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一)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澎湃的思维“海洋”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旧事物易产生认知疲劳,导致“熟视无睹”,所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生就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复习课不能走上新课的老路,必须创出“新”意与“深”意。情境教学是使复习课出“新”、出“深”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犹如一段时空,把有关教学的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师生心灵沟通,让学生的思维撞出智慧的火花。
1.情境创设要生活化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的热情,复习课通过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把已有知识应用于对生活、生产现象的解释,既消除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枯燥感,又有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重要的酸》一节,笔者针对胃酸是HCl,课上投影各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说明书,让学生讨论其原理;在《缓慢氧化》一节,出示搜集的食品干燥剂(CaO)和脱氧剂C还原性Fe粉),讨论哪个效果更好。
2.情境创设要有发散性
创设情境不是一问一答、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把已有知识置于情景中,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讨论,增强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反思,发展发散思维。如在《重要的酸》一节,笔者通过对一瓶“酸雨”,设置两个问题:(1)检验是否为酸雨有哪些方法?(2)有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降低其酸性?
(二)心中有纲,明确学生的主题任务,体验“自主”的乐趣
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张,“学”决定“教”,教师的“教”必须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复习课教学,教师要以纲为本,将知识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既要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学习任务,又要使学生构建起新的体系,澄清模糊认识,在完成任务中实现新的发展。如《化学式和化合价》一节,围绕教学目标,将任务分解成以下步骤:1.比一比:元素符号和名称相互转换,落实对元素的识记;2.写一写:用C、H、O、Na四种元素,尽可能多地写出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提高化学式的书写能力;3.说一说:(投影学生作品中)H2O、Na、Na2CO3的意义,落实化学式的意义;4.议一议:H2O的化学式中H原子为什么是2个,落实对化合价的理解;5.标一标:所写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6.查一查:利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为0,落实化合价的应用;7.忆一忆:构建如下知识体系: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初中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复习课为避免学生认知疲劳,有效组织探究活动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学情,科学分组,还要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好动态生成资源。如《重要的酸》一节,笔者通过对一瓶“酸雨”(H2SO4溶液),递进设计学生探究活动:1.检验酸性的方法;2.测定其pH值;3.降低其酸性的方法;4.HCl溶液酸性降低的方法。通过学生交流,对1、2两个问题构建起“①用石蕊试液可检验酸性、中性和碱性,②用酚酞试液检验碱性,③用pH试纸不仅检验酸碱性,还可以测酸碱度”的知识体系,澄清了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明白了酸雨的概念。
第3个问题,物理方法:稀释。还让学生明白酸碱性,除与溶质性质有关外,还与浓度有关。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