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谈论的是工尺谱吗?
作者:杨殿斛来源:原创日期:2013-09-30人气:1786
一、《红楼梦》关于林黛玉音乐素养的描写
在一定意义上说,《红楼梦》写作的成功与音乐元素的运用密不可分。据胡雪丽《〈红楼梦〉中的社会音乐研究》统计,《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有八十二回提及社会音乐生活,约有1228处。通过音乐活动之生动刻画,既凸显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又张显了故事情节的铺排。可以说,音乐事项的精心构思和设计是《红楼梦》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就得益于音乐元素的运用。
(一)懂戏曲的丫头
前八十回,林黛玉不但喜欢吟诗对赋,而且还懂戏文唱段。第二十三回写林黛玉梨香院隔墙听墙内笛韵歌声就知是演习戏文,偶尔声音听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牡丹亭》之[皂罗袍]),就十分感慨缠绵;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遂点头自叹;听到[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又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想起古人诗中“水流花谢两无情”(唐·崔涂《春夕旅怀》)、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浪淘沙》)之句,又兼所读《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等等描写,说明黛玉戏曲素养很高,不但听懂戏文唱段,还深受戏曲的艺术感染。第四十四回林黛玉借看《男祭》(《荆钗记》)对宝钗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旁敲侧击,讽刺宝玉舍近求远到水仙庵私祭(金钏儿),体现出黛玉对戏曲唱段词与曲的熟知和巧妙运用。
(二)会古琴的姑娘
《红楼梦》后四十回把黛玉塑造成懂古琴的姑娘,笔者认为是后续者根据林黛玉是扬州姑娘的缘故,其中,八十六、八十七和八十九回集中塑造了林黛玉在古琴方面的修养和造诣。
1.交代黛玉学琴的经历
八十六回写宝玉走到潇湘馆,瞧着黛玉看的书(琴谱),上面的字一个也不认得,有的像“芍”字、有的像“茫”字……便打趣黛玉看天书,“从没有听见你会抚琴”,黛玉轻描淡写地回答:“我何尝真会呢。前日身上略觉舒服,在大书架上翻书,看有一套琴谱,甚有雅趣,上头讲的琴理甚通,手法说的也明白,真是古人静心养性的工夫。我在扬州也听得讲究过,也曾学过,只是不弄了,就没有了。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前日看这几篇没有曲文,只有操名。我又到别处找了一本有曲文的来看着,才有意思。究竟怎么弹得好,实在也难。”
2.通晓琴理
第八十六回黛玉讲琴学典故,如数家珍,“书上说的师旷鼓琴能来风雷龙凤,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此处用了三个典故,一是“师旷鼓琴,玄鹤鸣舞,风雨骤然”(《韩非子·十过》),乐应得失;二是“孔子学琴,学而不厌,操知文王”(《史记·孔子世家》),乐道酬勤;三是“伯牙鼓琴,子期听音,高山流水”(《列子·汤问》),乐悦知音。黛玉说典趣闻,又借喻自己知音难觅,足见其琴学深厚。
黛玉讲琴谱,信手拈来,“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是极容易的。还有吟、揉、绰、注、撞、走、飞、推等法,是讲究手法的。”
黛玉讲琴理,头头是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琴理知音,侃侃而谈。
3.熟操琴歌
八十七回黛玉收到薛宝钗用“尤字韵、寒字韵、阳字韵和侵字韵”写的诗文,感慨不已,濡墨挥毫,赋成四叠。翻出琴谱,借《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配齐写好。将自己带来的短琴拿出,调上弦,又操演了指法。其诗赋通过“双玉听琴”表现出来,宝玉和妙玉走到潇湘馆外,听到黛玉低吟琴歌,妙玉评价黛玉的弹奏,先是“君弦太高,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后又“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说明黛玉具有高超的琴艺,琴诗俱佳。
第八十九回黛玉再次论琴,“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够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山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你看这断纹不是牛旄似的么,所以音韵也还清越。”运用焦尾枯桐的典故、鹤山凤尾齐整和龙池雁足相宜之说,说明黛玉对琴具具有专业的知识。
综上所述,林黛玉具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及才能,不仅是抚琴高手,同时对音乐理论也有研究。作为剧中重要人物,林黛玉琴棋诗书俱佳,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首。对于林黛玉形象的塑造,作者通过听戏曲和弹(谈)古琴等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匠心独具地促进了人物形象的刻画。
在一定意义上说,《红楼梦》写作的成功与音乐元素的运用密不可分。据胡雪丽《〈红楼梦〉中的社会音乐研究》统计,《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有八十二回提及社会音乐生活,约有1228处。通过音乐活动之生动刻画,既凸显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又张显了故事情节的铺排。可以说,音乐事项的精心构思和设计是《红楼梦》写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林黛玉形象的塑造就得益于音乐元素的运用。
(一)懂戏曲的丫头
前八十回,林黛玉不但喜欢吟诗对赋,而且还懂戏文唱段。第二十三回写林黛玉梨香院隔墙听墙内笛韵歌声就知是演习戏文,偶尔声音听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牡丹亭》之[皂罗袍]),就十分感慨缠绵;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遂点头自叹;听到[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又如醉如痴,站立不住;想起古人诗中“水流花谢两无情”(唐·崔涂《春夕旅怀》)、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浪淘沙》)之句,又兼所读《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等等描写,说明黛玉戏曲素养很高,不但听懂戏文唱段,还深受戏曲的艺术感染。第四十四回林黛玉借看《男祭》(《荆钗记》)对宝钗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旁敲侧击,讽刺宝玉舍近求远到水仙庵私祭(金钏儿),体现出黛玉对戏曲唱段词与曲的熟知和巧妙运用。
(二)会古琴的姑娘
《红楼梦》后四十回把黛玉塑造成懂古琴的姑娘,笔者认为是后续者根据林黛玉是扬州姑娘的缘故,其中,八十六、八十七和八十九回集中塑造了林黛玉在古琴方面的修养和造诣。
1.交代黛玉学琴的经历
八十六回写宝玉走到潇湘馆,瞧着黛玉看的书(琴谱),上面的字一个也不认得,有的像“芍”字、有的像“茫”字……便打趣黛玉看天书,“从没有听见你会抚琴”,黛玉轻描淡写地回答:“我何尝真会呢。前日身上略觉舒服,在大书架上翻书,看有一套琴谱,甚有雅趣,上头讲的琴理甚通,手法说的也明白,真是古人静心养性的工夫。我在扬州也听得讲究过,也曾学过,只是不弄了,就没有了。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前日看这几篇没有曲文,只有操名。我又到别处找了一本有曲文的来看着,才有意思。究竟怎么弹得好,实在也难。”
2.通晓琴理
第八十六回黛玉讲琴学典故,如数家珍,“书上说的师旷鼓琴能来风雷龙凤,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此处用了三个典故,一是“师旷鼓琴,玄鹤鸣舞,风雨骤然”(《韩非子·十过》),乐应得失;二是“孔子学琴,学而不厌,操知文王”(《史记·孔子世家》),乐道酬勤;三是“伯牙鼓琴,子期听音,高山流水”(《列子·汤问》),乐悦知音。黛玉说典趣闻,又借喻自己知音难觅,足见其琴学深厚。
黛玉讲琴谱,信手拈来,“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是极容易的。还有吟、揉、绰、注、撞、走、飞、推等法,是讲究手法的。”
黛玉讲琴理,头头是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琴理知音,侃侃而谈。
3.熟操琴歌
八十七回黛玉收到薛宝钗用“尤字韵、寒字韵、阳字韵和侵字韵”写的诗文,感慨不已,濡墨挥毫,赋成四叠。翻出琴谱,借《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配齐写好。将自己带来的短琴拿出,调上弦,又操演了指法。其诗赋通过“双玉听琴”表现出来,宝玉和妙玉走到潇湘馆外,听到黛玉低吟琴歌,妙玉评价黛玉的弹奏,先是“君弦太高,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后又“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说明黛玉具有高超的琴艺,琴诗俱佳。
第八十九回黛玉再次论琴,“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够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山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你看这断纹不是牛旄似的么,所以音韵也还清越。”运用焦尾枯桐的典故、鹤山凤尾齐整和龙池雁足相宜之说,说明黛玉对琴具具有专业的知识。
综上所述,林黛玉具有很好的音乐天赋及才能,不仅是抚琴高手,同时对音乐理论也有研究。作为剧中重要人物,林黛玉琴棋诗书俱佳,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首。对于林黛玉形象的塑造,作者通过听戏曲和弹(谈)古琴等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匠心独具地促进了人物形象的刻画。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