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之我见
作者:郭长来来源:原创日期:2013-11-21人气:1446
引言
煤炭质量的优劣事关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想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煤炭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煤炭企业就应该提高质量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煤炭质量进行改善提高,从而为企业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 煤炭质量管理的现状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煤炭的质量对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管理措施、提高煤炭质量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煤炭的开采不仅受到技术的限制,回采率也不是很高,洗选煤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导致煤炭的不必要浪费较大;其次由于受到地下煤的储量限制,煤炭资源总量不断下降,尤其是优质的煤炭资源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煤层厚度逐渐的薄弱,采深逐渐加大,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煤炭资源挖掘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都对煤炭资源的质量及管理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的煤质管理模式一般为企业按照国家制定煤质国标,实行垂直计划管理的方法已不适合当前的煤质管理现状。
2 煤炭质量下降的几点问题
2.1 对煤炭质量的控制意识较差 煤炭企业对煤炭质量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煤炭企业为了快速获取更大的效益,往往忽视了对煤炭质量的管理。一方面通过重视煤炭产量的提升,以做大生产规模来提高企业效益,导致出厂的煤炭质量并不高,进而对销售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煤炭的开采环境相对较为恶劣,恶劣的工作环境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粗心大意,继而对产煤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质量问题的影响,在煤炭质量检测中对煤炭的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保障煤炭质量的力度,但对整个煤炭开采的过程进行监控还比较困难。
2.2 煤炭质量控制的工作较为被动化 随着煤矿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煤矿机械日趋智能化、大型化,采煤更多采用综掘、综采生产工艺,煤矿产量也迅速扩大,但是,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结构不均,采煤设备对煤层夹矸无法区分,采煤生产时对煤炭质量的控制工作极为被动。同时,对有关于煤炭质量以及成本的问题涉及的相对较少,这也就对煤炭的情况无法进行及时的掌握,也不利于对煤炭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的技术进行控制,简单的说会导致实际对煤炭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旦煤炭出现问题,对其进行补救也较为困难。这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以此来加强煤炭的质量,降低由于质量原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3 煤炭质量考核体系不完善 煤炭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在保障安全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但由于提高煤炭质量需要大量投入,甚至有时需对整个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而部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以提高产量,扩大规模为首选,严重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造成对企业煤炭进行管理的措施与制度不能有效的进行贯彻落实。
2.4 质量控制方式有误 对质量进行控制应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并从源头开始进行管理。要加强对井下开采工作的控制与管理,由于不同地区的煤矿开采条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有的企业没有认真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地质条件了解不充分,就进行施工,这也就造成开采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无法做到对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也就导致煤炭的质量相对较差。此外,煤矿建设中往往缺少煤质把关的关键工序,只建设采煤环节,不建设洗煤环节,这在动力煤煤矿尤为普遍,现在对煤炭进行生产还没有对工艺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与控制,在对煤炭的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结果过于重视,相对来讲,对过程相对较为忽视。
3 加强煤炭管理提高煤炭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煤炭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煤炭企业的现状以及市场的需求,就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煤炭资源的质量。同时还应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以此来加强煤炭产业良性发展,对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对事前做好准备工作,事中对生产做好控制与管理,在事后还应做好反馈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对煤炭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提升煤炭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要大力加强质量建设,积极开展煤质工作宣传力度,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员工充分认识煤炭质量和煤质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转换工作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切实实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
3.3 加强煤炭管理提高煤炭质量的技术措施 ①首先,应建立相应的煤炭质量检查部门,以此来对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以及工序进行监督与检查,对企业的煤炭管理制度有效的落实,促进企业煤炭的质量发展。②完善煤矿生产工艺,建设煤质把关工程。动力煤矿尤其要建设洗煤厂,只有对采出的毛煤进行选煤加工,才能真正提高煤质的技术保证。③应认真开展地质(煤质)勘探工作,确保采煤生产工艺设计的可靠与科学;在生产一线要实行煤质岗位责任制,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④公司的相应领导应定期参与采矿以及生产加工工作的指导,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
3.4 严把现场管理关 ①顶板破碎时及时上网,及时维护,煤巷掘进时,支护要完整,不漏矸、不冒顶;半煤岩掘进时,要做到煤岩分掘、分装、分运,并统一排矸或就地处理。炮采工作面要加强打眼放炮管理,采面在1.6—2米之间要做到“三不准”(即炮眼不准打夹矸层、不准打顶板、不准打破底版)和“三控制”(即控制炮眼装药量、控制炮眼深度、控制炮眼角度),防止崩碎矸石入煤内,保持矸石有一定的块度,以利选矸。②工作面涌水及时疏干,洒水点要严格控制洒水量,努力降低毛煤的水份。③狠抓捡矸关,严控杂物混入,严格执行“三选”(即采面选、开溜选、专人选)和“两不上”(溜子里有煤不上矸石、有矸石不上煤)。在运输过程中不同煤种不同质量的煤坚持分装分运,在存放过程中坚持分别储放,严禁半煤半岩、脏杂物等混入煤堆。④煤炭加工要加强洗(筛)选拣矸,降低煤炭灰分、硫分,提高发热量;提高洗(筛)选加工系统的工作能力,完善各项设施,合理调节生产,防止因生产集中影响筛分和选矸效果;加大筛选厂人力投入,通过实施计件制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商品煤的质量。
3.5 加强运输与储装过程的质量管理 加强煤炭的质量也应该加强储装与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具体应做到:首先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煤矿资源进行重新加工,对无法进行重新加工的煤炭资源单独存放,同时,没有许可,不能将其进行装车;在进行装车的过程中,对煤炭的质量与品种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混装的状况;对煤炭的运输以及质量管理应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部门进行严惩,对质量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提高员工对煤炭质量的重视。
4 结语
煤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资源,想要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就应该提高对煤炭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业对煤炭质量的管理,以此来保障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同时对煤炭质量进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而且煤炭质量好坏将对企业的社会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煤炭质量的优劣事关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想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煤炭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煤炭企业就应该提高质量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煤炭质量进行改善提高,从而为企业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 煤炭质量管理的现状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煤炭的质量对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管理措施、提高煤炭质量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煤炭的开采不仅受到技术的限制,回采率也不是很高,洗选煤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导致煤炭的不必要浪费较大;其次由于受到地下煤的储量限制,煤炭资源总量不断下降,尤其是优质的煤炭资源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煤层厚度逐渐的薄弱,采深逐渐加大,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煤炭资源挖掘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都对煤炭资源的质量及管理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的煤质管理模式一般为企业按照国家制定煤质国标,实行垂直计划管理的方法已不适合当前的煤质管理现状。
2 煤炭质量下降的几点问题
2.1 对煤炭质量的控制意识较差 煤炭企业对煤炭质量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煤炭企业为了快速获取更大的效益,往往忽视了对煤炭质量的管理。一方面通过重视煤炭产量的提升,以做大生产规模来提高企业效益,导致出厂的煤炭质量并不高,进而对销售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煤炭的开采环境相对较为恶劣,恶劣的工作环境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粗心大意,继而对产煤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煤矿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质量问题的影响,在煤炭质量检测中对煤炭的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保障煤炭质量的力度,但对整个煤炭开采的过程进行监控还比较困难。
2.2 煤炭质量控制的工作较为被动化 随着煤矿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煤矿机械日趋智能化、大型化,采煤更多采用综掘、综采生产工艺,煤矿产量也迅速扩大,但是,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煤层结构不均,采煤设备对煤层夹矸无法区分,采煤生产时对煤炭质量的控制工作极为被动。同时,对有关于煤炭质量以及成本的问题涉及的相对较少,这也就对煤炭的情况无法进行及时的掌握,也不利于对煤炭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相关的技术进行控制,简单的说会导致实际对煤炭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旦煤炭出现问题,对其进行补救也较为困难。这就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以此来加强煤炭的质量,降低由于质量原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3 煤炭质量考核体系不完善 煤炭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就是在保障安全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但由于提高煤炭质量需要大量投入,甚至有时需对整个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而部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以提高产量,扩大规模为首选,严重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造成对企业煤炭进行管理的措施与制度不能有效的进行贯彻落实。
2.4 质量控制方式有误 对质量进行控制应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并从源头开始进行管理。要加强对井下开采工作的控制与管理,由于不同地区的煤矿开采条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有的企业没有认真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地质条件了解不充分,就进行施工,这也就造成开采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无法做到对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也就导致煤炭的质量相对较差。此外,煤矿建设中往往缺少煤质把关的关键工序,只建设采煤环节,不建设洗煤环节,这在动力煤煤矿尤为普遍,现在对煤炭进行生产还没有对工艺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与控制,在对煤炭的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结果过于重视,相对来讲,对过程相对较为忽视。
3 加强煤炭管理提高煤炭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科学的煤炭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煤炭企业的现状以及市场的需求,就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煤炭资源的质量。同时还应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以此来加强煤炭产业良性发展,对市场的动态变化进行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对事前做好准备工作,事中对生产做好控制与管理,在事后还应做好反馈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对煤炭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提升煤炭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要大力加强质量建设,积极开展煤质工作宣传力度,使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员工充分认识煤炭质量和煤质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转换工作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切实实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
3.3 加强煤炭管理提高煤炭质量的技术措施 ①首先,应建立相应的煤炭质量检查部门,以此来对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以及工序进行监督与检查,对企业的煤炭管理制度有效的落实,促进企业煤炭的质量发展。②完善煤矿生产工艺,建设煤质把关工程。动力煤矿尤其要建设洗煤厂,只有对采出的毛煤进行选煤加工,才能真正提高煤质的技术保证。③应认真开展地质(煤质)勘探工作,确保采煤生产工艺设计的可靠与科学;在生产一线要实行煤质岗位责任制,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④公司的相应领导应定期参与采矿以及生产加工工作的指导,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
3.4 严把现场管理关 ①顶板破碎时及时上网,及时维护,煤巷掘进时,支护要完整,不漏矸、不冒顶;半煤岩掘进时,要做到煤岩分掘、分装、分运,并统一排矸或就地处理。炮采工作面要加强打眼放炮管理,采面在1.6—2米之间要做到“三不准”(即炮眼不准打夹矸层、不准打顶板、不准打破底版)和“三控制”(即控制炮眼装药量、控制炮眼深度、控制炮眼角度),防止崩碎矸石入煤内,保持矸石有一定的块度,以利选矸。②工作面涌水及时疏干,洒水点要严格控制洒水量,努力降低毛煤的水份。③狠抓捡矸关,严控杂物混入,严格执行“三选”(即采面选、开溜选、专人选)和“两不上”(溜子里有煤不上矸石、有矸石不上煤)。在运输过程中不同煤种不同质量的煤坚持分装分运,在存放过程中坚持分别储放,严禁半煤半岩、脏杂物等混入煤堆。④煤炭加工要加强洗(筛)选拣矸,降低煤炭灰分、硫分,提高发热量;提高洗(筛)选加工系统的工作能力,完善各项设施,合理调节生产,防止因生产集中影响筛分和选矸效果;加大筛选厂人力投入,通过实施计件制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商品煤的质量。
3.5 加强运输与储装过程的质量管理 加强煤炭的质量也应该加强储装与运输过程的质量管理,定期进行抽样检查,具体应做到:首先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煤矿资源进行重新加工,对无法进行重新加工的煤炭资源单独存放,同时,没有许可,不能将其进行装车;在进行装车的过程中,对煤炭的质量与品种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混装的状况;对煤炭的运输以及质量管理应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部门进行严惩,对质量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提高员工对煤炭质量的重视。
4 结语
煤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资源,想要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就应该提高对煤炭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业对煤炭质量的管理,以此来保障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同时对煤炭质量进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兴衰,而且煤炭质量好坏将对企业的社会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