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及新能源产业在宜昌的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王俊、张友贤来源:原创日期:2013-12-06人气:1098
引言
火的使用开始了人类文明,同时也开始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开始了第二次照明领域的革命,这次革命产生了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百年跨国巨头。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的出现,引发了全世界对照明的新思考。它采用冷光源发光,改变了传统的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低能耗高亮度,环保、节能,将引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三次变革。全球许多国家投入了专门的力量对其进行研究,LED照明产业更是成为现今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未来几年,我国LED潜在市场规模庞大,据测算,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1 发展LED照明的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LED照明也成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发展LED照明产业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发电大国,其中仅照明用电就占发电总量的12%,年照明用电约4000亿千瓦,而且目前仍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增长。
如推广应用LED照明,可节约用电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葛洲坝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总合的两倍。同时,控制照明用电的速度增长对缓解我国电力供应不足将大有益处。此外,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承诺减排25%,节能是必然之举,大规模采用LED照明更是当务之急。
在产业政策上,2003年3月,“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将“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开发”立项。同年9月,科技部、信息部等多部委及北京等11个地方政府,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小组,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2005年,国家制定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计划”。2006年2月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863计划)”将半导体照明列为重点工程。2007年,国家计委、科技部发布的《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出,优先支持功率型LED光电器件等重点产业。2009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及多部委联合制定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明确地将半导体照明列为三大重点领域之一。2012年5月7日,科技部发布《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加大对LED照明推广的支持力度。
2 宜昌市发展LED照明及相关新能源产业的意义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电站都位于此处。
由于宜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决定了宜昌工业发展的重点是载电体工业,即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宜昌水电能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以高耗能、大耗水、环保型为特征的载电体工业。
另一方面,由于宜昌宜居的生活环境,清洁的水电资源以及丰富的巴蜀文化,使宜昌在发展低碳、环保旅游城市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以往宜昌丰富的水电资源,重工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黑色冶金、有色冶金4大高耗能重工业体系,并占有绝对比重,单位GDP能耗巨大,这与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方向存在着偏差。
因此,调结构,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现有重工业科技节能减耗能力,不断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技术先进、能耗较低的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化行业结构,实现宜昌市能源低碳化的任务迫在眉睫。采用LED照明及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成为化解这些难题,提升宜昌的竞争力,向世界水电旅游名称发展的最好选择。
LED照明及新能源产业由于低能耗、环保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成为现在全球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LED照明的市场将达到5000亿元。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宜昌市于1988年成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于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这10多年的发展,使宜昌拥有了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匡通电子有限公司等大批在LED及新能源产业中居于前列的公司。这些基础使得宜昌有能力在LED照明及新能源产业做出一番事业,而其中政府如何扶持、指导,不留于口头形式,形成在实践中有章可循及可操作的方法,还需要调研及研究。
此外,LED照明及新能源产业在宜昌的发展过程中,应如何联合与竞争,使之在产业结构和开发项目上布局均衡、减少重复和盲目建设;宜昌的高校、相关科研院所、政府科技部门如何培养相应的人才、搭建共享的科研及技术平台,使宜昌成为武汉光谷科研技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等问题,都需要好好调研及研究。
3 宜昌市发展LED及新能源产业的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宜昌市光电子及新能源相关公司,比如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匡通电子有限公司等新能源公司,我们发现:目前,我市LED、光伏及其相关产业已形成规模,LED照明应用也正铺开,虽有市场经济规律调节其取向,企业自主兴衰,但城市发展却与企业相连、与GDP休戚相关。因而不能坐视企业在狭缝中自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自灭,宜尽力扶持、指导和引导,为不流于口头形式和实践中有章可循以及可操作性,需在组织、政策及实施细则上采取相应措施。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3.1 制定宜昌市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应用发展规划,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基地,强化产业配套,相关企业的地域位置相对集中为好,形成以宜昌城区为核心,东与武汉光谷接轨,技术合作,辐射周边区县,在推广应用上尽力涵盖恩施、川东。
在半导体照明的衬底材料、外延、封装、应用等产业链中,宜昌企业目前以封装、应用为主,这与全国同行业形势相似,虽有全国最大的封装企业落户宜昌,但属低端产品,宜鼓励和引导部分封装企业产品结构向大功率单管、大功率集成和SMD(贴片式)LED集中,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光伏产业力求开发热(温差)发电材料与之组合,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3.2 设立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和投资基金,其目的有二:
一,用于支持光电子及新能源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新项目产业化。
二,引导金融资本、招商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入。
引导基金的来源渠道:
①政府投资,提高融资的安全感及信任度。
②把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税收资金再投入。
③公用事业照明改造后的节能资金。这与当前兴起的能源合同管理办法有异,但更利于led照明产业的发展。
④国家相关节能财政补贴资金。
3.3 建立推广应用光电子及新能源的政府与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相结合的协调办事机构,促进、指导和引导我市光电子及新能源应用的有序发展。使之在产业结构和开发项目上布局均衡合理,减少重复和盲目发展,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提高投入产出比,整合经营艰难、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一阵国际的LED及新能源并购风暴正刮向我国,势将许多地方小企业压倒,如不早作准备,就将沦为新买办,2010年九月在北京曾召开过LED行业整合会议,可惜参加的企业面极窄。未引起广泛关注。
3.4 在LED路灯照明的推广应用上,宜早出台地方政策,扶持、帮助地方企业发展,不能成为所谓平等竞争的自由港,许多城市已有公开或内部控制扶持本地企业的规定,宜昌也当如法炮制,由相关部门监督质量、领导和协调市内推广应用,由物价部门核定价格,对企业直接或间接补贴。如在本区内推广应用LED照明放任自流,任其竞争,则宜昌市民及地方财政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3.5 组建宜昌光电子及新能源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它应是各相关企业、单位及高校共同组建和共同享用的科研及工程试验平台,可借鉴世界通行的联合研究机构的运作方式。组织多方面资源力量联合技术攻关,成果共享。争取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指导、帮助和合作。同时,我市也初具独立研究的基本条件,LED照明及新能源包罗的专业虽广,如光、机、电、热管理、化工(如新材料)等,所幸我市一应俱全,有极好的科技力量,只是组织而已。
此外,我市多晶硅、铝材、石墨、超强超轻、极具节能优势的芳纶蜂窝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优势产品,值得作宽泛应用和深加工的开发。研发新型逆变器、智能照明控制装置,提高新能源微网并网的低压穿越能力研究等。
3.6 尽早尽快作公共场所光伏应用试点。我市有独具的优越条件,为我市率先进入光伏建筑一体化城市提供经验,争取国家扶持与帮助。
宜昌周边丘陵有较多高顶平台,如笔者实地观察过的晓峰、军田坝的日照、风力均有开发价值,一旦国家对能源类型作强制性配置(可预期的能源政策,国际上已有先例),则可再生能源势必突破高成本桎梧而快速发展。宜早准备,先期进入,由试点形成产业。
3.7 及早制定宜昌暂行的LED路灯标准。LED路灯目前没有世界通用标准,也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虽正制定,但迟迟未能出台,若不及早制定宜昌市的LED照明标准,则在宜昌应用的LED路灯,将会在技术参数、性能质量和结构上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不仅难以互换,增加维护成本,且在检验其光、机、电性能上无章可循,莫衷一是。或使照度不足,或使超亮造成光污染,均藏安全隐患。因此,须制定宜昌地方性LED照明标准,避免发展中的混乱局面。
3.8 加快培养我市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的中、高端人才。市场竞争实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实是人才竞争。应多渠道广罗人才和多方法培养人才,引进和发掘专业领军专家,充分利用我市高校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在高校中增加相关专业或班级,组织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以期快速输送生产骨干和提供后备技术力量。这是发展我市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和推广应用的百年大计。
3.9 培育光电子及新能源产能优势,进入资本运作市场。宜昌已有宜化、兴发两化工行业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成果,对推动新兴产业的资本运作应有借鉴的裨益和帮助,可协调另建公司,将行内各企业的各优势部门、车间,独立核算纳入麾下,将有不凡的长期业绩,可争取进入资本运作市场,一旦融资扩大规模,便会成为宜昌的另一产业支柱。目前从事股权体制改革的企业中不乏LED封装企业,未来还将有更多LED企业上市交易。目前,大形势、大趋势如此,我市将如何!不能坐失良机。
火的使用开始了人类文明,同时也开始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开始了第二次照明领域的革命,这次革命产生了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百年跨国巨头。
随着发光二极管(LED)的出现,引发了全世界对照明的新思考。它采用冷光源发光,改变了传统的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低能耗高亮度,环保、节能,将引领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三次变革。全球许多国家投入了专门的力量对其进行研究,LED照明产业更是成为现今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未来几年,我国LED潜在市场规模庞大,据测算,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1 发展LED照明的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LED照明也成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发展LED照明产业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发电大国,其中仅照明用电就占发电总量的12%,年照明用电约4000亿千瓦,而且目前仍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增长。
如推广应用LED照明,可节约用电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葛洲坝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总合的两倍。同时,控制照明用电的速度增长对缓解我国电力供应不足将大有益处。此外,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承诺减排25%,节能是必然之举,大规模采用LED照明更是当务之急。
在产业政策上,2003年3月,“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将“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开发”立项。同年9月,科技部、信息部等多部委及北京等11个地方政府,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小组,启动了“半导体照明工程”。2005年,国家制定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计划”。2006年2月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863计划)”将半导体照明列为重点工程。2007年,国家计委、科技部发布的《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出,优先支持功率型LED光电器件等重点产业。2009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及多部委联合制定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明确地将半导体照明列为三大重点领域之一。2012年5月7日,科技部发布《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加大对LED照明推广的支持力度。
2 宜昌市发展LED照明及相关新能源产业的意义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电站都位于此处。
由于宜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电资源,决定了宜昌工业发展的重点是载电体工业,即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宜昌水电能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以高耗能、大耗水、环保型为特征的载电体工业。
另一方面,由于宜昌宜居的生活环境,清洁的水电资源以及丰富的巴蜀文化,使宜昌在发展低碳、环保旅游城市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以往宜昌丰富的水电资源,重工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黑色冶金、有色冶金4大高耗能重工业体系,并占有绝对比重,单位GDP能耗巨大,这与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方向存在着偏差。
因此,调结构,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现有重工业科技节能减耗能力,不断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技术先进、能耗较低的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化行业结构,实现宜昌市能源低碳化的任务迫在眉睫。采用LED照明及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成为化解这些难题,提升宜昌的竞争力,向世界水电旅游名称发展的最好选择。
LED照明及新能源产业由于低能耗、环保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成为现在全球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LED照明的市场将达到5000亿元。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宜昌市于1988年成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于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这10多年的发展,使宜昌拥有了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匡通电子有限公司等大批在LED及新能源产业中居于前列的公司。这些基础使得宜昌有能力在LED照明及新能源产业做出一番事业,而其中政府如何扶持、指导,不留于口头形式,形成在实践中有章可循及可操作的方法,还需要调研及研究。
此外,LED照明及新能源产业在宜昌的发展过程中,应如何联合与竞争,使之在产业结构和开发项目上布局均衡、减少重复和盲目建设;宜昌的高校、相关科研院所、政府科技部门如何培养相应的人才、搭建共享的科研及技术平台,使宜昌成为武汉光谷科研技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等问题,都需要好好调研及研究。
3 宜昌市发展LED及新能源产业的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宜昌市光电子及新能源相关公司,比如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宜昌劲森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匡通电子有限公司等新能源公司,我们发现:目前,我市LED、光伏及其相关产业已形成规模,LED照明应用也正铺开,虽有市场经济规律调节其取向,企业自主兴衰,但城市发展却与企业相连、与GDP休戚相关。因而不能坐视企业在狭缝中自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自灭,宜尽力扶持、指导和引导,为不流于口头形式和实践中有章可循以及可操作性,需在组织、政策及实施细则上采取相应措施。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3.1 制定宜昌市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应用发展规划,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基地,强化产业配套,相关企业的地域位置相对集中为好,形成以宜昌城区为核心,东与武汉光谷接轨,技术合作,辐射周边区县,在推广应用上尽力涵盖恩施、川东。
在半导体照明的衬底材料、外延、封装、应用等产业链中,宜昌企业目前以封装、应用为主,这与全国同行业形势相似,虽有全国最大的封装企业落户宜昌,但属低端产品,宜鼓励和引导部分封装企业产品结构向大功率单管、大功率集成和SMD(贴片式)LED集中,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光伏产业力求开发热(温差)发电材料与之组合,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3.2 设立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和投资基金,其目的有二:
一,用于支持光电子及新能源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新项目产业化。
二,引导金融资本、招商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入。
引导基金的来源渠道:
①政府投资,提高融资的安全感及信任度。
②把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税收资金再投入。
③公用事业照明改造后的节能资金。这与当前兴起的能源合同管理办法有异,但更利于led照明产业的发展。
④国家相关节能财政补贴资金。
3.3 建立推广应用光电子及新能源的政府与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相结合的协调办事机构,促进、指导和引导我市光电子及新能源应用的有序发展。使之在产业结构和开发项目上布局均衡合理,减少重复和盲目发展,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提高投入产出比,整合经营艰难、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一阵国际的LED及新能源并购风暴正刮向我国,势将许多地方小企业压倒,如不早作准备,就将沦为新买办,2010年九月在北京曾召开过LED行业整合会议,可惜参加的企业面极窄。未引起广泛关注。
3.4 在LED路灯照明的推广应用上,宜早出台地方政策,扶持、帮助地方企业发展,不能成为所谓平等竞争的自由港,许多城市已有公开或内部控制扶持本地企业的规定,宜昌也当如法炮制,由相关部门监督质量、领导和协调市内推广应用,由物价部门核定价格,对企业直接或间接补贴。如在本区内推广应用LED照明放任自流,任其竞争,则宜昌市民及地方财政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3.5 组建宜昌光电子及新能源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它应是各相关企业、单位及高校共同组建和共同享用的科研及工程试验平台,可借鉴世界通行的联合研究机构的运作方式。组织多方面资源力量联合技术攻关,成果共享。争取湖北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指导、帮助和合作。同时,我市也初具独立研究的基本条件,LED照明及新能源包罗的专业虽广,如光、机、电、热管理、化工(如新材料)等,所幸我市一应俱全,有极好的科技力量,只是组织而已。
此外,我市多晶硅、铝材、石墨、超强超轻、极具节能优势的芳纶蜂窝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优势产品,值得作宽泛应用和深加工的开发。研发新型逆变器、智能照明控制装置,提高新能源微网并网的低压穿越能力研究等。
3.6 尽早尽快作公共场所光伏应用试点。我市有独具的优越条件,为我市率先进入光伏建筑一体化城市提供经验,争取国家扶持与帮助。
宜昌周边丘陵有较多高顶平台,如笔者实地观察过的晓峰、军田坝的日照、风力均有开发价值,一旦国家对能源类型作强制性配置(可预期的能源政策,国际上已有先例),则可再生能源势必突破高成本桎梧而快速发展。宜早准备,先期进入,由试点形成产业。
3.7 及早制定宜昌暂行的LED路灯标准。LED路灯目前没有世界通用标准,也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虽正制定,但迟迟未能出台,若不及早制定宜昌市的LED照明标准,则在宜昌应用的LED路灯,将会在技术参数、性能质量和结构上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不仅难以互换,增加维护成本,且在检验其光、机、电性能上无章可循,莫衷一是。或使照度不足,或使超亮造成光污染,均藏安全隐患。因此,须制定宜昌地方性LED照明标准,避免发展中的混乱局面。
3.8 加快培养我市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的中、高端人才。市场竞争实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实是人才竞争。应多渠道广罗人才和多方法培养人才,引进和发掘专业领军专家,充分利用我市高校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在高校中增加相关专业或班级,组织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以期快速输送生产骨干和提供后备技术力量。这是发展我市光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和推广应用的百年大计。
3.9 培育光电子及新能源产能优势,进入资本运作市场。宜昌已有宜化、兴发两化工行业的资本运作经验和成果,对推动新兴产业的资本运作应有借鉴的裨益和帮助,可协调另建公司,将行内各企业的各优势部门、车间,独立核算纳入麾下,将有不凡的长期业绩,可争取进入资本运作市场,一旦融资扩大规模,便会成为宜昌的另一产业支柱。目前从事股权体制改革的企业中不乏LED封装企业,未来还将有更多LED企业上市交易。目前,大形势、大趋势如此,我市将如何!不能坐失良机。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