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率不高
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6月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所幸至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上升到80%。但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时值“非典”期间,用人单位减缩招聘计划,学生就业心理受挫。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多方协调,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最终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70%,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55%。2004年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1.3%,而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则不到40%。2005年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0%,大专生就业率为40%。可见,无论是初次就业率还是最终就业率,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都相对较低。
二、理工科专业就业优于文科
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理工科专业就业需求量大。因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专业在就业方面总体优于文科。
三、工作待遇较低
关于就业问题,人们不仅仅关注表面的就业率,也开始进一步关心毕业生工作的实际状况,如工资待遇问题。不少毕业生表示,找到一份工作也许不是最困难的,要想找到待遇较好的工作则比较困难。有的甚至提出“先无薪实习、再低薪转正”的“曲线就业”策略。
四、专业对口不多
高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对口。虽然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非常强调专业对口问题,将其作为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一项硬性规定。但实际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当然,我们不排除其中少数学生在非本专业领域中能力突出,但大部分学生是出于压力和无奈而“未就业,先转行”。这样,不仅使得毕业生要被迫“违背初衷,另谋他业”,同时也容易导致所学高职专业知识的荒废,最终则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五、自主创业较少
为拓宽就业途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较宽松的环境,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如,免收或少收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一些咨询或培训服务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并不多,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也十分小。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就业形势仍未走出“寒冬”。而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那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