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策略——改革与战略
作者:钟荣丙来源:原创日期:2013-09-03人气:922
尽快制定《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
(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1.明确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作为协同创新第一主体的企业,应把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升技术水平作为首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真正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在发展战略层面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动力,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培养技术创新的人才,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才能成功开发关键技术,树立自主品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作用。企业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创新的领头人、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参与者。落实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关键是企业家,在所有创新有成的企业背后都有决策人的巨大身影。可以通过培植企业家精神、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强化企业家的核心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家的组织能力和战略眼光,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作用。
3.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活跃的氛围。不然,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焕发出来。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就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发活跃的创新氛围。一要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信念定位为创新,不断培训全体员工“技术至上”的思想。创新思想渗透到企业上上下下人员的意识深处,让他们相信只有不断技术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二要培育创新精神,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努力营造技术人员创新、支持技术人员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技术人员积极创新。三要增强激励机制的包容性和民主性,建立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研境。
(二)转变政府创新角色
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政府是从属主体,是管理者和“服务员”。
1.还“权力”于市场。创新和市场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是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需求;二是创新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创新的价值和效益在市场上体现。当前,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经常被扭曲,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抑制了市场活力。因此,要把市场调节的“权力”还给市场,拆除垄断的藩篱,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被掩盖的低效率,重视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实现创新链向市场、向社会需求延伸。
2.放“自由”于企业。当前,不少政府部门干预经济的行为过于微观.政企不分,过多干预企业行为,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自由”于企业,就要把握“四多四少”:一是少与企业“争利”,少一些“寻租”机会,为企业创造多一些效率,多腾出一些生存空间;二是对企业少一些束缚,少一些对经营的管制、十预,为企业多搭建一些自由竞争的平台;三是对企业尽量少收一些税费,多一些财政投入和专项投入,为企业多减少一些负担,企业就会多一些研发的余裕和从容;四是分配科研资源少一些行政手段,多一些市场调控,企业就多一些公平创新资源和发展机会。
3.加“责任”于政府。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加“责任”于政府,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服务。对协同创新的宏观调控主要在于:一是通过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经济运行调节的导向作用,调控协同创新的方向和领域;二是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控作用,激励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三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规范创新市场和手段。政府的优质服务主要在于:一是部门之间不推诿、不扯皮,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形成合力,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二是建立技术、资金、商务、科技、中介、人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机构代码审批、税务咨询等代办服务;三是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四是建立和完善经常性服务机制,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共谋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1.重点实验室。我国自1984年开始组建重点实验室,从级别看,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从行业看,包括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在于“流动”和“联合”。通过“流动”,一方面,引进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实验室急需人才,充实和优化研究队伍;另一方面,释放重点实验室的富余人才,减轻实验室负担。通过“联合”,整合一定区域内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开展联合攻关、综合研究和交叉研究。
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和技术工程化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带动行业发展的新型科研实体。首先,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引进市场化运作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人事、财务、决策和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严格选项标准,完善审批程序;规范过程管理,提高组建效率;强化目标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找准定位,明晰产权,保障发展。其次,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建立以依托单位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与金融贷款、利用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鼓励工程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的竞争性招投标,强化资源合理配置,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再次,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展人员培训与咨询服务,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不断壮大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人才队伍。
3.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博士后流动站的发展出路在于多样化。一是培养目标多样化。博士后在使用中培养,培养中应不拘一格,因人施教、量才用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力培养高层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既懂科技知识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培养高层次、优秀的干部队伍。二是就业选择多样化。博士后要树立择业目标多元化的观念,就是博士后就业要有科学的择业观,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条件、能力和经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打破就业方向的单一化,拓宽就业思路。
(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力度
1.在科技人才方面。一是对高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纳税,还可以将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二是对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的各类奖励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三是对从事科研开发人员以技术入股而获得的股权收益,实行定期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
2.在创新主体方面。一是税收抵免。对经政府批准的新技术工业项目投资的本国公司,可以从公司收入中免缴相当于投资金额20%的所得税。二是延期纳税。创新企业由于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支付税款时,其延期缴纳税期最长可以延长3年,减轻创新企业的资金压力。三是将再投资退税政策扩大用于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企业再投资增加创新投入,都可以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还可以将再投资所投入资金的50%部分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退还再投资者。
对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协同创新其时已至。应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和特征、技术特点、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选择既能适合自己健康持续发展又能达到共赢目标的协同创新模式。
(一)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1.明确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作为协同创新第一主体的企业,应把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升技术水平作为首要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真正树立技术创新意识,在发展战略层面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动力,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培养技术创新的人才,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才能成功开发关键技术,树立自主品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作用。企业家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创新的领头人、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参与者。落实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关键是企业家,在所有创新有成的企业背后都有决策人的巨大身影。可以通过培植企业家精神、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强化企业家的核心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家的组织能力和战略眼光,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作用。
3.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活跃的氛围。不然,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焕发出来。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就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发活跃的创新氛围。一要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信念定位为创新,不断培训全体员工“技术至上”的思想。创新思想渗透到企业上上下下人员的意识深处,让他们相信只有不断技术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二要培育创新精神,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努力营造技术人员创新、支持技术人员创新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技术人员积极创新。三要增强激励机制的包容性和民主性,建立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研境。
(二)转变政府创新角色
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政府是从属主体,是管理者和“服务员”。
1.还“权力”于市场。创新和市场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是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需求;二是创新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创新的价值和效益在市场上体现。当前,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经常被扭曲,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抑制了市场活力。因此,要把市场调节的“权力”还给市场,拆除垄断的藩篱,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被掩盖的低效率,重视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实现创新链向市场、向社会需求延伸。
2.放“自由”于企业。当前,不少政府部门干预经济的行为过于微观.政企不分,过多干预企业行为,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自由”于企业,就要把握“四多四少”:一是少与企业“争利”,少一些“寻租”机会,为企业创造多一些效率,多腾出一些生存空间;二是对企业少一些束缚,少一些对经营的管制、十预,为企业多搭建一些自由竞争的平台;三是对企业尽量少收一些税费,多一些财政投入和专项投入,为企业多减少一些负担,企业就会多一些研发的余裕和从容;四是分配科研资源少一些行政手段,多一些市场调控,企业就多一些公平创新资源和发展机会。
3.加“责任”于政府。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加“责任”于政府,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服务。对协同创新的宏观调控主要在于:一是通过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经济运行调节的导向作用,调控协同创新的方向和领域;二是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调控作用,激励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三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规范创新市场和手段。政府的优质服务主要在于:一是部门之间不推诿、不扯皮,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形成合力,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二是建立技术、资金、商务、科技、中介、人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机构代码审批、税务咨询等代办服务;三是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四是建立和完善经常性服务机制,与企业一起共渡难关、共谋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1.重点实验室。我国自1984年开始组建重点实验室,从级别看,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从行业看,包括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在于“流动”和“联合”。通过“流动”,一方面,引进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实验室急需人才,充实和优化研究队伍;另一方面,释放重点实验室的富余人才,减轻实验室负担。通过“联合”,整合一定区域内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开展联合攻关、综合研究和交叉研究。
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和技术工程化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带动行业发展的新型科研实体。首先,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引进市场化运作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人事、财务、决策和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严格选项标准,完善审批程序;规范过程管理,提高组建效率;强化目标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找准定位,明晰产权,保障发展。其次,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建立以依托单位为主体,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与金融贷款、利用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鼓励工程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的竞争性招投标,强化资源合理配置,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再次,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展人员培训与咨询服务,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不断壮大技术创新、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人才队伍。
3.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博士后流动站的发展出路在于多样化。一是培养目标多样化。博士后在使用中培养,培养中应不拘一格,因人施教、量才用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力培养高层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既懂科技知识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培养高层次、优秀的干部队伍。二是就业选择多样化。博士后要树立择业目标多元化的观念,就是博士后就业要有科学的择业观,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条件、能力和经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打破就业方向的单一化,拓宽就业思路。
(四)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力度
1.在科技人才方面。一是对高科技人员在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可比照稿酬所得纳税,还可以将应纳所得税额减征30%;二是对科研人员从事研究开发取得特殊成绩获得的各类奖励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三是对从事科研开发人员以技术入股而获得的股权收益,实行定期免征个人所得税政策。
2.在创新主体方面。一是税收抵免。对经政府批准的新技术工业项目投资的本国公司,可以从公司收入中免缴相当于投资金额20%的所得税。二是延期纳税。创新企业由于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支付税款时,其延期缴纳税期最长可以延长3年,减轻创新企业的资金压力。三是将再投资退税政策扩大用于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企业再投资增加创新投入,都可以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还可以将再投资所投入资金的50%部分的企业所得税税款退还再投资者。
对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协同创新其时已至。应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和特征、技术特点、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选择既能适合自己健康持续发展又能达到共赢目标的协同创新模式。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