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工标准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数据搜集与变量测量
作者:张新国、石梦菊来源:原创日期:2013-08-05人气:902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搜集
由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劳工标准影响较大,本次调查抽样的范围包括: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样本单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通员工。调查发放问卷345份,回收305份,回收率88.41%,其中合格问卷276份,合格率90.5%。样本中男性占60.6%,女性占39.4%;18岁以下的占0.9%,18—25岁的占61.1%,26—35岁的占28.2%,36—45岁的占6%,46—55岁的占3.7%;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员工所占比例分别为2.8%、9.3%、39.4%、48.6%;收入水平<=1500、1501~2000、2001~3000、3001~4000和4001以上各层次的比例分别为:5.6%、11.6%、38%、22.7%和21.8%。根据样本的人文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所选样本基本可以代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
(二)变量与测量
1.自变量
根据前文理论回顾,研究所指劳工标准主要包括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集体谈判权、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惩戒性措施。问卷对劳工标准的测量以这六个因素为主,共设计14个题项进行测量。
2.因变量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发展能力测量问题,任剑新的评价体系中企业发展能力包括经济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状况三个指标。任佩瑜(2005)等学者认为企业发展能力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应变力和竞争力。[6]张思平(2010)认为企业的发展能力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应变生存能力、持续生存能力。[7]王伯安(2002)从技术装备能力、产品竞争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企业经营安全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8]
根据前辈们关于企业发展能力的研究,本文以企业的转型能力、利润增长率、人力资本价值和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问卷调查中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共设计32个题项,以5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对同一或相近的测量对象进行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是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所测变量的程度。问卷中Likert量表的Cronbach?蒺s alpha值为0.930,表明问卷很可信。通过各题项对维度的相关系数(Connected-Item Total Correlation,CITC)来净化题项,有5个题项的 CITC小于0.3,分别将其删除。问卷的效度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问卷中Likert量表的KMO值为0.871,Bartllet′s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对模型作进一步分析。对剩余的41个变量采取正交旋转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和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比较接近的题项,以及因子分类不当的题项,共17个。
2.调查结果分析
使用AMOS7.0对剩余的24个题项进行分析,以验证图1的研究模型是否与实际数据适配。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卡方值为98.97,自由度是89,p=0.22>0.05,接收原假设,表示样本数据所导出的协方差矩阵S与假设模型导出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相等的假设获得支持,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卡方自由度比NC=1.112,介于1到3之间,说明模型与数据基本适配。TLI=0.914>0.9,CFI=0.926>0.9,IFI=0.928>0.9,RMSEA=0.049<0.06,假设模型的ECVI值和AIC值均小于独立模型和饱和模型的值,上述指标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表示模型可以被接受。结构模型得到较好的验证,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四、研究结论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四个研究假设,通过对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省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作出理论解释。
从结果来看,四个研究假设均得到证实。企业执行劳工标准不仅有利于解决劳工荒的问题,员工的工作更安全、更有保障,劳动强度大幅下降;良好的劳动环境和激励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工人的流动率,还有利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提高劳工素质,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提高。职工更好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接近和融入国际化企业运作流程,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促进企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和利润率的增长。另外,劳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优化企业与公众、客户、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培养忠诚的消费群体,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进一步增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执行劳工标准将会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上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接受外商审查、检验的成本下降,最终将有利于生产等各项成本的降低,增加企业利润。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议劳动密集型企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逐步实施劳工标准。
(一)加强相关学习,正确对待劳工标准问题。企业应该意识到,执行劳工标准虽然在短期内将增加经营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执行劳工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参考国际劳工标准,制定企业生产守则。企业可以参考核心劳工标准和SA8000的规定以及国家的劳动法规,制定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生产守则。
(三)发挥工会作用,建立内部监察机制。从工会或工人中选取代表组成劳工标准执行情况内部监察机构,建立内部监察透明机制。
总之,执行劳工标准将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养成一定倾向的消费定式,更愿意购买符合劳工标准的产品。通过SA8000认证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的一块重要“敲门砖”,企业只有实施国际劳工标准,才能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打开销路。
参考文献:
[1]刘颖. 招工难 三天摆摊招了50人[N].南方都市报,2013-02-19(SA04).
[2]周正义.我国分时度假行业法律规制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7-82.
[3]刘一纯.中外人权理论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6):3-16.
[4]李世军.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0,(10):78-79.
[5]吴利华,刘宾.企业生存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与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56-160.
[6]任佩瑜,贾明江,吕力.竞争条件下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2,(5):18-23.
[7]张思平.如何提高金融危机下义乌中小自营出口的生存能力[J].企业家天地,2010,(10):56-57.
[8]王伯安.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2,(2):35-37.
由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劳工标准影响较大,本次调查抽样的范围包括: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样本单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通员工。调查发放问卷345份,回收305份,回收率88.41%,其中合格问卷276份,合格率90.5%。样本中男性占60.6%,女性占39.4%;18岁以下的占0.9%,18—25岁的占61.1%,26—35岁的占28.2%,36—45岁的占6%,46—55岁的占3.7%;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员工所占比例分别为2.8%、9.3%、39.4%、48.6%;收入水平<=1500、1501~2000、2001~3000、3001~4000和4001以上各层次的比例分别为:5.6%、11.6%、38%、22.7%和21.8%。根据样本的人文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所选样本基本可以代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
(二)变量与测量
1.自变量
根据前文理论回顾,研究所指劳工标准主要包括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集体谈判权、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惩戒性措施。问卷对劳工标准的测量以这六个因素为主,共设计14个题项进行测量。
2.因变量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发展能力测量问题,任剑新的评价体系中企业发展能力包括经济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状况三个指标。任佩瑜(2005)等学者认为企业发展能力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应变力和竞争力。[6]张思平(2010)认为企业的发展能力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应变生存能力、持续生存能力。[7]王伯安(2002)从技术装备能力、产品竞争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企业经营安全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8]
根据前辈们关于企业发展能力的研究,本文以企业的转型能力、利润增长率、人力资本价值和劳动生产率四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问卷调查中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共设计32个题项,以5级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对同一或相近的测量对象进行反复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是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所测变量的程度。问卷中Likert量表的Cronbach?蒺s alpha值为0.930,表明问卷很可信。通过各题项对维度的相关系数(Connected-Item Total Correlation,CITC)来净化题项,有5个题项的 CITC小于0.3,分别将其删除。问卷的效度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问卷中Likert量表的KMO值为0.871,Bartllet′s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对模型作进一步分析。对剩余的41个变量采取正交旋转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和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比较接近的题项,以及因子分类不当的题项,共17个。
2.调查结果分析
使用AMOS7.0对剩余的24个题项进行分析,以验证图1的研究模型是否与实际数据适配。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卡方值为98.97,自由度是89,p=0.22>0.05,接收原假设,表示样本数据所导出的协方差矩阵S与假设模型导出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相等的假设获得支持,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卡方自由度比NC=1.112,介于1到3之间,说明模型与数据基本适配。TLI=0.914>0.9,CFI=0.926>0.9,IFI=0.928>0.9,RMSEA=0.049<0.06,假设模型的ECVI值和AIC值均小于独立模型和饱和模型的值,上述指标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表示模型可以被接受。结构模型得到较好的验证,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四、研究结论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四个研究假设,通过对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省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手资料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作出理论解释。
从结果来看,四个研究假设均得到证实。企业执行劳工标准不仅有利于解决劳工荒的问题,员工的工作更安全、更有保障,劳动强度大幅下降;良好的劳动环境和激励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工人的流动率,还有利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提高劳工素质,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提高。职工更好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接近和融入国际化企业运作流程,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促进企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和利润率的增长。另外,劳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优化企业与公众、客户、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培养忠诚的消费群体,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进一步增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执行劳工标准将会使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上树立起良好的公信力,接受外商审查、检验的成本下降,最终将有利于生产等各项成本的降低,增加企业利润。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议劳动密集型企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逐步实施劳工标准。
(一)加强相关学习,正确对待劳工标准问题。企业应该意识到,执行劳工标准虽然在短期内将增加经营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执行劳工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参考国际劳工标准,制定企业生产守则。企业可以参考核心劳工标准和SA8000的规定以及国家的劳动法规,制定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生产守则。
(三)发挥工会作用,建立内部监察机制。从工会或工人中选取代表组成劳工标准执行情况内部监察机构,建立内部监察透明机制。
总之,执行劳工标准将有利于企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养成一定倾向的消费定式,更愿意购买符合劳工标准的产品。通过SA8000认证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的一块重要“敲门砖”,企业只有实施国际劳工标准,才能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打开销路。
参考文献:
[1]刘颖. 招工难 三天摆摊招了50人[N].南方都市报,2013-02-19(SA04).
[2]周正义.我国分时度假行业法律规制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7-82.
[3]刘一纯.中外人权理论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6):3-16.
[4]李世军.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0,(10):78-79.
[5]吴利华,刘宾.企业生存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与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56-160.
[6]任佩瑜,贾明江,吕力.竞争条件下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2,(5):18-23.
[7]张思平.如何提高金融危机下义乌中小自营出口的生存能力[J].企业家天地,2010,(10):56-57.
[8]王伯安.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2,(2):35-37.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