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曲中的文学性——以《童年情景》为例
舒曼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在音乐创作上也深受濡染,音乐体裁、音乐题材以及音乐内容都有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子,与此同时,他的音乐表现手法也得到了巨大的丰富,如在叙事手法和描写手法方面。
首先,叙事性手法。音乐是听觉艺术,它无法以语言的形式具体准确地叙述事件或情绪情感。但是音乐的乐调和语言的音调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便为音乐的叙事性提供了可能。尽管音乐叙事和文学叙事是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沟通的,但因其缺少语言的准备表达和具体陈述,音乐叙事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音乐以音调的独特调配来达到叙述功能,同时也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比如通过标题来提示情节的发展,通过特定意义的音调来象征特定的事物,通过音乐渲染或情绪渲染来揭示结局,通过音调或音响的反差来表现冲突,这一切手段都支撑着音乐的叙事传达。而舒曼将这一功能完美地运用在了他的音乐创作中。如《童年情景》中《诗人的话》这一乐章,舒曼以叙述性的对话音调将听觉里加入了叙述,听着音乐,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抒情主人公正在以宁静的富有诗意的语调叙述着即将结束的一段美丽的故事。这里便运用了标题提示、音乐渲染等手段,让我们在音乐的欣赏中也能够实现画面的呈现,能够感受和想象到音乐故事的发展。
其次,描写性手法。描写作为文学的重要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比如它能准确具体地表达外在事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其他具体可感可见的特征,从这点来看,描写与艺术的沟通更多的是倾向于造型艺术,如雕塑、建筑。而音乐与描写似乎缺乏这样的沟通点,因为音乐无法勾勒颜色、线条、形状,无法捕捉具体可感的现实事物。但是,音乐却能够与自然之声达成某种默契,可以用音乐来摹拟自然之音,比如鸟鸣声,溪流声,风声,雨声,落叶声,等等。不仅如此,即使没有声音属性的事物,音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描写性表述。比如《童年情景》中的《捉迷藏》,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具有动感和童趣的游戏,舒曼如何用音乐来描写呢?他以跳跃的伴奏和快速的十六音符来模拟小孩儿追跑的情景,并将他们开心无忧的情绪也一并呈现了出来。另外,还有《骑木马》,这是小孩们在玩耍木马,舒曼用切分节奏,间以重拍律动将孩子们骑木马时的欢呼雀跃描写得惟妙惟肖。再如《惊吓》,前段以大的音乐力度将孩子们的惊吓与恐惧渲染出来,而后半段则转以舒缓柔和的音乐,似乎是孩子们惊吓的情绪得到了安抚,渐渐平静下来。舒曼通过各种音乐手段将音乐故事中的信息尽可能完美地传达出来,将各种细节通过音符尽可能完整地描写出来,这一尝试无疑极大地拓宽了音乐的表现方式。
二、和声织体、曲式、节奏、旋律的文学性
首先,和声织体的文学性。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及美学思想对舒曼的音乐创作影响深远,促使他极力去追求兼具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和声效果,这种追求和突破在《童年情景》中表现尤其明显。如副属和弦尤其是重属和弦经常被使用,运用持续低音以丰富音乐色彩,和弦外音的频繁使用,等等。如《梦幻》,重属和弦的运用扩展了调性,将童年的梦幻与美好表现得精彩纷呈、五彩斑斓。《木马游戏》中持续的低音声部,造成了和声的混淆,音乐表现更具张力和丰富。
其次,曲式的文学性。深受民音舞曲音乐的影响,在音乐结构上,《童年情景》的结构设计有着古典音乐的影子,它并没有像《狂欢节》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音乐起伏也并没有令人激动和亢奋,但感人程度却不减于《狂欢节》。舒曼通过变奏的手法来展开主题的抒写,曲式上采用二段式或者是三段式的简洁结构法,呈现出结构简约情感丰富的特点。每首曲子的结构都精干短小,多以重复乐段达到音乐表达的效果。
第三,节奏的文学性。《童年情景》的节奏也是营造音乐文学气氛的重要手段,舒曼喜欢使用复杂的节奏,同时通过改变节奏与拍子间的重音位置,而促成特殊节奏的形成。比如《陌生的国家和人民》中在四分音符中参杂着附点节奏,于平稳中呈现波动和不安分,似乎在诉说着舒曼对这个浪漫国度的隔膜。《捉迷藏》中出现的快速十六分音符,音疾声促,如旋风般翻飞,似乎一下子抓住了听者的注意力,将其带入既紧张又欢乐的氛围中。《惊吓》以左右手急促交错的节奏感,制造了一种场景氛围,那是孩子们听大人讲述恐怖故事而产生的恐惧与害怕,等等。《孩子们的请求》《过分认真》《孩子入睡》等乐章中在节奏的处理上都有独到之外,在营造音乐的文学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节奏的特殊处理在舒曼手里成为支撑叙事性或描写性的重要手段。
第四,旋律的文学性。说到旋律,不得不提音乐情感的文学性,我们强调音乐的情感性以及音乐情感的文学性,一则是因为情感性的表达是跨越音乐、文学和其他各类艺术的重要传达因素。二则是因为舒曼是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艺术家,就连其为人与性格都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濡染,音乐创作更是强调音乐的情感性表现,并把情感作为音乐艺术的首要因素。舒曼的作品都充满了个性化、诗意化的表达,而旋律则成为呈现音乐情感的重要媒介。舒曼作品中的旋律深受诗学的影响,常以整齐的乐句组成,间以灵活的音调,于平稳中见起伏,于热烈中含内敛。比如《孩子的请求》中充满了祈求之声;《梦幻曲》中充满流动性的声部将浪漫情怀与无限想象完美地表达;《陌生的国家和人民》则充满了抒情主体的迷茫、忧伤与惆怅,渗透着舒曼对于克拉拉的思念,等等。这些不同的旋律都在诉说着舒曼发自内心的情感,并感染着每一位欣赏和倾听音乐的人。
参考文献:
[1] 顾楠.舒曼钢琴小品中的诗情画意[J].大众文艺,2009(10).
[2] 刘璇.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演奏研究[D].首都大学学报,2007.
[3]陈鹭洁.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及其作品《童年情景》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 唐丽娟.不朽之诗·传世之篇(二)[J].钢琴艺术,2005(2).
[5]古杨森.舒曼论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M].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6] 许金昕. 论舒曼童年情景主题贯穿性的组合原则[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
[7]奇塞尔.舒曼钢琴音乐[M].苦僧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99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