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语文教科书中的几个错误-文学论文发表
摘要:幼儿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教材存在明显的错误。不若、吴会、执事、清冽、随意、迍迍等释疑意或释音存在错误,在此指出,希望不要致使错误流传。
关键词:教材错误 指出 方家指正
在使用幼儿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试用本,1998年12月第一版,下同)时,发现了几处明显的错误,在此提出来供老师、学生和编辑者参考。
《阅读和写作》第一册第18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对“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一句中“不若”的注释为“不知”。“不知”是讲不通的,此处应是“不如”或“比不上”,整句意为“徐公不如您美”或“徐公比不上您美”。
第一册第22课《隆中对》中,对“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中“吴会”的“会”课文注音为“guì”,此处有误。“吴会”的课文注释是“吴郡和会稽郡”,“会”做“会稽郡”解时读音应为“kuài”,也有注做“kuà”的,手头的2005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注音为“kuài”, 但没有查到“guì”读音的出处。
第一册第17课《烛之武退秦师》中,对“敢以烦执事”句中“执事”的注释课文注释为“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查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执事”的释意有5条:①侍从,左右供役使的人;②在书信中作对方的敬称,表示不敢直指其人; ③各部门的专职人员; ④主持工作; ⑤婚丧喜庆所用的旗、牌、伞等依仗。此处显然应当为第①义项,此句意思应为“(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利,)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同样出自《左传》的《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类似用法,“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此句中“执事”用的也是第①义项。
第二册第17课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正文和注释出现字形不一致的情况。正文“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句中正文“清冽”字和注释“清洌”的字形不同。“清冽”之“冽”意为“寒冷”①。如明代徐宏祖《游天台山》“山高风冽”中“冽”的意思即为“寒冷”。课文中“洌”意应当为“清澈”,当用“洌”字;注释中“清洌”用的字形“洌”是正确的,估计是排版时粗心所致。
第三册第12课《近体诗九首》中王维的《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注释有误。课文此句注释为“春草就随它枯萎吧”,此误。“随意”应为“唐宋人的口语,相等于现代口语的 ‘尽管 ’” ②。此句意思为“尽管(现在已是秋天)春草已经凋零,王孙还是可以居留的”。王昌龄在《重别李之平事》的结句“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也有相同的用法。《重别李之平事》中二句意思为“尽管在青枫白露的秋天,吴姬还在歌舞留客”,此处“随意”也是“尽管”的意思。
第四册第18课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句,“迍迍”的注音有误。“迍迍”课文注释为“行动迟缓的样子”,注音为“tún tún”。查《古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迍迍”的注音为“zhūn zhūn”,释义有二:①“行路艰难的样子”;②“困顿”③。
蔡邕在《述行赋》中有“迍迍邅其蹇连,潦汙滞而为灾”的句子,“迍邅”即用“行路艰难的样子”之意,与《长亭送别》中的用法相近。
由于手头资料有限,不足之处难免,希望方家指正。但语文学科是基础文化学科,教科书事关重大,师范学校用书尤其影响深远,希望编者、校对者细心再细心,把正确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
注:①见《古代汉语词典(修订本)》,2005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②见施蛰存《唐诗百话》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
③见《古代汉语词典(修订本)》,2005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