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钧瓷的审美特征与创新性设计研究

作者:商亚敏来源:日期:2014-01-28人气:2404

中国传统钧瓷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是我们现代陶艺家所获得的精髓,我们有必要对钧瓷的文化内涵加以研究,我们更要反思的是钧瓷美在哪里?怎样搞好钧瓷的创新设计?如何扩展钧瓷匀元素的应用范围?如何传承钧瓷文化?这都是本文亟需研究和探讨的。

1 钧瓷艺术之美

1.1 钧瓷窑变的神奇之美

钧瓷五彩渗化,瑰丽多姿,是经奇妙的“窑变”后形成的自然图画。有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夕阳紫翠忽威岚”的佳句,来歌颂钧瓷窑变色彩的艳丽和构图的美妙。

钧瓷釉色的形成十分奇妙。把涂有同样釉料的瓷坯,放在同一个窑中煅烧,出窑时会形成五彩缤纷的釉色。钧窑瓷器之所以能够烧造艳丽绝伦、匠心独具的窑变釉,最根本的原因是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钧瓷改变过去单纯的青瓷釉的配方,配人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层挂釉,加上独特的烧造工艺,使钧瓷釉层结构变化复杂,釉层含蓄光润犹如宝石。“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免丝纹、鱼子纹、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钧瓷釉色的突破在美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钧瓷的釉色自然形成,绝非人为所造。在同一窑烧造出来的钧瓷,没有色彩完全相同的产品,有一器一色或者一器多色的,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双配”。也是钧瓷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方面。

钧瓷窑变图画是在釉面上形成一种神奇的意境图画,其图画内容,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虫鱼、字画、诗词意境、自然风景、历史故事、人文景观、社会万象等。钧瓷的釉色经过”窑变”,“釉面上呈现出景象万千的美丽图画:有的像仙山琼阁,海市蜃楼;有的像节日焰火,满天繁星;有的像高山烟云,峡谷飞瀑。”展示一种清新、奇特、精美绝伦的釉面效果。窑变包括钧瓷产品釉面的色彩、斑点、纹理、开片及自然图画、意境等,釉面效果丰富而独特。窑变釉色的丰富多彩和流画的惟妙惟肖,让观者舒服,耐人寻味,余韵不尽。

1.2古朴简练的造型之美

钧瓷的造型,古朴自然、端庄典雅、浑然一体,线条简练,起伏有致。钧瓷在器型上继承了古陶瓷、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并运用美学法则和造型艺术规律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钧瓷艺术品。体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传统钧瓷器皿以实用性为主,如碗、盘、罐、盆、炉、鼎、尊、洗、盒、钵、瓶等造型,后来上升到人们的纯粹审美功能。新中国成立后,神厦钧瓷艺人借鉴其它瓷种造型特点,才有了人物和动物的造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著名的陶艺家打破传统造型模式,改变传统钧瓷制作习惯,创造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造型艺术的演变,表现了一种审美情趣的改变,传统造型张扬着一种“自然无为”的艺术风格,追求一种美满、平和的文化内涵;而现代造型艺术追求一种自由、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多以怪异、超脱的造型,凝练为时代的反映。”钧瓷除了精美绝伦的釉色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造型线条的处理上。如双龙活环瓶、梅瓶、凤耳瓶、兽环瓶、吉祥尊等具有仿古的意味,其造型端庄,线条流畅,富于变化,做工精细,在工艺达到有法皆备、无美不臻的地步。

1.3精工细作的人巧之美

    钧瓷为窑变成色,对气氛极为敏感,控制较难,对季节、天气、温度、大气湿度都有影响,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所以说:“钧瓷窑变贵在烧成,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属于“火的艺术”。钧瓷艺人在生产的时候,除了对火的控制,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就是对泥性的认识和充分利用展示。钧瓷产品的成型由于都是人工制成,刀削、刀刻的痕迹明显,棱角分明,器型规整,工艺十分精湛。钧瓷工匠赋予泥土形象,直至升华为精神产物,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

    传统钧瓷的胎质坚实致密,胎体断面呈羊肝色,露胎处呈黄褐色或芝麻酱色,器皿口沿薄釉处呈黄褐色或橄榄绿色,可见钧瓷的泥质不如其它瓷种的细腻亮白,但是禹州神垕的泥质柔韧性、可塑性、吸水性很好,使得匠人们在制作成型的时候,通过拉坯、印坯、注浆、堆纹、模印、雕镂,做工自由多变、得心应手。从传统钧瓷造型可以看出,古代钧瓷艺人的制作水平、严谨的态度、丰富的思想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已然在其中了。

2 钧瓷的创新性设计

2.1钧瓷设计必须体现文化内涵

    任何设计都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它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钧瓷设计,也要受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各自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影响。而正是这种带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钧瓷艺术设计的风格特点。现代钧瓷设计包括了对传统钧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也包括了对新文化的探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的钧瓷设计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传统钧瓷中的自然、和谐、质朴的文化内涵给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源泉。

    现代钧瓷设计要和文化互相渗透。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作品所隐喻的文化气息和文化价值。它帮助设计者确定设计的角度和目标, 并拓展其需求。钧瓷设计也应顺应时尚潮流、人文文化色彩、世界流行趋势等进行审美创造。孔家钧窑在现代钧瓷设计上就体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国泰鼎》、《丰尊》和《伟人尊》,这三件作品体现了宋钧的神韵、带有青铜器的骨感,又充满自信、昂扬的时代精神,是孔家钧窑深汲传统文化内涵的抗鼎之作,受到消费者的好评,也成为市场的领先者。

现代钧瓷的设计,不是一个单纯的造型和繁琐的装饰,而是应包含传统文化符号、承载深厚文化内容的钧瓷作品。为庆祝香港同归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钧瓷礼品“豫象送宝”,“整件礼物由瓶、墩、座组成,总高1997毫米,寓意1997年香港回归。瓶,乃传统观音瓶造型,古朴端庄,整体釉色以红为主,象征红火喜庆;墩,内方外圆,寓意地久天长;座为三象合立,象为河南的象征,象驮宝瓶,为“吉祥瑞应,太平有象”之意;尤其座上那由牡丹、紫荆花构成的缠枝图案,既象征豫、港两地同胞携手共进,又蕴含“子归母怀”的深意。”最具代表性的荣昌钧瓷坊的博鳌“国礼”系列,是专为亚洲博鳌论坛制作的“祥瑞瓶”、“乾坤瓶”和“华夏瓶”,这些作品都具有古老的中国所坚持的那种厚重质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美绝伦的窑变神韵。这些作品与亚洲博鳌论坛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相吻合的,所以才受到各国与会国家元首的喜爱。

2.2钧瓷设计必须与现代设计有融合创新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力了维持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制造了许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实用性为主的瓷器,随着艺术与技术、表现与创造、实用与审美关系的不断完善和融合,才能在器型、装饰上才不断的创新。也就是说现代钧瓷设计在满足对实用性和需求性的同时,也融合了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新的审美需求。

进入2l世纪,钧瓷艺人在对传统钧瓷造型规范、整理、改造的同时,进而将其它瓷种造型以及对其他艺术门类如剪纸、青铜铸造、玉雕等引入钧瓷作品中,丰富钧瓷的设计。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设计的“传统器皿系列”,其器型古朴又有新意,继承了商周青铜器和汉代陶器的艺术精神;“吉祥鱼系列”,是把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到钧瓷造型之中,扩宽了钧瓷创造的源泉;“现代陶艺系列”则是融合了现代审美观念,使优秀的钧瓷文化与时俱进,与现代艺术进行交流,不断提升品味。

钧瓷艺术的创新设计,不仅要吸收陶瓷养分,还要吸收其它艺术门类的营养,以促进钧瓷艺术的不断断发展,丰富钧瓷的品种和造型。钧瓷艺术的发展,不仅光靠匠人,还要靠艺术家用艺术的悟性赋予它现代艺术的灵气,让作品具有新意。让更多艺术家参与到钧瓷的创作,让更多的钧瓷从业者了解钧瓷的创新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钧瓷的魅力,只有这样,钧瓷艺术才能继承好,发扬好。

3 拓展钧瓷应用范围传承钧瓷文化

 笔者认为对于对于发扬钧瓷文化、繁荣钧瓷的发展,可以通过拓展钧瓷的使用功能、提炼并结合应用钧瓷元素给中国钧瓷文化带来影响。

目前中国非常关注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的问题,因此应将现代设计手段和审美取向与钧瓷艺术相结合,大力做好钧瓷艺术的创新工作。钧瓷艺术体现了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风格、民族语言,是东方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一处独特景观。笔者认为扩展钧瓷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其它艺术的创作,更有利于我们对钧瓷的再创造性的发挥。钧瓷不能仅仅停留在观赏性艺术品的创作,更应加快实用器具的设计与制作,将现代的设计理念应用于钧瓷生产中,让大众更加广泛的被接受和应用到自己的家居生活。

提取钧瓷元素应用到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等方面,有利于提升钧瓷的公众认知度。根据钧瓷的艺术特色,提取钧瓷元素,比如钧瓷窑变形成的色彩、纹片、图画等特征,其中纹片包括:蚯蚓走泥纹、树杈纹、龟背纹、雨帘纹、鼠爪纹、冰裂纹、袈裟片等各种纹片的流纹、开片等。这些开片纹路特点可以与现代各种装饰艺术中进行开拓性设计应用。另外钧瓷元素还可以在现代家具的表面上和服饰品上得以体现,将这种高雅的、意境深邃的、千姿百态的、极富诗情画意的、具有文化底蕴的钧瓷风格带入到设计中,增强艺术作品的内涵。总之将钧瓷元素或者钧瓷引入到其它现代设计中将会拓展原艺术的表现语言,能够提升其文化品格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传承了中华钧瓷文化。

4 结束语

时至现代,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艺术形式—钧瓷这一中华文明中简朴美学思想的载体重涣生机。当赋予钧瓷艺术品以文化内涵时,其钧瓷艺术的生命力和市场潜力都是不可估量的。中国制陶业的博大精深仅靠禹州一些钧瓷厂家是不足以传承的,无论是从艺术形式上,还是从审美需求上,人们都需要更丰富的产品、更多层次的带有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丰富钧瓷礼品、收藏、陈设等形式,把钧瓷符号的精神元素应用到其它艺术的创作之中,对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钧瓷文化,重铸钧瓷精神,使钧瓷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在艺术设计中重涣生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