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演进、成因及应对措施——改革与战略
作者:罗奕来源:原创日期:2013-09-03人气:1150
欧洲经济本可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重归复苏轨道,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下简称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主权信用评级频频下调,投资者信心步步下跌,许多欧元区国家经济不断恶化,逐渐被欧债危机推入破产的边缘。历时两年多,欧债危机的性质已由开始单一的财政危机逐渐向银行危机、政治危机等多种形式转化,影响区域由局部的欧元区国家逐渐向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全球范围扩散,影响领域由财政金融领域逐渐向就业、贸易、政治等全方位领域进行延伸,应对措施也由开始依靠救助的单一方式向多种方式转变。无论是其演进过程和产生原因,还是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次欧债危机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性。近期一些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具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是各种观点存在差异,而且比较分散,仍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至今仍在讨论中。鉴于此,本文将根据欧债危机的最新发展动态系统地梳理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便人们更为透彻地了解欧债危机的发展过程和更为全面地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机理和应对策略。
一、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
自2009年底以来,国家过度债务引起市场恐慌,信用恐慌的债权者要求更高收益,高额的借款及其成本进一步增加本已高负债国家的负债。欧洲危机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经历了爆发、发展、升级和恶化等四个演化阶段。
(一)危机爆发
2009年10月,希腊首相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希腊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13.7%,远远超过了原来预测的6%,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113%,分别远远超过了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上限(分别为3%和60%)。希腊市场开始出现恐慌,其国债CDS价格开始急剧上升。紧接着,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2009年12月,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进一步引发众多投资者的恐慌,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全面爆发。
与此同时,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恐慌已经开始在关心欧洲态势的投资者中产生,并在2010年初及以后有所加强。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下调其国债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同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10年2月10日,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由此看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开始在欧洲出现,包括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在内的欧元区成员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逐渐表现出难以为预算赤字和负债进行再融资。随着这些国家和其他欧盟国家之间的债券收益价差和信用违约互换价格逐渐加大,这些欧盟国家的信心危机也开始产生,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开始全面爆发。
(二)危机发展
2010年第1季度,希腊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115%,而且呈上升趋势。2010年4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再融资。与此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信用危机逐渐加重,主权债务问题也开始依次爆发,也开始与希腊一样难以或几乎不可能为其债务进行再融资。2010年3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AA-;4月22日,爱尔兰财政赤字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被修正至14.3%;4月27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债务级别调整到BB+;4月28日,标准普尔率先下调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将评级展望前景定为“负面”;2010年底,意大利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119.0%。据标准普尔估计,投资者将由于这些违约事件的发生损失30%-50%。全球股市和欧元货币由于这些公告而全线下降。2010年5月1日,希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严格措施来消减开支和增加税收,但是,2010年5月5日,全民罢工反对这些严格措施。2010年9月,爱尔兰银行无能力再融资,政府第3个年头为银行担保,这些对爱尔兰政府债券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危机升级
2010年11月,希腊债务和赤字水平表明,2011年的任务更加艰巨,出现了比当初恐慌更为严峻的萧条。截至2010年末,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包括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欧盟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都卷入债务危机的漩涡。2011年4月,不管爱尔兰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穆迪还是将爱尔兰银行债务调整到垃圾级别。
(四)危机恶化
2011年5月,希腊公告债务表现更为突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希腊人民普遍拒绝严格措施,并通过愤怒的街头示威来表达他们的不满。2011年6月底,希腊政府提出了另外一项未来5年内280亿欧元开支消减计划,如果这项提议被通过,它将获得欧元区的12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否则希腊将不得不让7月中旬到期的贷款违约。2011年6月13日,标准普尔根据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双边审计的结果——他们要求更为严格的措施,将希腊主权债务级别调整到CCC。2011年7月6日,穆迪将葡萄牙的信用级别调整到垃圾级。2011年9月20日,标普将意大利主权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评级前景为“负面”。2011年11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主权评级由BBB-下调至BB+,并给予“负面”展望。2012年1月27日,惠誉下调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塞浦路斯以及斯洛文尼亚等五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评级前景均为“负面”,并警告欧元区债务危机将会进一步影响这些国家的融资能力。
一、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
自2009年底以来,国家过度债务引起市场恐慌,信用恐慌的债权者要求更高收益,高额的借款及其成本进一步增加本已高负债国家的负债。欧洲危机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经历了爆发、发展、升级和恶化等四个演化阶段。
(一)危机爆发
2009年10月,希腊首相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长宣布,希腊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13.7%,远远超过了原来预测的6%,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113%,分别远远超过了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上限(分别为3%和60%)。希腊市场开始出现恐慌,其国债CDS价格开始急剧上升。紧接着,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著恶化,2009年12月,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进一步引发众多投资者的恐慌,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抛售希腊国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全面爆发。
与此同时,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恐慌已经开始在关心欧洲态势的投资者中产生,并在2010年初及以后有所加强。2010年1月11日,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将下调其国债评级。2010年2月4日,西班牙财政部指出,西班牙2010年整体公共预算赤字恐将占GDP的9.8%;同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5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西班牙股市当天急跌6%,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10年2月10日,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由此看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传染效应开始在欧洲出现,包括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在内的欧元区成员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逐渐表现出难以为预算赤字和负债进行再融资。随着这些国家和其他欧盟国家之间的债券收益价差和信用违约互换价格逐渐加大,这些欧盟国家的信心危机也开始产生,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开始全面爆发。
(二)危机发展
2010年第1季度,希腊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为115%,而且呈上升趋势。2010年4月,希腊政府宣布如果在5月前得不到救援贷款,将无法为即将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再融资。与此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信用危机逐渐加重,主权债务问题也开始依次爆发,也开始与希腊一样难以或几乎不可能为其债务进行再融资。2010年3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AA-;4月22日,爱尔兰财政赤字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被修正至14.3%;4月27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债务级别调整到BB+;4月28日,标准普尔率先下调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将评级展望前景定为“负面”;2010年底,意大利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119.0%。据标准普尔估计,投资者将由于这些违约事件的发生损失30%-50%。全球股市和欧元货币由于这些公告而全线下降。2010年5月1日,希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严格措施来消减开支和增加税收,但是,2010年5月5日,全民罢工反对这些严格措施。2010年9月,爱尔兰银行无能力再融资,政府第3个年头为银行担保,这些对爱尔兰政府债券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危机升级
2010年11月,希腊债务和赤字水平表明,2011年的任务更加艰巨,出现了比当初恐慌更为严峻的萧条。截至2010年末,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已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包括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欧盟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都卷入债务危机的漩涡。2011年4月,不管爱尔兰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穆迪还是将爱尔兰银行债务调整到垃圾级别。
(四)危机恶化
2011年5月,希腊公告债务表现更为突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希腊人民普遍拒绝严格措施,并通过愤怒的街头示威来表达他们的不满。2011年6月底,希腊政府提出了另外一项未来5年内280亿欧元开支消减计划,如果这项提议被通过,它将获得欧元区的12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否则希腊将不得不让7月中旬到期的贷款违约。2011年6月13日,标准普尔根据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双边审计的结果——他们要求更为严格的措施,将希腊主权债务级别调整到CCC。2011年7月6日,穆迪将葡萄牙的信用级别调整到垃圾级。2011年9月20日,标普将意大利主权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A,评级前景为“负面”。2011年11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主权评级由BBB-下调至BB+,并给予“负面”展望。2012年1月27日,惠誉下调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塞浦路斯以及斯洛文尼亚等五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评级前景均为“负面”,并警告欧元区债务危机将会进一步影响这些国家的融资能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