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流域音乐资源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开发应用的探讨
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有着不拘一格的本土性特点,一般来说,这类音乐依附于当地的地域环境、人文风俗等因素发展而来,在一个地区内部长期流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及动态的发展性,且能够代表该地区的音乐特征。左江流域山清水秀,绿树翠竹,群峰争艳,素有“不特石山景胜,而石石岸尤奇”的美称,当地人民寓情于景,能够将内心的情感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这里人们世代而居,邻里相处和睦,民风淳朴,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壮族原生态民歌,其中尤以龙州山歌、宁明明江山歌、大新高腔山歌最为出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家重视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地方区域应努力开发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因此,广西各高校应逐步将左江流域丰富的音乐资源融入到高校的音乐教育之中,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程,开辟民间音乐校园传承的新途径。
一、左江流域民间音乐的开发价值分析
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多彩,将这些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并引入到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对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民间音乐引入高校的开发价值: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将民间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课程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亲近感。当前社会流行音乐泛滥,大学生又是追逐前卫、个性鲜明的群体,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对我国传统音乐来说,由于很少有接触的机会增加,因此并不了解。如果将民间音乐引入高校,保证学生与传统音乐的接触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增进他们对传统民间音乐的了解,他们就会对其产生亲近的诉求。与此同时,民间音乐具有本土性特征,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将左江流域的民间音乐引入高校音乐课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左江流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拓宽其音乐文化视野,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左江流域民间音乐引入到高校,高校音乐教育会越来越注重民族性、传统性。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在音乐教育理念会有所转变,届时高校音乐教育方式、手段会着重围绕民族音乐展开,逐渐形成学民乐、爱民乐的教学氛围;其次,有利于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当前“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也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引入高校音乐课堂之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考核评价都会作出相应的变革,这就给地方高校的音乐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突破口。
对于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有利于弘扬左江当地的音乐文化。就左江流域的壮族民歌来说,植根于当地深厚的文化土壤,曲风朴实自然,一直延续着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社会化的经营观念渗入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演唱形式越来越趋于商业化,而且年轻人向往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学习民歌,致使当地能歌会唱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龙州旦歌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如果将当地的丰富的音乐资源采集、整合后应用于当地的高校音乐教学,借助于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掘、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左江流域的音乐文化,促进当地特色文化的发展。
二、左江流域民间音乐引入高等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针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中进行传承与弘扬进行可行性分析,有助于体现高校发展民间音乐教学的科学性,增强高校发展民族音乐的信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其一,当前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教学传承具有政策环境优势。新时期,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当前我国己经建立起了国家、省、地、县四级传承体系,并且相继在地方高等院校中开设了特色的音乐专业,这对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发展以及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为民间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地方高校的生源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本区域内的学生,这些学生从小就听着民歌长大,对于生活的环境有着很深的情感,而民间音乐又有着很强的本土性特点,因此,学生在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会感到茫然与陌生。加之高校音乐教师通过合理地引导,增加他们对本土音乐的亲近感,逐渐使他们加深对本土音乐的理解,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工作的实现。
在音乐教学方面,音乐教材是实现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本土音乐教材是实施高校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当地丰富的音乐资源可以为高校提供给大量的教材材料,能够有效扩充音乐教材的内容。如广西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对左江流域的特色文化内容进行挖掘、整合,编入教材。其次,依托于左江流域丰富的自然、人文环境,为高校音乐课外实践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广阔的情景资源,学生在学习民间音乐的同时,可以接受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洗礼,身心得到体验和充实,更有助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理解于掌握。
三、左江流域民间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3.1 充分利用当地音乐资源扩充教材内容
本土音乐教材是实施高校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音乐资源,广泛搜集大量相关的教材材料,扩充音乐教材的内容。左江流域山清水秀,绿树翠竹,民风淳朴,孕育出原生态的壮族民歌。左江流域壮族民歌曲风朴实自然,内容十分丰富,形式种类繁多,主要有山歌、唱诗、童谣等种类,其中山歌又可细分好几种,每种山歌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律。更有每年的“三月三”等传统节日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歌圩文化,可谓文化底蕴深厚。高校领导应组织师生深入到左江流域采风,进行原始资料的收集,并通过对这些收集过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汇编成册,最后再聘请具有丰富音乐教学经验同时又熟知民间音乐的专家,在其指导下将这些资料扩充到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去,为高校民间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的教材资料。同时,在收集原始资料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并结合课堂教学的授课形式,选择合理的采集手段。比如,有文字记录的书籍资料,不可以直接取用的应当进行拍照;民歌背后的故事及时做好笔录;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化场地,可以录成简短的视频等,最后再将这些资料进行统一分类、整合。
3.2 依托当地音乐特色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高校音乐教材经过相应的更新后,与当地的音乐会贴合地更近,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教材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新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广泛运用到各高校教学之中,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老师再在理论上加以升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壮族山歌对唱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还原古朴的演唱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有,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要鼓励学生在深入理解民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作,如壮族经典民歌《山中画眉》、《嘹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等,引导学生在原歌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演绎、突破,比如,改编成小品、钢琴曲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创作能力。此外,左江流域有很多演唱技术高超的民间艺人,他们自身又有着极为丰富的人生阅历,高校教师可以定期邀请一些民间艺人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让学生们亲眼看到民歌的演唱方式,使得民歌的学习与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
3.3开展相关的音乐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性学科,离不开培育它的生活的土壤,特别是民族传统音乐,与当地的社会风俗、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在进行民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高校教师可以依托左江流域广阔的资源,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风,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的领悟,并亲身体验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专长和聪明才智。另外,民间音乐在高校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在当地的生活中实现一一对应,实践教学真正成为了现实中的课堂,这种艺术性与现实性的交融更能够激发他们保护、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热情。
四、结 语
总之,在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是绝对可行的,既能够体现音乐的民族性、思想性特点,又能够实现音乐教学课程的突破与创新。新时期,高校融入民间音乐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地的音乐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发挥地方性优势,凸显独特的办学特色,在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军,廖西琳.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3.
[2]王怡涵.广西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以广西五所高校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康红英.民族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4.
[4]刘志燕.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