乐体育的产生和流行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时代的产物[2]。
传统体育与快乐体育的比较
1.传统体育
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在教育思想上:错误地认为体育工作就是竞技比赛和达标,只重视少数体育尖子生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3]。
(2)在教学内容上:过多、过繁、技术要求过高,成人化、竞技化倾向太重,趣味性太差。
(3)在教学方法上:一味地采取简单、乏味的“填鸭法”,很少考虑学生的需求[4]。
(4)在教学评价上:采用的是绝对评价法,这种评价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使一些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出现了“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的现象[5]。
(5)在场地设施上:追求标准化、成人化,主要功能就是用于各种竞技比赛。
2.快乐体育
通过各地对快乐体育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快乐体育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3)在教学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强调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结构。
(4)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5)在教学评价上,主张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目前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就是在反思传统体育教学弊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快乐体育思想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是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相一致的。然而,快乐体育思想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快乐体育的优点与局限及其价值意义
1.快乐体育的优点
(1)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刻板,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氛。快乐体育强调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并对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强调要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与锻炼,从而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2)快乐体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快乐体育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每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独立自尊的人格地位[6]。另外,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既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同时又在运动过程中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能、提高知识和技能。
(3)快乐体育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快乐体育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快乐体育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体验到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与温暖。
(4)快乐体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重视学生通过确立目标,自我观察,互相观察,自己归纳去认识与把握学习的全过程,理解已学会的技术与新学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自己的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与新学技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快乐体育的局限
快乐体育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引进快乐体育,为使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师都绞尽脑汁,搞创新,经常有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体育比赛也有其弱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并无快乐可言。
(1)快乐体育对教学班的人数及场地条件要求较高
快乐体育的实施,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小组,并且对场地器材的数量与规格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一般中小学都还难以适应这一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快乐体育的开展。
(2)快乐体育对学习系统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快乐体育强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而且强调学生的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与掌握体育知识的技能。
(3)快乐体育如把握不好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
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大大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加上我国中小学班组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如果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7]。
3.快乐体育的价值意义
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全面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扼制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个性特征的发展。快乐体育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主动性作为目标,有利于纠正过多地强调体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
(2)有利于体育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体育教学理论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就这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3)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过多地强调统一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到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灵活性、多样性转变。
(4)有利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双向性、双边性
体育教学的成功必须依靠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多年来,教师则以灌输为多,学生则不知如何学,只好被动地学或依葫芦画瓢。快乐体育的意义使这种以教为主,以灌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向有教有学,以学为主,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更要探索学生的学法,使学生真正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参与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和喜悦感。
总结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必将为快乐体育的实践铺平道路,使其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www.eningbo.net 宁波教科网, 2006-10-8.
[2]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53-58.
[3]王广瑞.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探索[J].文教资料,2006,3:23.
[4]毛振明,赖天德.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和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2):54-55.
[5]邓风莲. 体育新课程与教学导论[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2):123-125.
[6]潘绍伟.快乐体育的优点与局限[J].学校体育,1987,(1):22-24.
[7]黄一飞.关于快乐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1998,(2):12-15.
[8]张春艳. 快乐体育让人欢喜让人忧——漫说快乐体育[J].体育教学,2006,(1):23.
[9]毛振明.快乐体育就是为了乐吗?[J].学校体育,1992,(2):13-15.
[10]郝江忠. 对快乐体育在我国实施的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20-21.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