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关于蓬莱阁珍藏的苏轼《海市诗》碑刻研究

作者:范惠泉来源:原创日期:2013-07-10人气:11009
一、最具影响的苏轼《海市诗》碑刻——卧碑
苏轼被人们公认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书画等方面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宋朝元丰八年(1085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六年的苏轼,得以“复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来到登州,十月十五日到任,二十日又接到进京任礼部员外郎的任命。苏轼于十一月上旬离开登州时,有幸在蓬莱阁上看到令人神往的海市奇观,欣喜之余写下著名的《海市诗》:
海市诗
余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晚不复出也。”余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祠,明日见焉,乃作是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岛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元丰八年十月晦书呈全叔承议
诗中提及的“全叔”,全名“史全叔”。据《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记载“东坡居士,移守文登,五日而去官,眷恋山水之胜,与同僚饮酒日宾楼上,酒酣作此木石一纸,投笔而叹,自谓此来之绝。河内史全叔取而藏之。”由此可知,史全叔当时正在登州任职。苏轼至登州后,他知苏轼精通书画,拿出家中珍藏的吴道子人物画请苏轼鉴赏。苏轼认为此画为稀世珍品,提笔写下了《书吴道子画后》。期间,史全叔还得到苏轼绘制的《枯木竹石图》及亲手所书的《海市诗》。苏轼离开登州后,登州士人将《海市诗》摹勒上石,以垂久远。
苏轼逝世后的第二年,即宋朝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上台,宰相蔡京与宦官童贯得势,发动“元佑党禁”运动,在全国各处设立“元佑奸党碑”。崇宁二年朝廷下诏:“应天下碑碣榜额,系苏轼书撰者,并一例除毁”。苏轼的第一方《海市诗》碑刻遭到毁损。后南宋解除元佑党禁,恢复苏轼名誉。
蓬莱阁卧碑亭珍藏的卧碑,为汉白玉质地,长2.17米,高0.92米,厚0.23米,正面为《书吴道子画后》,背面为楷书《海市诗》。《海市诗》落款旁还镌刻有清朝学者翁方纲“此皇统间重勒原迹翁方纲记”的小字。至于该碑出自何人之手,刻碑者并未署名。2011年8月召开的“蓬莱阁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徐自强老师的《国家图书馆藏蓬莱阁金石述要》一文中收录有清朝收藏家章钰的《吴道子画跋》拓片,尾有跋文三行。
东坡海市诗、吴生画跋尾,亦在元丰末中遭毁于(下泐)
□□余每嗟惜。使臣杨子□以元丰拓本来献,而从(下泐)
□□深刻之,与故璧并传。览者当自明之。皇统(下泐)
由此可知,卧碑为金皇统年间登州地方官根据南宋使臣赠送的元丰年间的旧拓本重新勒石。
二、翁方纲临摹的苏轼《海市诗》碑刻
苏公祠内西墙下的《海市诗》碑刻,高95厘米,宽184厘米,楷书字体,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翁方纲任职山东学政时镌刻。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顺天大兴人(今北京)。翁方纲生平精于金石学,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书。书法上与刘墉、铁保、永瑆并称“清四大书家”。
据《翁方纲年谱》记载:“乾隆五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按临登州府。闰四月十四日,起马,登州府至青州府。”翁方纲在蓬莱期间,游览了蓬莱阁、天后宫等建筑,写下《蓬莱阁观日出》七言古诗一首,并为天后宫题匾撰联。据《复初斋文集》记载:“先生为登州蓬莱阁天后宫作匾,匾云:神功普照。又有联云:水汇大东,万国千帆朝列宿;天临碣石,十洲三岛静回澜。”翁方纲还对原石做了详细考证,在临摹的《海市诗》碑上刻有“原迹今尚在非作字也翁方纲记”的文字。
三、张輶《海市诗》行书碑刻
苏公祠内西墙上部的《海市诗》碑刻,高43厘米,宽98厘米,行书字体。据清朝光绪版《登州府志》记载:“苏公祠《海市诗》刻石、《坤爻石》碑记,国朝道光七年张輶撰。”可知这方《海市诗》碑刻为张輶43岁时所书。
张輶,本名张玉麒,字幼轩,乾隆五十年(1785年)出生于河南孟津,16岁赴京赶考,嘉庆皇帝对张玉麒欣赏有加,赐名“张輶”。张輶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吏部考功司主事等职,道光年间任过沂州、登州、天津、曹州、宣化等地知府。
张輶在蓬莱期间广泛收集苏轼诗词,挑选其中与蓬莱有关的四首重要诗词镌勒在苏公祠内西墙上部的《海市诗》、《观海》、《游珠玑崖》三方碑刻上。他对苏轼诗词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上石,将苏轼的《过莱州雪后望三山》与《再和曾子开从驾二首》中的最后一首组合成一首《望海》诗词。因苏轼《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圜熟可爱,土人谓此弹子涡也。取数百枚,以养石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原诗题目过长,将其改为《游珠玑崖》。对苏轼原诗中的个别文字,也进行了改动,使之更符合时代特点。
四、结语
时至今日,苏轼诗文及书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蓬莱阁珍藏的三方苏轼《海市诗》碑刻,展现了苏轼晚年在蓬莱期间诗文书法的最高水平,对于苏轼书法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值得人们去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启伦:《蓬莱阁诗文选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2]张永:《苏轼书法艺术评价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第55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