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文学论文 > 正文

微纪录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情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董欣迪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4-11-05人气:256

如今,我国在媒介融合的创新之路上发展地愈发坚定,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呈现出多样性、互动性和价值共创等新时代特征,公众能够接触到的媒介产品也愈加丰富多元。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传播、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等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以主流媒体为首的专业媒体不仅要以传统文化为滋养,更要在媒介融合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适应和满足新时代创新的发展。

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台推出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该纪录片共100集,分为4季播出,每一集仅5分钟。该微纪录片的每一集精选珍贵文物从时间维度跨越了中华文明八千年的悠久历史,用媒介创新形式呈现出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该纪录片的成功“出圈”的因素之一,是以微视角、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引发观众们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记忆,其背后所采取的共情传播策略值得深入挖掘。基于此,本文将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对该纪录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情传播展开讨论。

微纪录片与共情传播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中,极为重视纪录片的内容创作与传播。近年来,纪录片呈现出微叙事、微视角的内容转向,微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大获公众的青睐。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进一步推动微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引领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以及推动中华文脉不断延续繁荣等方面指明了新的方向。当下,微纪录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窗口,其能够发挥的能量不容小觑,它通过真实的画面向公众还原国家的历史,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依靠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展现方式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文化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共情传播是一种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是构建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共情传播与其他传播的区别在于,它能够在叙事中插入共情点,使受众自然地转换角色,对传播内容倾注情感,并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引发共鸣,从而极大地消弭传播隔阂,使传播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需要用大众喜爱的方式和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这一背景下,以“情”为媒的共情传播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的强大工具,在现实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叙事共情:视听表达为传统文化增色

短视频微表达搭建沉浸共情空间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人们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早已不如传统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出现为观众带来最直接的情绪刺激,《如果国宝会说话》正是抓住了新时代下内容的传播特性,以每集5分钟的微表达篇幅向受众全方位搭建了沉浸式的共情空间。在这一空间中,有关文物的介绍、文物背后牵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故事被精准简洁地呈现出来,力求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文化交织、对话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每一季的每一集开篇,“你有一条关于国宝的留言”的旁白缓缓响起,配合动画和音效,不禁让人期待后续内容的呈现,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随微纪录片的叙事轨迹探索国宝文物背后的文明足迹。微纪录片每一集的视觉呈现和声音效果共同推动了内容表达,其视听符号的组合编排为观众打造了基本的共情之景,是唤起受众情感、引发受众情绪变化的基本要素。在视觉呈现方面,纯色的背景凸显出国宝文物的细节,随视角缓慢旋转的镜头语言持续地吸引观众的目光,试图将观众拉进视频中那个神秘的文物空间。此外,高精度三维数字扫描、多光影采录技术、表面微痕提取、数字修复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展示了文物的细节,让许多模糊的文物影像重获新生。在听觉呈现方面,多重音效的叠加刺激受众的听觉感官,不断增强其沉浸式的体验感受。例如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2季第3集《曾侯乙编钟》中,一次记录于1986年3月29日的曾侯乙编钟音响记录贯穿整集,富有历史感的播音腔旁白配合编钟各部分的不同音域,向观众真实地呈现出文物的声音特质。其后一曲《茉莉花》的弹奏更是将历史与现代相串联,一场基于声音的时空对话就此展开,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接合新媒体时代的短视频微表达形式以简洁、凝练的特点,通过视觉符号和听觉元素的叠加组合,为受众打造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空间。

拟人化语态叙事叠加情感共通《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语态叙事策略采用将国宝文物拟人化的传播方式,赋予其和人一样的情感、语言、心理活动,这拉近了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活泼的语态策略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同时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通程度,让中华传统文化之魂更加可亲、可感。在第1季第15集《玉组佩》一集中,节目将玉组佩拟人化,第一人称叙事讲述着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以拟人化文物的内心独白为视频起点,将玉组佩的全貌展示在观众面前。这种叙事方式能够迅速搭建起文化与受众之间的意义桥梁,消弭了虚拟与现实间的边界,让观众真实可感地感受到与国宝文物面对面、听其娓娓道来的跨时空体验。这种拟人化的语态叙事方式让传播更加生动,让文化的触达途径更为柔和。《如果国宝会说话》微纪录片一改传统纪录片冰冷生硬、由上至下的传播模态特性,而是将传者和受者调整在同一水平线,邀请公众与其双向互动,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的联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色。

互动共情:全媒体矩阵扩展传播链条

全媒体矩阵扩大共情范围中华传统文化要想传得远,单凭一个平台、一种媒体是断然行不通的。随着智能媒体终端的普及和媒介融合的蓬勃发展,我国在对外传播方面以打造了能够快速凝聚受众注意力的全媒体矩阵而获得了大范围的关注,受众全媒体矩阵的使用习惯也为传播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全媒体矩阵的打造,传统主流媒体的鼎力支持加上社交媒体平台的多元触达极大地扩展了传播范围,横纵联合打造坚固的受众互动圈层。自中央广播电视台上线该微纪录片以来,央视新闻、央视频等主流媒体纷纷上线宣传,为该微纪录片的传播提供权威背书。与此同时,哔哩哔哩、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联合上线,使用年轻人熟悉常用的媒介途径传播增强其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触达更多潜在受众。全媒体矩阵的应用契合了当下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习惯,微纪录片中弹幕、评论的即时性互动更是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情感延伸。当传统文化碰撞网络流行文化,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平台、特定媒介的内容传播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全媒体矩阵的大范围传播与“破圈”为传统文化的共情传播提供了基础性的前提。

社群互动反馈唤醒文化情感共鸣。凝聚共识、唤起共鸣是建立信任、实现说服的重要步骤,而共情元素在其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格兰诺维特曾用强弱关系理论指出社交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强关系传递信任感、影响力和情感支持,弱关系传递信息、知识等新资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社交媒体弱关系的互动反馈,以“趣缘”为纽带、以共同爱好为桥梁的社群互动集中唤醒着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传播更具向心力。以哔哩哔哩为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每一集都引发了受众关于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弹幕中网友的实时留言激发了人们的共同情感。这些弹幕的内容既包括对文物的赞美、对历史的崇敬和对文化力量的感慨,如“我的天,古人智慧不容小觑”、“我们的祖先太有才了”、“真棒,自豪!”等,也包括个体对文物的故事分享、对相关资料的补充讲解,如在第4季第14集《针灸铜人》中不少中医专业的学生留下“中医人报道,来学针灸”的弹幕,在第3季第21集《鎏金铁芯铜龙》中有观众留下“丘行恭是昭陵六骏中唯一一个人像”的补充性内容,而后则有“感谢科普!”“表白黄色科普君”等网友的即时性反馈。这些内容无不体现了受众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微观表现。在以弱关系为主要连接方式的社群互动中,人们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由此在虚拟空间中构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感的共鸣。

文化共情:以物为媒适应时代创新

以微观视角切入传承历史文脉。中国文物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建构集体人份认同和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自近代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的文物经历了大量流失,其中不乏国宝级的文物藏品,这是文化创伤,更是我们民族不可抹去的屈辱记忆。《如果国宝会说话》将选题视角聚焦于我国文物,选题新颖且富有创意,该微纪录片尝试以文物为媒介串联中华传统文化背后的沧桑巨变,从而传承历史文脉,适应时代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要求。每一集的文物都或大或小地担任着我国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借由物引发的情感共鸣帮助人们站在更为微观的视角去审视历史,理解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殷墟嵌绿松石甲骨、秦始皇陵铜马车、三星堆青铜神树、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精选100件文物以时间顺序梳理中华文化的脉络,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帮助人们窥见建筑、交通、饮食、乐器等文化分支的冰山一角。微纪录片以文物微视角的切入降低了传统文化的理解门槛,削弱了受众掌握传统文化的认知压力,让文化共情变得更容易,促使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打造文化迷因赋予传播新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知识性、可塑性和娱乐性,它与开放、即时、创新的数字化时代具有极强的适配性。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打造具有强传播力的文化迷因能够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新的活力,有利于对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活态化保护和传承。《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迷因,围绕文物衍生出的新传播符号将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例如在第1季第1集介绍了仰韶文化的人头壶,于六千至六千五百年前制作的红陶材质的人头壶因其外观酷似人脸而得名,但因其较为简约的制作工艺使其显露出滑稽的“表情”。有网友将文物制作成表情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迷因。这些文化迷因随着社交媒体向多渠道溢散,因社交媒体交互性、碎片性等特点被更多人知晓和应用,掀起了一股强势的文物国潮之风。可以说,微纪录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社媒时代的文化迷因,在微纪录片本身的基础上延长文化传播的路径,实现共情传播。利用通俗易懂且具有传播效力的文化迷因,将高语境的文化内核以低语境形式表征呈现,有利于降低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从而为挖掘文化共情、增加文化价值观的输出提供可行的桥梁。

结语

总的来说,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了叙事共情、互动共情、文化共情三种共情传播策略,是新时代树立我国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实践。在叙事共情中,短小精悍的视频体量符合当下快节奏时代公众的阅读习惯,在视觉和听觉符号的双重加持下,受众得以沉浸式的了解文物故事,在接收视听刺激的同时陶醉于传统文化场域;此外,拟人化的语态叙事策略进一步拉近文物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形成情感共鸣,为传统文化增色。在互动共情中,全媒体矩阵的宣传铺排扩大了该纪录片的影响范围,传统主流媒体联合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双强联动,提升传播声量;同时,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实现即时互动和反馈,以“趣缘”为纽带连接的社交群体共同构成有关《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微纪录片的情感共同体,在互动中进一步引发对文化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文化共情中,该微纪录片创造了以国宝文物为视角叙述的新颖形式,旨在减少文化折扣,消弭传播隔阂,使高语境的文化内核易通俗易懂地形式传播;由微纪录片中衍生的文化迷因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传播活力,它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触达更为广泛的受众,让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加柔性,让传播更易共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它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它利用共情传播策略让受众在细微处感受情感的涤荡,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凝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这启示我们还需要在未来持续创新,把握微纪录片这一新兴的媒介形态,在共情传播的传播逻辑下,真正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中国,面向全世界。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