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下的消费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改革与战略
作者:黄锡富来源:原创日期:2013-08-30人气:1279
一、消费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二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存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和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这是马克思所描绘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人类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和奋斗目标都是为了人更好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随商品经济以及人们交往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任何人的职责和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就是人的需求、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从而也不断塑造自己的新的形象,不断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人的进化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最根本东西的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消费。
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耗。从消费起源看,包括自然性消费和社会性消费。自然性消费是指人们为维持机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消费,主要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社会性消费是指人们为丰富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消费。从消费途径看,消费分为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个人消费主要是以个人家庭消费形式实现的,而社会公共消费是指通过分配社会消费基金或集体消费基金而实现的。从消费层次看,包括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从消费对象看,包括物质消费和非物质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的消费内容是有差别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是落后,人们的自然性消费、物质性消费、生存性消费及个人性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重也就越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越是受到限制,而经济社会越是发展,非物质消费、社会性消费、公共消费和全面发展消费等作为消费的高层次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人的各种潜能也就越是得到发辉,因而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越重要。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消费维系着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消费。人的自然性消费、物质性消费及生存性消费是基础性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的发展。“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这是人的生理的最低层次和最基本的需求。人们通过对物质资料和相关服务的消费维系和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消费为人向更高级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保证。良好的消费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消费,更重要的是精神消费,这更能体现人的本质的需求,是实现自我需求的消费。全面发展的人是高度文明的人,也是素质很高的人。高素质的人需要消费,尤其是精神上的消费。马克思指出:“要多方面享受,他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人们在消费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中,不仅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改变人的素质,也就是通过消费生产出其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正是人们的消费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向更高层次发展。最后,消费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消费是人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能力需要通过消费活动形成和巩固,人的才能和力量的增长又引起新的需要和并需要新的消费活动去满足,这就是新的才能和力量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人不断发展的保证。人们也就是通过不断改善的物质产品和不断提高的服务的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人们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二、资本逻辑下人的消费异化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们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促进人更好地发展。发展商品经济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人们潜能的发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人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目的都应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资本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逐步扩大甚至取得了支配地位,而资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实现价值的不断增值。“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得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逻辑下,社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为资本增殖服务。资本义必须通过资本的人格化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影响,或说资本的增殖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资本“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资本作用的范围不断拓展,其必然是要改造和扬弃不利于资本增殖的一切要素,赋予它们资本逻辑所要求的形式和结构,使之为资本增殖服务。资本驱使下的生产力发展是为资本服务。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总是不断地扩张,利会产品迅速增加,各种消费品快速增长,而这也必然带动消费快速增长。正如马尔库塞所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建立在大量消费所产生的商品的基础之上的。资本支配下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被资本所绑架,全方位地为资本服务,消费也同样如此。而资本主导下的消费导致消费异化。消费异化是指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发展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占有欲和作为炫耀的资本,也就是消费“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产、地位和身份。因此,这种消费则是向人们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以挑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嫉妒”。消费异化本质上是一种“欲求消费”。丹尼尔·贝尔也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活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的要求。”。人们的消费过程中,“人与产品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不是产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表面上消费者是上帝,拥有无限的消费自由,实际上,消费者成了消费的机器,沦为商家赚钱的工具”。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西方的消费主义,它是在资本支配的资本主义社会盛行起来的。现代我国受到消费主义影响日益严重,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消费欲求日益膨胀,似乎活着就是为消费,消费是存在的唯一目的。他们大肆攀比炫耀,无休止地浪费挥霍。消费成为一种符号性工具,消费的种类与数量日益成为一种地位性标识,用于给人群划分等级。在此观念影响下,社会上许多青年和一些低收入群体严重超出个人财力追求虚幻的名誉。消费不仅仅限于消费资料的消耗,而是通过消费体现个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价值观的过程。由此也产生了新的“人身依附关系”,即人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崇拜和占有的欲望,成为物的奴隶。只要在“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但是,在消费异化中人们所追求和享受的无止境的物欲消费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单纯的消费量的增长与人们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人性在滚滚的消费洪流中迷失了,消费与人的发展发生了严重背离。
首先,消费异化导致人的异化,背离人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要有物质消费作保障,也必须有精神生活作保障及精神和谐。“人精神生态的和谐,就是当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全面和谐的特质时,才能整合成推动一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深邃的精神助力。”但在资本逻辑影响下,致使消费异化,使人们无法正视自身真正的需要,成为自己物欲的奴隶。人们在消费内容和消费目的上迷失。人们追求的只是感官的物质享受,因此,人们在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幸福感并没有随物质消费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是消费过后感到莫大的空虚和寂寞。人们的物质享受比从前多,但幸福感并没有随物质的增加而增加,人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消费异化的怪圈中丧失了作为真正的人的本质。“现代人的情感疏离、思想疲软、道德堕落和信仰危机等精神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过度的物质欲求造成与人的精神生活严重失调而致。”所以,异化的消费不仅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人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反而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相冲突,背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次,消费异化加速了生态危机。资本逻辑下的消费异化,使得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各种资源以满足其消费,消费后又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生物物种的灭绝、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温室效应等。大自然面临严峻生态危机,危机反过来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的发展。大自然是人生存发展前提和基础。对大自然的破坏使得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受到了严重挑战。正如舒马赫所言:“西方的现代化和短视的增长欲,隐藏着自我毁灭的危险,就象电脑病毒一样,也许正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才会出现,结果却将毁灭全部的内存。”
最后,消费异化致使需求异化,偏离了人的发展。资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商家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刺激消费者,消费者的行为已经被绑架,人们的消费被严重的误导。社会上的各种宣传手段都已经被资本所包装,人的消费出现了严重的迷失,人们把消费与满足、幸福等同起来,消费的数量成为人们衡量自己幸福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把虚假需要的满足当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偏离了人的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商家推Ⅲ的天价幼儿园、天价年夜饭、天价酒、天价烟和天价月饼等等,使得消费完全脱离了人们的基本消费需求而成为畸形消费,扭曲人们的消费观,许多先富起来的人大把大把的花钱消费,造成消费结构的迷失。许多人也企图通过这些畸形消费来达到其某种正常情况下不能达到的心理需求,实现其某种目的。其实越是畸形消费,就越是偏离人的发展,因为畸形消费除了激起人们物质消费上的攀比和炫耀外,并不能促进人们的精神上的富足和人格上的健全完善,更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不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又怎么会成为可能?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二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存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和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同步发展起来”。这是马克思所描绘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人类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和奋斗目标都是为了人更好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随商品经济以及人们交往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任何人的职责和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就是人的需求、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生产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世界,从而也不断塑造自己的新的形象,不断创造自己的新的存在状况和新的规定性。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人的进化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最根本东西的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消费。
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耗。从消费起源看,包括自然性消费和社会性消费。自然性消费是指人们为维持机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消费,主要是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社会性消费是指人们为丰富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消费。从消费途径看,消费分为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个人消费主要是以个人家庭消费形式实现的,而社会公共消费是指通过分配社会消费基金或集体消费基金而实现的。从消费层次看,包括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从消费对象看,包括物质消费和非物质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的消费内容是有差别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是落后,人们的自然性消费、物质性消费、生存性消费及个人性消费在消费中所占比重也就越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越是受到限制,而经济社会越是发展,非物质消费、社会性消费、公共消费和全面发展消费等作为消费的高层次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人的各种潜能也就越是得到发辉,因而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越重要。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消费维系着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消费。人的自然性消费、物质性消费及生存性消费是基础性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没有消费就没有人的发展。“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这是人的生理的最低层次和最基本的需求。人们通过对物质资料和相关服务的消费维系和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其次,消费为人向更高级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保证。良好的消费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消费,更重要的是精神消费,这更能体现人的本质的需求,是实现自我需求的消费。全面发展的人是高度文明的人,也是素质很高的人。高素质的人需要消费,尤其是精神上的消费。马克思指出:“要多方面享受,他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人们在消费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中,不仅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改变人的素质,也就是通过消费生产出其素质,促进人的发展,正是人们的消费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向更高层次发展。最后,消费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消费是人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能力需要通过消费活动形成和巩固,人的才能和力量的增长又引起新的需要和并需要新的消费活动去满足,这就是新的才能和力量发展的推动力,也是人不断发展的保证。人们也就是通过不断改善的物质产品和不断提高的服务的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断提高人们素质,促进人的发展。
二、资本逻辑下人的消费异化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人们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和精神需要,促进人更好地发展。发展商品经济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人们潜能的发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人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目的都应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资本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逐步扩大甚至取得了支配地位,而资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实现价值的不断增值。“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得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逻辑下,社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为资本增殖服务。资本义必须通过资本的人格化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影响,或说资本的增殖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资本“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资本作用的范围不断拓展,其必然是要改造和扬弃不利于资本增殖的一切要素,赋予它们资本逻辑所要求的形式和结构,使之为资本增殖服务。资本驱使下的生产力发展是为资本服务。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总是不断地扩张,利会产品迅速增加,各种消费品快速增长,而这也必然带动消费快速增长。正如马尔库塞所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建立在大量消费所产生的商品的基础之上的。资本支配下的各种经济活动都被资本所绑架,全方位地为资本服务,消费也同样如此。而资本主导下的消费导致消费异化。消费异化是指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发展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占有欲和作为炫耀的资本,也就是消费“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产、地位和身份。因此,这种消费则是向人们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以挑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嫉妒”。消费异化本质上是一种“欲求消费”。丹尼尔·贝尔也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与众不同的特征是,它所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求。欲求超过了生活本能,进入心理层次,它因而是无限的要求。”。人们的消费过程中,“人与产品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不是产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表面上消费者是上帝,拥有无限的消费自由,实际上,消费者成了消费的机器,沦为商家赚钱的工具”。消费异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西方的消费主义,它是在资本支配的资本主义社会盛行起来的。现代我国受到消费主义影响日益严重,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消费欲求日益膨胀,似乎活着就是为消费,消费是存在的唯一目的。他们大肆攀比炫耀,无休止地浪费挥霍。消费成为一种符号性工具,消费的种类与数量日益成为一种地位性标识,用于给人群划分等级。在此观念影响下,社会上许多青年和一些低收入群体严重超出个人财力追求虚幻的名誉。消费不仅仅限于消费资料的消耗,而是通过消费体现个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价值观的过程。由此也产生了新的“人身依附关系”,即人对物质的过度依赖、崇拜和占有的欲望,成为物的奴隶。只要在“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但是,在消费异化中人们所追求和享受的无止境的物欲消费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单纯的消费量的增长与人们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人性在滚滚的消费洪流中迷失了,消费与人的发展发生了严重背离。
首先,消费异化导致人的异化,背离人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要有物质消费作保障,也必须有精神生活作保障及精神和谐。“人精神生态的和谐,就是当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全面和谐的特质时,才能整合成推动一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深邃的精神助力。”但在资本逻辑影响下,致使消费异化,使人们无法正视自身真正的需要,成为自己物欲的奴隶。人们在消费内容和消费目的上迷失。人们追求的只是感官的物质享受,因此,人们在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幸福感并没有随物质消费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是消费过后感到莫大的空虚和寂寞。人们的物质享受比从前多,但幸福感并没有随物质的增加而增加,人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消费异化的怪圈中丧失了作为真正的人的本质。“现代人的情感疏离、思想疲软、道德堕落和信仰危机等精神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过度的物质欲求造成与人的精神生活严重失调而致。”所以,异化的消费不仅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人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反而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相冲突,背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次,消费异化加速了生态危机。资本逻辑下的消费异化,使得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各种资源以满足其消费,消费后又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生物物种的灭绝、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温室效应等。大自然面临严峻生态危机,危机反过来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的发展。大自然是人生存发展前提和基础。对大自然的破坏使得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受到了严重挑战。正如舒马赫所言:“西方的现代化和短视的增长欲,隐藏着自我毁灭的危险,就象电脑病毒一样,也许正在游戏快要结束时才会出现,结果却将毁灭全部的内存。”
最后,消费异化致使需求异化,偏离了人的发展。资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商家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刺激消费者,消费者的行为已经被绑架,人们的消费被严重的误导。社会上的各种宣传手段都已经被资本所包装,人的消费出现了严重的迷失,人们把消费与满足、幸福等同起来,消费的数量成为人们衡量自己幸福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把虚假需要的满足当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偏离了人的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商家推Ⅲ的天价幼儿园、天价年夜饭、天价酒、天价烟和天价月饼等等,使得消费完全脱离了人们的基本消费需求而成为畸形消费,扭曲人们的消费观,许多先富起来的人大把大把的花钱消费,造成消费结构的迷失。许多人也企图通过这些畸形消费来达到其某种正常情况下不能达到的心理需求,实现其某种目的。其实越是畸形消费,就越是偏离人的发展,因为畸形消费除了激起人们物质消费上的攀比和炫耀外,并不能促进人们的精神上的富足和人格上的健全完善,更不可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不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又怎么会成为可能?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