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院校相关情况研究
(一)外军院校军事素质教育的基本状况
在美国,美军认为军事院校是军队武装力量胜利的奠基石,他们强调,各种类型、层次的院校都是军事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主要通过它的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各个院校都着力研究部队的人才需求情况、深入分析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将本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与部队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使本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高的军事素质、为部队的各项军事工作以及在军事战争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服务。
在俄罗斯,制订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法规,用来明确军事院校的地位,确立他们承担的主要任务,而且就军事院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国防部明确规定,军事院校有权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有权制订自己的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权开设基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尽管俄罗斯沿用前苏联的集权式管理模式,但也给军事院校的发展和具体操作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同样重视院校教育与部队需要的紧密结合。
在英国,其办学模式强调军地联合,既突出军队院校的军事特色,又利用著名大学的学术优势。比如,布里塔尼亚皇家海军军官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研究学院联合办学,学院学制有3年和1年两种。学制3年的课程,第一学年的课程与1年制课程内容完全相同,后两个学年转入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研究学院继续学习,毕业时获得普利茅斯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然后再到部队任职。学制1年的课程,主要在布里塔尼亚皇家海军军官学院完成海军军官任职前的岗位培训任务,毕业后直接到部队任职或转到皇家军事科学学院或其他地方大学“连读”自己感兴趣、范围更加广泛的学士学位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英军院校非常重视对学员作战指挥能力的培养,坚持以未来作战需求牵引军事人才培养,大大增加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此外,英国军校重视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的积极作用,力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员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在日本,其军校办教育的理念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军事人才的素质培养,让学员从教室走进训练场,再从训练场回到教室,先用所学知识指导训练,再通过训练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使学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在德国、印度等国家,也通过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模式致力培养学员的综合军事素质,力争向国家和部队输送适合其需要、适应当今新军事形势的军事人才。
(二)外军院校军事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
纵观各国的军事院校教育,可以看出,他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针对性教育。外军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普遍重视针对性教育,大多遵循训用一致原则。他们认为,培训必须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才能收到所要达成的效果。
2.素质式教育。外军院校重视对学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外军认为,军官的素质是其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美军提出,“精神素质”“知识素质”和“行动素质”是对各级各类军官的共同要求。日军认为,军官的素质体现为“责任感”“行动能力”“判断能力”和“指挥与领导能力”。俄军在注重军官其他素质的同时,尤其重视提高其心理素质。
3.创新式教育。外军十分重视院校在培训创新人才中的突出作用,把军校学员创新能力的培训作为院校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用新的人才观审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和摇篮。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