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化装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思考——影视论文
一、特效化装的教学现状
影视行业在过去十年中有着飞速的发展,《阿凡达》、《本杰明.巴顿奇事》等以特效见长的电影在制作上的成功,体现了人类在影像创意方面惊人的创造力。伴随着数字特效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影美术的呈现效果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电影特效被应用到影片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全数字制作的特效电影。反观国内,目前电影特效团队却屈指可数,在电影产业的极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发显得迫切,可以说业界的需求正有力推动着特效化装教学改革的进程。导演冯小刚在拍摄《唐山大地震》时,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目前我国专门从事视听特效的制作人才奇缺,所以在拍摄地震场景中房屋坍塌、烟尘弥漫、伤病人群等画面时,很难在国内找到合适的特效技术人才,只能依靠国外技术指导。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高水准的影视特效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影视美术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突破目前国产电影制作技术瓶颈重要基础之一。
仅就特效化装方面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目前大部分开设影视美术专业的院校对于特效化装的专业课程所安排的课时量都极为有限。这一现状,与特效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是极不匹配的。多年来,特效化装教学在整个人物造型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主要内容仍停留在几年前甚至数十年前的一些陈旧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或一些多年前的影视特效案例的分析。目前影视剧组在一线工作中运用的技术和材料几乎没有在教学中体现,更不用说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索和研发。在如今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特效化装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必然显得力不从心。在保持传统教学的精华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特效化装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人才,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思考
1、调整教学思路,关注新材料新技术
在以往的电影人物特效部分,化装材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化装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化装师们的创作。目前大部分特效化装的教学主要运用硫化乳胶等材料,但是硫化乳胶制作的塑形零件缺乏弹性。例如央视八六版的《西游记》中的大部分特效造型都是用这种材料,制作过程费时费力,效果也比较生硬。硫化乳胶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点,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常见于影视作品中的材料是泡沫乳胶。泡沫乳胶材料虽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价格也更昂贵,但比硫化乳胶更加轻便,效果更加真实。另外,硅胶以它精准的复制能力,较好的弹性以及接近人体肌肤质感等优势,目前在特效化装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主流。这些新型材料应该是教学中的主力,而不应该只停留在硫化乳胶这样单一的塑形材料的教学,因为不同材料的应用所表达的质感也会有所区别。除了材料方面的革新,近年来的数字技术也在迅猛发展。
数字技术的介入为传统的特效化装手段增加了无穷的可能性。传统美术设计是特效化装的创意源泉,塑形化装技术是特效造型得以逼真呈现的基础。而数字特效技术则为特效化装带来了更为活灵活现的运动生命,给设计师们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生动逼真的形象。传统特效化装技术是数字化特效造型的基础,非现实中的各种创意造型都需要以现实制作的造型为基础,通过对演员整体塑形或素材准备,再通过数字捕捉技术,采集人物动态,然后将塑形造型与动态效果合成,形成最终的电脑特效造型。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化装材料的好坏不是化妆师们进行创作的唯一限制,有了数字特效技术的帮助,可以突破原有材料的局限,更好地完成影片中理想的特效人物造型。化装人员和特效人员的通力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也完善了电影特效造型艺术。所以数字技术的熟悉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高速发展的电影工业,创造出更多视觉奇观。
2、参照行业标准,重视实践教学
特效化装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导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手段完美结合的专业,教学中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有较好的设计能力;另一个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创作实践,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实际镜头前拍摄实践主要依靠在影视剧组的实习经历。在这类实习中,大多数同学是以化装助理的方式进入剧组,身份所限难以接触到核心制作技术,而且摄制组的艺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在这样不确定性的跟组学习中,几乎很难有实质性的创作和完整的实践过程,无法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一些没有剧组资源的学生,甚至连化装助理的机会都没有。大部分学生的剧组拍摄实践,要靠走出校园之后参加摄制组的拍摄工作慢慢自学来积累特效化装的知识和经验,这是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巨大问题。
大部分好莱坞化装特效化装学校的专业教学理念就是实践,在所有的教学标准中,无论是化装材料的运用还是还是技术标准均以好莱坞电影拍摄要求为准绳。可以说这种以行业标准为准绳的实践教学理念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保障,也为好莱坞每年能够制作出高水准的视觉大片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持。
特效化装的教学一定要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各类新材料的掌握和新技术的运用是特效化装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这部分内容不是依靠课堂练习就能完成的,更多要通过剧组拍摄实践来检验制作水准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在特效化装课程中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组织其他相关专业的同学以联合实习的方式来完成以特效为主的短片拍摄,建立起学生和其他拍摄部门的协同工作,共同创作的能力。在特效化装的内容选择上由指导老师来安排和把握,这样有目标、有标准的实践教学,是可以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完成特效化装的实践环节。
三、小结
近些年来,中国的电影工业已经紧随国际发展步伐,制作水平也是日新月异,对于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的影视美术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对特效化装课程进一步探索研究、深化改革。特效化装教学目前的现状不仅仅是表现在外部环境急速发展而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更严重的是其自身在教育观念上的封锁,缺乏对变化的应对能力。只有在这困境中不断求新求变才是特效化装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