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反思

作者:张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日期:2014-02-09人气:831

一、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

1999年12月30日“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通知中强调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组织力量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十多年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使课程理念有所突破,“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已成为课程理念。但课程实施过程不够理想,全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从2007年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体现了中央对学生体质的重视程度。但近几年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全体学生适应时代变化的素质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但学校和家长单纯追求升学率助长了“应试教育”错误的教育倾向,忽视或放弃了德育、体育等方面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了体育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综合类人才的需要。

第二,现阶段我国“应试教育”使得学校体育在教育中被边缘化,体育课程被挤占,单杠、跳马、铅球等“危险”项目已经基本都被取消,长跑项目也在逐渐的淡出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活动时间无法保证,“阳光体育”无法全面的有效展开。政策制定与体育工作实施是体育教育实施的有效依据,我国学校体育仍然缺乏完善的技术框架,尤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监管的缺失。

第三,忽视了体育教育本身价值,过多注重体育教育的工具性,致使学生缺少最重要的健康综合能力,出现对已有健康知识运用差、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等问题。体育教育目标和内容与学生需求、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致使体育不能成为青少年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到了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

二、体育教育的多元功能

人类的其它活动形式无法取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这也是个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方面考虑,体育教育不仅有增强体质、培养技能、休闲娱乐等功能,还应重要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意志品质、多元文化等功能。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和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

1.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健康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国民健康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青少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近四分之一,教育阶段无法落实终身体育理念,不仅仅是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将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同时,我国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扭转,学生阶段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对增加我国体育潜在人口数量有着深远意义。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现阶段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大众体育发展的理想途径。

2.满足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从人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方面考虑,体育教育具有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意志品质、多元文化等功能。体育教育在关注公共利益与族群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加倾向于个体的发展,尊重生命发展的最基本的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以多元化的视角认识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增加青少年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通过体育教育的集群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体育行为,促进其终身体育习惯养成,使个体逐渐形成并发展内在的、稳固的、长期的健康观念、坚毅品质和运动技能,成为青少年自身发展最高层次的本质需求。

3.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因受个人的天赋、区域的发展、家庭环境等原因,体育教育所要求的平等不应是资源配给、师资配备和现代体育项目开展上的等同,而是建立在文化差异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肯定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将学生的体育教育与文化建设有结合,把文化的传播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将体育运动教育公平看作是与人生命、生存和休闲的价值层面考虑。实现体育教育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增加青少年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进而促进社会正义与公平机会的实现。

三、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学校体育教育长期得不到规范化实施,除了体育资源方面的问题以外,还存在体育观念陈旧、课程理念无法贯彻、课程执行随意、课程监管不利等问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方面考虑,学校体育运动教育与青少年未来发展承接起来,应重要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意志品质、多元文化等功能。帮助学生以多元化的视角认识体育的功能和价值,从而推动青少年素质教育,解决体育运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重口号,请实施的现状。

1.个性与共性的平衡发展

体育教育的群体主要目标是发展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个体目标是青少年多元化目标的自由选择,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促进体育功能自然释放。体育运动教育呈现多种类、多方式、多形式等,如果公共性过多会蚕食个体的权利,使青少年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动力。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促进人的活动,旨在培养人能够按照自身内在本性要求支配自身自由发展的人,而学校体育价值诉求在于通过教育实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因此,在体育教育实施必须把个性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也只有当青少年的多元体育需求得到了满足,共性的体质健康才能得到提升。

2.实现青少年对体育价值认可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将纳入高考考试科目体现了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严峻性。以功利目标引导的体育政策,其具体实施方案必然追求短时间内的成效,使学校和青少年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化、现代化的体育运动。重视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本体价值”,由“教育体育”向“自身体育”过度,从认知层面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最终将体育教育看作是与人生命、生存和休闲的价值层面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升,为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提供了动力,形成认知-行为-习惯的关系,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保障。

3.考核与监督机制并行发展

体育教育的考核主要在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课程开设和硬件设施配置等方面。考核与监督机制忽视了种族、区域、经济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特殊性,只是将体育教育过度的物质化和现代化。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少年能够通过运动来实现自身价值。因此,考核评价就不能够以统一量化标准来衡量,加强政策法规的落实,包括地方和学校实施层面的监管,将日常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混乱状况。同时,体育教育的健康应包含健康教育、体育教育、课外活动、健康服务、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营养指导、安全避险,以及家庭和社区参与等指标。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将从学校、家庭和学生多方面加强体育教育的干预。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干预、家庭参与和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能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形成。

体育纳入高考科目无疑能在短时间内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但必定会将体育变成“应试体育”。体育教育所遇到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也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正在面临的问题。同样如果想改变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也需从体育之外的路径着手。素质教育的施行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需要的是全社会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和导向,抵制“应试教育”和片面强调竞技体育的消极影响。以健康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素质教育培养使学生深谙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真谛予以追求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剔除中国人头脑中“重智育轻体育”错误观念,最终形成良好的健康观。

参考文献:

[1]张元阳,黄玉全.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2]黄英豪.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双重困境——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及课程名称的思考[J]. 山东体育科技,2005.3

[3]成聪聪.把体育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的可行性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

[4] 吴秀琴,许红峰,陈华.大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12

[5]余波.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公平失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9

[6]刘芳,杨辉.体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31:6-9

[7]教育部: 学生体育成绩将与中高考招生录取挂钩[EB/OL].

[8]张有智.当前学校体育“伦理缺失”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2.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