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战略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新农村建设带来发展机遇——学术探索
作者:周惠仙、管家风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2人气:1011
农村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桥头堡”战略在云南的实施,云南人口较少地区发展的内外环境将有一个深刻的变化,新农村建设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助力。
(一)城乡互动的体制性障碍将会大大减少
“桥头堡”战略在位置上使人口较少民族所居住的边疆地区变成更为实实在在的开放前沿的同时,将使这些地方通向城市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消除。它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通”,以道路、制度为桥,不断疏通阻碍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通道,在通道的一些要津上选择一些集聚力和辐射力增长空间比较大的地方建设城镇作为“堡”,使其承担起城乡统筹的平台责任,从而确保各种商品到达最有效益的市场,各类参与者有更多的机会在更好的环境里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将使包括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在内的地方各类资源,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投资,形成有竞争力的商品,人们将有更多的挣钱机会,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参与新农村建设。所在地方的非农产业将会得到更快发展,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从而提供更多的反哺能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民参与新农建设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多
一直以来,国家各扶贫单位都很重视这些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自开展扶持工作以来,累计组织培训56万人次,让群众掌握了1到2门实用技术,培养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主动发展的意识增强。云南网:《云南将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逐步实现学前和高中免费教育》[DB/OL],2011年5月24日,
网址:http://www.yunnan.cn.面对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素质仍不够高的现实,国家提出,要在2011—2015年间,积极发展人口较少地区民族的学前教育,加快这些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政策、免学费政策,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等。在“桥头堡”建设中,为把云南省建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示范区”,我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将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助学,尤其是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4个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和藏区,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云南将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逐步实现学前和高中免费教育。毫无疑问,这些政策的实施,至少将使一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中的优秀分子,获得更多更先进的知识、观念和技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三)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条件将越来越好
封闭、边远长期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贫困落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随着桥头堡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一些障碍的克服,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薯类、花卉、林产品等市场需求会慢慢增加,依托这些民族的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也会让更多的人瞩目。[4]因此,这些产品有可能做大做强,并大大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相关物流体系、如县配送中心、乡镇超市、农村服务社等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的建设,将进一步缩小这些地方与城市的差别。与“桥头堡”建设同步,并在目标上高度一致的,还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涉及云南的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正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并正在推进的“兴地睦边”土地整治工程。前者将整合各方面力量,在总结整村推进经验的基础上,将更大的区域纳入扶贫攻坚范围,使扶持的效益更为强大和持久;后者2009年9月通过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专家评审,投资86.2亿元,将能建成300多万亩高产稳产田,新增耕地23万亩,项目分布在沿边25个县市,2020年完成后,8个人口较少民族都将受益。此外,省内到2020年为止要改造中低产田地2000万亩,改造项目的重点放在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德宏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德宏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发展规划纲要 (2007-2010年),第三章 项目规划和建设 R .
网址:http://www.ynf.gov.cn/canton_model2/newsview.aspx?id=186134 .这些都将不断改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
(一)城乡互动的体制性障碍将会大大减少
“桥头堡”战略在位置上使人口较少民族所居住的边疆地区变成更为实实在在的开放前沿的同时,将使这些地方通向城市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消除。它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通”,以道路、制度为桥,不断疏通阻碍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通道,在通道的一些要津上选择一些集聚力和辐射力增长空间比较大的地方建设城镇作为“堡”,使其承担起城乡统筹的平台责任,从而确保各种商品到达最有效益的市场,各类参与者有更多的机会在更好的环境里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将使包括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在内的地方各类资源,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投资,形成有竞争力的商品,人们将有更多的挣钱机会,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参与新农村建设。所在地方的非农产业将会得到更快发展,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从而提供更多的反哺能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民参与新农建设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多
一直以来,国家各扶贫单位都很重视这些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自开展扶持工作以来,累计组织培训56万人次,让群众掌握了1到2门实用技术,培养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主动发展的意识增强。云南网:《云南将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逐步实现学前和高中免费教育》[DB/OL],2011年5月24日,
网址:http://www.yunnan.cn.面对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素质仍不够高的现实,国家提出,要在2011—2015年间,积极发展人口较少地区民族的学前教育,加快这些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政策、免学费政策,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等。在“桥头堡”建设中,为把云南省建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示范区”,我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将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助学,尤其是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4个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和藏区,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云南将对8个人口较少民族逐步实现学前和高中免费教育。毫无疑问,这些政策的实施,至少将使一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中的优秀分子,获得更多更先进的知识、观念和技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三)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条件将越来越好
封闭、边远长期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贫困落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随着桥头堡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一些障碍的克服,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薯类、花卉、林产品等市场需求会慢慢增加,依托这些民族的文化资源的旅游产品也会让更多的人瞩目。[4]因此,这些产品有可能做大做强,并大大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相关物流体系、如县配送中心、乡镇超市、农村服务社等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的建设,将进一步缩小这些地方与城市的差别。与“桥头堡”建设同步,并在目标上高度一致的,还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涉及云南的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正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并正在推进的“兴地睦边”土地整治工程。前者将整合各方面力量,在总结整村推进经验的基础上,将更大的区域纳入扶贫攻坚范围,使扶持的效益更为强大和持久;后者2009年9月通过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专家评审,投资86.2亿元,将能建成300多万亩高产稳产田,新增耕地23万亩,项目分布在沿边25个县市,2020年完成后,8个人口较少民族都将受益。此外,省内到2020年为止要改造中低产田地2000万亩,改造项目的重点放在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德宏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德宏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发展规划纲要 (2007-2010年),第三章 项目规划和建设 R .
网址:http://www.ynf.gov.cn/canton_model2/newsview.aspx?id=186134 .这些都将不断改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