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加速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学术探索

作者:周惠仙、管家风来源:原创日期:2013-07-02人气:646
 (一)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争取、建设、使用与管理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会建设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包括农村的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设施等;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有资料表明,至今全国仍有167个乡、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有11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有待解决;民族同胞看病难、看不起病、农村教育状况落后等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供给,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洁净能源、饮水安全、环境卫生、“一池三改”(建造沼气池、改厕、改灶、改牲畜圈)等。[4]特别是云南省这样一个集“老、少、边、穷”的地区更应该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基础建设上来。在农村建立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成立环卫队,实行环境卫生规范化管理。这些项目的争取是一方面,争取不到,什么都是空的;但另一方面,争取到了,管理和使用也很重要,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情,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用好的办法管理,扶持发展形成的设施,让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也要使市场经济观念较为淡漠的人口较少民族同胞增加一些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
(二)拓宽人才来源,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走向胜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样需要有一支强健的干部队伍。为此,应该整顿松弛涣散的农村党组织队伍,由农民选出自己信任的带头人,然后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对这些人按照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的要求进行领导艺术、农业生产技术、精神文明、法律、法规和营销网络操作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需要的人才资源,并向广大群众传授。大学生村官、新农村指导员的派遣,还要常抓不懈,特别是大学生把去农村变成创业之路而不是缓解就业,还要作为抓手。但我们还可以抓住土地整治和流转的机会,使到这片地方进行各种开发的投资者,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和个人素质,同时又防范资本和权力结合,制造更多的问题,伤害人口较少民族的感情。
(三)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
人口较少民族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就是人口素质太差,只有提升他们的人口素质,才能使民族同胞富裕起来,为此就得对他们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据当地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对在家务农的民族同胞,要用科技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给他们传授种植、养殖技术。作为政府应该根据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投入渠道,制定落实政策,为人口较少民族同胞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智力支持、能力培养和精神食粮。特别是要始终注意提高各类教育的效益,奖励素质和职业能力结合的教育措施,让受教育者破除读书无用论,逐渐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逐渐缩小民族间的差距。
(四)为进城务工的人口较少民族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
从整个国家统筹城乡的要求来看,户籍壁垒是迟早要取消的,但限于整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无法同步,所以,给人口较少民族先解除这种限制,为这些地方新农村发展创造更宽松的条件是必要的和可行的。首先,优先取消对这些民族的户籍壁垒。要给从这类地区或民族进城的农民在城镇落户、子女就学、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以便从中培育和发展现代新型农民,尊重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其次,改进新农合,推进新农保,使这些民族的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某种优先。要优先对他们简化新农合报销手续,实现在医院交费、报销一步到位,扩大报销药品目录,将门诊费纳入报销范围。逐年增加财政补贴标准,提高报销上限,并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基础上,扩大特殊门诊病种保障范围,逐步做到与城市居民水平一致;此外,加速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程,建立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密切结合的养老保障模式;减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五)统筹处理好较少民族的人口问题
农村人口是我国人口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农村也一样。由于农村几千年的习俗,“养儿防老”及中国特有的农村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民一定要生一个儿子才会停止生育。因此,农村的超生人口仍旧很多。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早日致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定要与人口控制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否则,新增长的经济成果会被新增长的人口抵消。但这些地区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女性流出造成光棍问题和沿边一线一些村寨人去屋空问题。因此,我们在继续开展人口数量计划的同时,给居住在边境一线的人口较少民族更有力的保障,使他们在为国家守好边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1]青觉,严庆.论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
[2]李达球.《建设新农村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N].学习时报,2006-7-27(第10版).
[3]王珂,秦成逊 .基于生态文明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1,(3).
[4]杨虹.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探析——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片马口岸建设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