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舒曼《诗人之恋》的 演唱技巧处理

作者:薛瑞芝来源:《音乐时空》日期:2013-08-12人气:3666

    舒曼在《诗人之恋》中不但继承了舒伯特的创作手法,而且创造性地吸收了德国民歌、“朗诵调”、钢琴与人声的“二重唱”等要素,使得这组声乐套曲充满诗意,但同时也使得整套曲调呈现出独特地旋律特征,在演唱时需要做特别处理。总体而言,《诗人之恋》的演唱技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掌握语言,形成语感

    演唱舒曼的《诗人之恋》首先要掌握整套曲子的语言,即所谓的形成语感,这套声乐曲调共16首,其中包含了几千个德文单词,囊括了几百句海涅的诗文,这对于演唱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和挑战,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反复的诵读和识记语言,尤其是第15首、第3首、第8首。若不能熟练地掌握歌词内容,根本无法顺利完成演唱。相较于其他语种,德文语调较为平直,缺乏中文中的抑扬顿挫,这就为中国演唱者增添了难度。演唱者需要准确把握德文的发音技巧,掌握单词的轻重音节,通过不断的读词练习,形成正确的语感,将看似独立的德文单词有效的串联在一起,充分领略德语的语言魅力,通过反复练习,熟练而清晰地诵读歌词内容。德国著名男中音费舍尔·迪斯考曾说:在演唱歌曲之前,应当反复吟诵歌词内容,熟练掌控歌词语言韵律,使歌词旋律自然地从口中流出。德文具有独特的发音特点,对中国歌者而言,更具挑战性,因此,在演唱《诗人之恋》之前必须经历长期的读词练习。此外,舒曼在《诗人之恋》中将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的重音、弱音和旋律的节拍是互相照应的。因此,只有熟练掌握这组声乐套曲的歌词含义,才能更好的领会歌曲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

2.掌握好用声力度

    舒曼的《诗人之恋》常为男高音演唱,这是由于整套乐曲旋律所包含的诗人气质和浪漫色彩,与男高音的声部特色相吻合,充满力度而又轻柔委婉,沉着稳定而又活泼浪漫。诗歌意境在低沉幽暗和高亢明亮之间反复转换,这些独特地艺术因素,给演唱者提出了很高的技巧要求。整套曲调的难度不仅集中在音区和技巧上,主要体现在对用声伸缩性的控制上,它要求声音色彩随着音乐的发展不断变换,这需要演唱者在准备期就对声音做好严谨的安排,杜绝用声的盲目性。不同于意大利民歌和歌剧的咏叹调,德国艺术歌曲不需要强烈的力度,多数歌曲都是为了展现戏剧冲突,因此,更强调抒情性,需要运用细腻的音色表达歌曲愉悦、哀伤、浪漫等情感。大部分的德国艺术歌曲用声仅需百分之七十左右,但舒曼的《诗人之恋》篇幅较长,内涵更为丰富充实,因此,在传统演唱技巧的基础上,需要更大幅度的控制和变换。

3.做好与钢琴演奏的沟通

    除了语言和用声力度,演唱者若要顺利完成这组声乐套曲的演唱,还应该与乐曲钢琴演奏者深入交流和沟通,在舒曼的艺术歌曲唱作实践中,尤为重视钢琴的作用。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能够烘托歌唱效果,还可以有效的带动演唱者的情感,带给歌唱者灵感和动力。因此,与钢琴演奏者的默契和沟通,是演唱者必须重视的环节,完美的配合可以充分展现演唱者水平,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诗人之恋》作为舒曼的代表作,深受世界各国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和传颂,对浪漫主义歌曲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练习和演唱这组声乐套曲,不仅可以丰富歌者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者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增强歌者的德语积累。

4.严格遵循作曲家的乐谱标记

    这组声乐套曲包括了节奏、音准、谱面符号等音乐要素,准确把握这些歌曲元素也是歌唱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这部分内容却常常被演唱者忽视。舒曼的艺术音乐创作不同于印象派的抽象特点,他的歌曲比较容易把握,节奏相对整齐,旋律也较为流畅,因此,歌曲的节奏和音准不是演唱的难点。《诗人之恋》的感情丰富复杂,内容深刻充实,旋律富于变化,作曲家的乐谱标记较为明显,演唱者应当依据这些谱面标记掌握节奏,控制演唱力度和进度。

5.掌控变化音和弱起节奏

    舒曼在《诗人之恋》中多处使用弱起,这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下一个强位,以此揭示和展现强弱规律,增强作品情感力度。例如:《莱茵河,圣洁的河流》、《古老传说》等乐曲都是弱起。只有《当我听见那首歌》是由正拍进入的,可见浪漫主义音乐家舒曼比较喜欢运用弱起节奏。针对弱起节奏,演唱者要在一开始就迅速的与钢琴伴奏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声与钢琴伴奏的“二重唱”。除此之外,舒曼在《诗人之恋》中使用了大量的变化音,将诗人在恋爱过程中起伏变幻的心理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出来。若要准确把握这些变化音,演唱者就必须掌控好音准,将乐谱上的音高细腻的诠释出来,淋漓尽致的抒发乐曲情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