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现状的思考
随着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已基本建立。而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经过近几年来的运行,成果是非常显著的,却也凸现出许多问题。
一、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当前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运行模式是由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统一存储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保存;各单位根据自己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支付款项和原始凭证要经支付中心进行审核后;国库支付中心通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拨付财政资金。款项直达商品或劳务供应商。
二、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成效
(一)县级财政资金调度能力显著增强
从根本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县级财政资金拨付程序由层层转拨变为实际需要发生时一次拨付,使未支出的大量财政资金不再沉淀滞留在各预算单位的账户中,而是统一集中在国库内。财政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沉淀的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最大限度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县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显著增加,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
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财政性资金都必须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在源头上堵住了逃遁于国库监管之外的财政资金,进一步规范了收支管理,强化了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县级财政资金的使用也就实现了“计划有预算,申请有依据。支付有指标”的改革目的。
(三)县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满足了社会的公共需要
因为有效整合了财政闲散资金,财政部门根据国库资金使用计划,在保证县级政府财政正常支付需要的前提下,还可以对财政存量间歇资金实行集中理财。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无风险效益。
(四)提高了县级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
保证了资金支付的安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国库支付中心根据经济业务性质将资金直接划拨给收款人或供货商,从而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在源头上实施监督。防止了资金被截留、挪用。
(五)县级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促进财政国库改革不断规范完善
国库集中支付使预算单位的指标管理、用款计划的申请、财务处理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需要,单位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加强。严格规范的集中支付审核内容和程序,使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得以进一步规范,增强了预算单位依法理财的意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